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水文资料存贮检索介绍

关于水文资料存贮检索介绍,第1张

关于水文资料存贮检索介绍

[拼音]:shuiwen ziliao cunzhu jiansuo

[外文]:storage and retrieval of hydrological data

利用电子计算机存贮和检索水文资料的技术。在应用电子计算机以前,水文资料以记录手稿或刊印年鉴形式保存和交流。随着资料种类的增加和数量的积累,这种形式不能满足资料管理和使用的需要。50年代起,美国开始应用电子计算机处理水文观测资料。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这项技术也在不断变化和提高。20世纪60~70年代,世界上一些国家先后建立起水文数据库和其他有关的数据库(如数据范围更广的水资源数据库和环境数据库)。使用的设备与软件,数据的种类与数量和检索使用的方式都在不断发展。中国在1980年开始筹建全国水文资料中心,开展这一工作。

贮存资料的介质

起初把雨量和水文资料存贮在穿孔卡片或纸带上。由于这种存贮介质占的空间大,输入计算机的效率较低,于是改用磁带。磁带价格便宜,输入输出速度提高很多,存贮密度也较大,一盘普通的每厘米存贮 640字符的磁带,总存贮量4600万字符,按有效利用率70%计,约相当年鉴6000页,至今仍广泛应用。但磁带检索速度仍较低,60年代以来又逐步采用磁盘作为另一种介质,其存贮容量与磁带属同一数量级,主要优点是可以直接存取,速度比磁带高几个数量级(平均速度一般为数十毫秒),因而为联机实时检索提供了物质基础,缺点是价格较贵。磁带与磁盘是目前主要采用的两种计算机存贮介质,前者主要用于脱机存贮历史性水文数据,后者则用来存贮对检索的响应速度要求较高的数据,包括存放临时由磁带输入的数据,以便检索。

资料的组织方式

相应于上述两种介质,水文资料主要有两种组织方式:

(1)把各种水文资料组织成若干个相互独立的数据文件,通常文件是按水文要素的种类来划分的。磁带上的文件按顺序方式安放数据,磁盘上的数据既可按顺序方式也可按便于检索的其他方式排列,最常用的是索引(顺序)方式。

(2)在建立数据文件的同时,在它们所包含的数据之间建立起一定的联系,以便于交叉检索并获得节省存贮等好处。例如,可以直接根据测站索引文件,自动检索所需的降雨、径流对应资料。这种数据组织方式称为水文数据库或称资料库,其类型有层次数据库和关系数据库。70年代后期,又通过计算机网络把若干各有关联的数据库(如分属水文、气象、环境管理等部门的库)联系起来,更便于资料的广泛应用,并相应地建立了资料索引数据库。

资料库的建立

采用计算机存贮与检索水文资料,涉及到资料管理的全过程。要求观测仪器具有便于计算机处理的记录方式。最好是用纸带或磁带进行数字式记录,而使用自记图纸记录时要先经图形数字化仪进行转换。近年来则是采用大规模集成电路的数据记录器,记录内容可直接在观测现场输入计算机,或通过无线电和通信线路远传进入计算机。原始资料输入计算机并经程序整编后先临时存贮在磁盘内。全年资料全部整编完成以后,一方面使用计算机进行年鉴刊印工作,如采用打印本影印制版以及光学、激光排版等方式,也可采用微缩胶卷记录年鉴的各页(例如一张10×13平方厘米的胶片可存贮年鉴 270页,便于携带与保管,成本也很低);另一方面将其转运到磁带上,并复制若干副本保存起来。此外,还要进行大量的日常数据管理工作,包括数据的更新(增、删、改和防止磁性老化)和保护(防止有意或偶然的破坏)等。

资料的检索

水文资料的用户向资料中心提出索取要求,资料中心的管理人员通过调用一整套检索程序,进行计算机检索,然后以适用的形式(打印本、曲线图、磁带或软磁盘等)提供给用户。通常,资料中心备有应用程序,对检出的数据进行统计、制表和制图。如在离开资料中心的地方设置若干终端,则可通过电话网直接进行远方检索。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bake/469079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1-07
下一篇 2022-11-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