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结构要素介绍

关于结构要素介绍,第1张

关于结构要素介绍

[拼音]:jiegou yaosu

[外文]:structural elements

表现岩层或岩体的各部分在空间位置上的组合形态的要素。又称构造要素,是李四光1953年提出的地质构造三重基本概念之一。结构要素包括面状要素和线状要素两种,也称之为地质构造的条理性。面状要素通常指结构面,包括褶皱轴面、断层面、节理面、劈理面、流层(面)等;线状要素通常指线理或线条,即朝一定方向延伸的线状构造形象和痕迹,包括擦痕、流线、矿物晶轴、光轴定向排列等。根据成因,可将结构要素分为:

(1)原生结构要素,即成岩过程中形成的结构要素,②次生结构要素,即岩石变形后形成的结构要素,习惯上称之为构造形迹。结构要素大都是对小型或中小型构造而言的,是构造体系的基本组成部分。为了描述和制图的方便,各种构造要素在三维空间里都可以用结构面表示出来。结构面在地面露出的痕迹,即与地面的交切线,称为构造线。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bake/469241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1-07
下一篇 2022-11-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