中国最出名十大名塔是什么?

中国最出名十大名塔是什么?,第1张

中国最出名十大名塔是什么?

01

崇圣寺三塔

崇圣寺三塔位于大理古城西北部1.5公里处,西对苍山应乐峰,东对洱海,距山脚约为1500米。南336米处有桃溪向东流过。北76米处有梅溪,东靠滇藏公路。三塔由一大二小三阁组成。大塔又名千寻塔,当地群众称它为“文笔塔”,通高69.13米,底方9.9米,凡16级,为大理地区典型的密檐式空心四方形砖塔。南北小塔均为十级,高42.17米,为八角形密檐式空心砖塔。三座塔鼎足而立,千寻塔居中,二小塔南北拱卫。1961年3月4日,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02

大雁塔

大雁塔位于唐长安城晋昌坊(今陕西省西安市南)的大慈恩寺内,又名“慈恩寺塔”,唐永徽三年(652年),玄奘为保存由天竺经丝绸之路带回长安的经卷佛像主持修建了大雁塔,最初五层,后加盖至九层,再后层数和高度又有数次变更,最后固定为今天所看到的七层塔身,通高64.517米,底层边长25.5米。大雁塔的修建,是佛塔这种古印度佛教的建筑形式随着佛教传播而传入中国的结果。大雁塔是唐长安城保留至今的标志之一。

03

杭州雷峰塔景区

雷峰塔又名皇妃塔、西关砖塔,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风景区岸夕照山的雷峰上。雷峰塔是吴越忠懿王钱弘俶为庆祝宠妃黄氏得子而建,所以命名为“皇妃塔”;后来,因其所在的山峰叫“雷峰”,而逐渐被人们称为“雷峰塔”。旧雷峰塔于1924年倒塌,后重建,新建的雷峰塔为中国首座彩色铜雕宝塔,雷峰夕照为西湖十景之一,也是杭州市西湖著名旅游景点之一。

04

佛宫寺释迦塔(应县木塔)

1961年释迦塔成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释迦塔全称佛宫寺释迦塔位于山西省朔州市应县城西北佛宫寺内,俗称应县木塔。建于辽清宁二年(宋至和三年公元1056年),金明昌六年(南宋庆元一年公元1195年)增修完毕,是中国现存最高最古的一座木构塔式建筑,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景区。与意大利比萨斜塔、巴黎埃菲尔铁塔并称“世界三大奇塔”。2016年,释迦塔获吉尼斯世界纪录认定,为世界最高的木塔。

05

少林寺塔林

少林寺塔林是少林寺祖茔,由历代高僧的墓塔组成,因塔累繁多,大小参差、高低不同,粗细不一,形状各异,排列散乱,看似茂林,故被称为“塔林”。少林寺塔林占地面积14000余平方米,现存有唐、五代、宋、金、元、明、清7个朝代的砖石墓塔241座,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数量最多的古塔建筑群,可谓是集古代砖石建筑、雕刻、书法、绘画艺术之大成。

06

嵩岳寺塔

1961午3月4日,国务院公布嵩岳寺塔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嵩岳寺塔位于登封市区西北6千米嵩山南麓嵩岳寺院内,为北魏时期佛塔。该塔始建于北魏宣武帝永平二年(509),为15层的密檐式砖塔,平面呈十二边形,通高37.045米,由基台、塔身、15层叠涩砖檐和塔刹组成。塔身分上、下两部分。嵩岳寺塔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砖塔,反映了中外建筑文化交流融合创新的历程,在结构、造型等方面具有很大价值,对后世砖塔建筑有着巨大影响。

07

苏州虎丘塔

虎丘塔又称云岩寺塔,位于苏州城西北郊,是云岩寺的一座佛塔,始建于公元601年(隋文帝仁寿九年),初建成木塔,后毁;现存的虎丘塔建于公元959—961年(后周显德六年至北宋建隆二年),为砖塔。云岩寺塔共7层,高48.2米,塔身由外壁、退廊、塔心三部分组成,为唐末、五代江南仿木楼阁式多层砖石塔的典型代表。虎丘塔内有大量文物,如越窑、莲花石龟等罕见的传统艺术珍品。

08

五台山白塔

五台山大白塔的全名为释迦文佛真身舍利塔,座落在塔院寺内,实际上塔院寺也因其得名。大白塔是五台山的一大标志,也是五台山的象征,有“厥高入云,神灯夜烛,清凉第一圣境”之美誉。大白塔是佛的舍利塔,通高56.3米,比北京北海塔要高出20.4米,全身白色,为全砖石结构砌成的实心塔,共由塔顶、塔项、塔身、底座四部分组成。

09

开封铁塔

铁塔位于河南省开封市北门大街铁塔公园的东半部,是园内重要的文物,也是主要的景点,始建于公元1049年(北宋皇祐元年),是1961年中国首批公布的国家重点保护文物之一,素有“天下第一塔”之称。铁塔高55.88米,八角十三层,因此地曾为开宝寺,又称“开宝寺塔”,又因遍体通彻褐色琉璃砖,混似铁铸,从元代起民间称其为“铁塔”,在900多年中,历经了37次地震,18次大风,15次水患,而巍然屹立。

10

报恩寺塔

2006年05月25日,报恩寺塔作为宋至清时期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报恩寺塔内部为双层套筒,八角塔心内各层都有方形塔心室,木梯设在双层套筒之间的回廊中;各层有平座栏杆,底层有副阶(围绕塔身的一圈廊道)。这些,都与山西释迦塔相仿。但副阶屋檐与第一层塔身的屋檐是一坡而下,没有重檐。与释迦塔不同。砖砌塔身每面分三间,正中一间设门。木结构部分曾经清光绪年间重修,檐角高耸,又在平座上加了许多擎檐柱,已部分改变了原样。副阶柱间连接有墙,平面直径30米,与释迦塔相近;塔全高达76米,比释迦塔高出将近9米。全塔虽尺度巨大,但层数比释迦塔多出4层,比例也比释迦塔高细,加上檐角高举,在宏伟中也蕴含着秀逸的风韵,仍体现了江南建筑艺术风格。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bake/468432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1-07
下一篇 2022-11-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