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度洋介绍

关于印度洋介绍,第1张

关于印度洋介绍

[拼音]:Yindu Yang

[外文]:Indian Ocean

地球上第三大洋,是地质年代最年轻的大洋。介于亚洲、南极洲、大洋洲和非洲之间,南部与太平洋和大西洋相通,分别以通过塔斯马尼亚岛东南角和通过南非厄加勒斯角至南极大陆的经线(146┦51'E、20┦E)为其东、西边界。印度洋东北部边界北起马六甲海峡北端,沿苏门答腊岛、爪哇岛、努沙登加拉群岛南岸,到新几内亚岛(伊里安岛)南岸的布季,越过托雷斯海峡与澳大利亚约克角的连线,以及塔斯马尼亚东南角至南极大陆的经线,与太平洋为界。按此边界计算,总面积为7617.4万平方公里,平均水深为3711米。最大深度为7209米(爪哇海沟)。鉴于南极绕极水域独特的水文特征,许多海洋学家主张把副热带辐合线以南的水域划为南大洋。

与太平洋和大西洋不同,印度洋水域北部封闭,南部开敞。北部岸线曲折,边缘海、内陆海和海峡较多。东、西、南三面与澳、非和南极大陆接近部分岸线平直,主要附属海和海湾有红海、阿拉伯海、波斯湾、孟加拉湾、安达曼海、阿拉弗拉海、帝汶海和大澳大利亚湾等。整个印度洋岛屿稀少,主要分布在西部洋区,大都为大陆岛。流入印度洋的河流也较少,著名的有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印度河、伊洛瓦底江、赞比西河等。

公元前3000多年以前,东印度商人,在印度洋北部的航海活动已相当活跃。15世纪初期到30年代,中国航海家郑和曾7次到过印度洋,进行通商贸易,最远曾到达非洲的马达加斯加附近。19世纪后期开始进行科学考察活动。英国“挑战者”号考察船在其环球航行中,于1873~1874年,对印度洋南部进行了科学考察。20世纪前期,德国的“流星”号、丹麦的“丹纳”号、瑞典的“信天翁”号以及英国的“发现”号考察船,先后对印度洋进行了科学考察。这时期的主要贡献是测绘了印度洋洋底地形图,发现了印度洋的中央海岭:卡尔斯伯格海岭(阿拉伯海-印度洋海岭)。并对印度洋南部近极地海域的海洋生物(特别是鲸)情况做了初步调查。但直到20世纪中,人们对印度洋的研究还很少。60年代以来。由于沿岸和海洋石油资源的大规模开发,海洋运输日趋重要,才重视了对它的调查研究。国际地球物理年(1957~1958年)和国际印度洋考察(1960~1965年)后,人们对印度洋才有了更多的了解。

地质地形

印度洋洋底最显著的地形是洋底中央的“入”字形海岭,它是世界大洋中脊的一部分(见彩图)。

地形

印度洋中央海岭由中印度洋海岭、西印度洋海岭和南极-澳大利亚海丘组成。 中印度洋海岭为印度海中央海岭的北分支,在查戈斯岛附近被韦马断裂带所切割。在断裂带以北的一段海岭,称为阿拉伯海-印度洋海岭(也叫卡尔斯伯格海岭),其顶峰约在海平面以下1800米。西印度洋海岭为印度洋中央海岭的西南分支,地势崎岖复杂,是世界大洋中唯一无明显地磁异常的洋中脊,但却有浅源地震发生。因此,也是活动着的洋中脊。南极-澳大利亚海丘为印度洋中央海岭的东南分支,一般在海平面以下4000~6000米之间。

上述3支海岭把印度洋整个洋底分割成3大洋盆。每个大洋盆又被若干小海岭、海台、海隆和海山分割成若干大小不一的小洋盆。其地形以西部最为复杂。在马达加斯加岛的西北,为索马里海盆。该岛的东北为马斯克林海岭,从塞舌尔群岛到毛里求斯岛成弧形分布,其间有海底山、海台和洼地互相穿插。该岛的南方,有马达加斯加海台,把洋底分隔成两个海盆,西南为纳塔尔海盆(莫桑比克海盆),东南为马达加斯加海盆。印度洋南部地形较简单。克罗泽海台和凯尔盖朗海岭把南部大洋盆分隔成3个海盆:中印度洋海盆、南极-阿非利加海盆和南极-澳大利亚海盆。海盆水深约4500~5000米(图1

)。

东经九十度海岭(国际印度洋考察期间发现),北起北纬10┦,南至南纬32┦,长达6000多公里,离海面深度为1800~3000米,是迄今所发现的最长最直的海岭。它的西部为中印度洋海盆,东部为西澳大利亚海盆,东南部分布着若干小海岭、海隆和海台,地形较为复杂。

印度洋中央海岭被一系列断裂带所错开。例如,欧文断裂带,北自卡尔斯伯格海岭(阿拉伯海-印度洋海岭),南达索马里海盆;马达加斯加断裂带,横切西印度洋海岭,直伸马达加斯加海台。此外,还有一些小断裂带,如卡尔斯伯格海岭 (阿拉伯海-印度洋海岭)南端的韦马断裂带,南极-澳大利亚海丘上的阿姆斯特丹断裂带,对印度洋的地质构造、海底地形都有重要意义。这些断裂带往往形成一些深海沟,如韦马海沟、迪阿曼蒂海沟等。

印度洋岛屿稀少,而且主要集中在西半部,且多为陆源岛。在大洋的东北边缘,是巽他岛弧,由苏门答腊和爪哇诸岛组成,长达5926公里。在该岛弧的南侧伴有爪哇海沟,这是印度洋惟一最深的海沟。

印度洋地形的另一特点是北部的海、湾发育了世界上著名的大型冲积锥(深海扇)。孟加拉深海扇从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三角洲向南延伸达2000多公里,面积约200万平方公里,最大厚度达12公里,总体积达500万立方公里,为世界上最大的冲积锥。阿拉伯海的印度河冲积锥与孟加拉的冲积锥相似,但规模不及后者。这些冲积锥以陆源堆积物为主,这是由于中新世中期以来喜马拉雅山脉显著上升,为之提供了大量的堆积物。

海底沉积

大体可以分两种类型:一类为远洋性沉积,多分布于洋盆上。其中以钙质软泥范围最广,分布于北纬20┦至南纬40┦之间的赤道带,占印度洋总面积的54%。红粘土分布于北纬10┦至南纬40┦间的东半部,离大陆和岛屿较远,占总面积的25%;靠近赤道的某些地区,红粘土中含有放射虫软泥。在南纬 50┦以南的亚南极区域,主要为硅藻软泥,约占总面积的20%。另一类为陆源性沉积、分布于大陆近海和岛屿附近的海区,其中以阿拉伯海和孟加拉湾的冲积锥(深海扇)最为典型。此外,印度洋西部多熔岩和火山灰沉积;绕极带多陆源冰碛物;西北部,多珊瑚礁,尤其在马尔代夫群岛和拉克沙群岛附近,珊瑚环礁密布,异常壮观。

地质构造

板块学说认为,印度洋的现代轮廓直到第四纪才形成。它的形成,经历了一个冈瓦纳古陆分离与特提斯海衰减的过程。大约在三叠纪以前,巨大的特提斯海楔入于北方的劳亚古陆和南方的冈瓦纳古陆之间。侏罗纪时,冈瓦纳古陆开始分裂,距今约1.6~1.4亿年间的晚侏罗世时,非洲、南极和澳大利亚之间出现洋中脊,特提斯海向西南方侵入,印度洋的雏形始形成。距今1.0~0.8亿年的晚白垩世晚期,印度、马达加斯加岛与非洲分离。第三纪初,澳大利亚才与南极大陆分离。由此可知,在世界3个大洋中,印度洋是个最年轻的大洋。

气候

印度洋南、北部气候差异显著。北部位于热带,三面环陆,形成印度洋北部独有的热带季风气候;南部洋面广阔,行星风系十分典型。根据大气环流的特性,印度洋可分为4个纬向气候带。

季风带。位于南纬10┦以北。北半球夏半年(5~10月),大气环流主要受南亚气旋的控制,赤道以北盛行西南风,以南盛行东南风。7月平均风力为8.0~10.7米/秒,气温为25~28°C。北半球冬半年(11~4月),受亚欧大陆高压的影响,赤道以北盛行东北风,以南则为西北风。风力一般不超过5.5~7.9米/秒。气温,北部为22°C;赤道及其以南的季风区,气温几乎保持不变。赤道区域多云,降水量充沛,以孟加拉湾东部,阿拉伯海东部和苏门答腊岛附近为最多。这一带夏季多阴雨,平均云量为6~7成;冬季天气多晴朗,平均云量不到4成。阿拉伯半岛沿岸终年干旱少雨。

信风带。位于南纬10┦~30┦间。终年盛行东南信风,平均风力为 3.4~5.4米/秒。洋面空气温湿,热带气旋活动频繁特别在12~3月间,常沿西、西南及东南方向移动,以马达加斯加岛和毛里求斯附近,出现次数最多,每年平均约8次。北部气温终年较高,冬夏相差不大。南纬30┦附近,2月为22~24°C,7月为18~20°C,西部比东部更高些。年降水量约在500~1000毫米之间,由南向北增加,马达加斯加岛东岸可达2000毫米。只有索马里沿岸干旱少雨,年降水量仅200毫米左右。

副热带和温带。位于南纬30┦~45┦之间。主要受南纬 35┦附近南印度洋反气旋的影响,北部风力微弱多变,南部处于西风带边缘,盛行西风。南北气温差十分显著,平均气温,由北而南,2月从24°C降至10°C,7月从20°C降至6°C。年降水量分布均匀,约为1000毫米左右。

西风带。位于南纬45┦以南的亚南极和南极地区。大气环流受南极低压带和副热带高压的相互作用,终年盛行稳定而强劲的西风,风力常在 20米/秒以上。平均气温随纬度变化较明显,由北向南递降。年降水量也由北向南递减。

水文特征

受大气环流的制约,北部还明显地受陆地的影响。印度洋的水文特征不同于其他几个大洋。

表层环流

北部因受季风的变换,存在着独特的季风环流。南部与大西洋相似,终年存在着一个反气旋式的南副热带环流(图2

)。

季风环流。在东北季风盛行季节(11~3月),南纬10┦以北,出现一个主要由北赤道流和赤道逆流构成的逆时针方向的东北季风环流。印度洋北赤道流自苏门答腊和马来半岛附近向西,经斯里兰卡之南,一直流向非洲海岸。流速以2月最强,在斯里兰卡南方和阿拉伯海南部,最大流速可达100厘米/秒以上。流至索马里近岸时,北赤道流转向西南,越过赤道又转向东,同南赤道流北上的分支相汇合,成为赤道逆流。印度洋赤道逆流的流速,在东经70┦附近为85厘米/秒,往东逐渐减小。到东经90┦附近,赤道逆流分成两支:较大一支中有的转向东南,形成爪哇沿岸流,有的转向西南,加入印度洋南赤道流。另一支则转向东北,重新加入北赤道流,构成了逆时针方向的东北季风环流。4月以后,西南季风兴起。5月份,南纬10┦以北的洋面,几乎都为西南季风流控制。流速以7月最大,斯里兰卡南方,一般流速为50~100厘米/秒,最大可达150~200厘米/秒。由此往东,流速渐减,到苏门答腊附近,越过赤道向南汇入印度洋南赤道流。西南季风流,南赤道流的一部分和索马里海流组成了夏季北印度洋强大的环流。它比冬季的东北季风环流流速大,持续时间长,一直可到9月以后。作为北部季风环流的一环,索马里海流是南赤道流的延续,是西向强化的西部边界流,其性质与大西洋的湾流、太平洋的黑潮类似。它始于南纬10┦附近,紧贴东非海岸北流,直至北纬 8┦30'~11┦间才转向东,全程约 1852公里。它以流速强、厚度大著称。流速从南向北逐渐增大,在北纬 1┦附近为200厘米/秒,北纬4┦30'附近为300厘米/秒,在北纬8┦近岸处可达350厘米/秒。北印度洋的环流,西南季风(或东北季风)时并非全为大尺度的反气旋式(或气旋式)环流,而是含有一系列中、小尺度的气旋式和反气旋式涡旋,尤以季风转换期间为甚。

南副热带环流。是由南赤道流、厄加勒斯海流,部分西风漂流和澳大利亚海流组成的反气旋型大环流。印度洋南赤道流是由南纬 10┦以南相对稳定的东南信风所形成的风生漂流。它源自澳大利亚和爪哇之间海区,自东向西沿南纬 8┦~20┦间流动。平均流速为25~30厘米/秒。冬季流速最大,约为 50厘米/秒。到马达加斯加岛附近分成两支。南支沿该岛东岸南下,为马达加斯加海流,平均流速为25~30厘米/秒;北分支绕过该岛北端向西,流速增大,到德尔加杜角附近又分为两支:一支沿非洲海岸北上,为桑给巴尔海流。另一支沿非洲海岸南下,为莫桑比克海流。沿马达加斯加岛东岸南下的马达加斯加海流,经莫桑比克海峡南口,在非洲近岸与莫桑比克海流相汇合,成为著名的厄加勒斯海流。它是南印度洋的西部边界流,具有流速大、流幅窄和厚度大的特点。其厚度可达 2000~2500米。一般流速为100厘米/秒,最大流速出现于厄加勒斯浅滩的陆坡附近,可达150~200厘米/秒,使南极传来的涌浪波高成倍增长。由于这儿流急浪高,海难事故经常发生。海流经过此浅滩后,小部分流入大西洋,大部分向东南作“U”形急转弯,形成厄加勒斯回流,并与西风漂流相汇合。由于这两支海流水温相差甚大,致使这一汇合点成为南印度洋副热带辐合带水文锋面的“源头”。

西风漂流到达东经90┦~105┦后,一部分逐渐转向东北,沿澳大利亚西岸近海北上,成为西澳大利亚海流(流速为20~35厘米/秒),然后流归南赤道流,从而构成南印度洋副热带反气旋型大循环。南印度洋的副热带环流西部边界流流速大,流幅狭窄,而东部边界流流速小,流幅范围不明确。这与南印度洋东岸未形成完全闭合的地形有关。

在印度洋的季风环流和南副热带环流之间,形成一个显著的水文化学锋面(图3)。有一低盐水舌自帝汶海沿南纬 10┦伸向马达加斯加北端,把副热带环流的低营养盐、高氧海水与季风环流的高营养盐、低氧海水分隔开来。

深层流和水团

印度洋赤道潜流在赤道的次表层水中由西向东流动。流速为 50~60厘米/秒,流轴位于40~300米层。最大流速为80厘米/秒,出现于 100米水层。它与太平洋和大西洋中的赤道潜流有所不同,并非终年存在,只在东北季风期(北半球冬季)出现,而在西南季风期(北半球夏季)则不明显。60年代以来研究结果表明,印度洋除表层(0~100米)以外,可分为次表层水、中层水、深层水和底层水。次表层水、中层水和底层水都由南向北运移,而深层水却由北向南运移,以资补偿。

副热带次表层水。印度洋副热带次表层水是由副热带辐合带的表层水下沉而形成的。它沿100~800米水层向北伸展,温盐特征值分别为8~15°C、34.6~35.5,到南纬 10┦附近与在它上面的南赤道次表层水相混合。南赤道次表层水由热带和副热带表层水混合下沉,向北往赤道扩散形成的,所在深度和范围无明显的边界。因不断与红海高盐水及沿岸低盐水相混合,使其盐度特征值的范围广于中央水团,约在34.9~35.25之间,温度约为4~18°C。

亚南极中层水。印度洋亚南极中层水形成于副热带辐合带与南极辐合带之间,由亚南极表层水混合下沉而成,具有低盐(34.2~34.5)、低温(3.4~4.0°C)、高氧的特性。最初所在深度为200~700米,向北达南纬35┦附近下沉到 800~1500米,到南纬10┦附近又上升到500~900米,并与迎面楔入其下的北印度洋次表层高盐水相混合,逐渐失去其原有的低盐特性,盐度增为34.75。北印度洋次表层高盐水(也称红海水),源自红海及阿曼湾,分5路向南扩散,几乎遍及南纬10┦以北印度洋的次表层(100~1200米),在赤道以北甚至可深达2000~2500米,它的温盐特征值分别为8~4°C、35.9~35.0。

深层水。印度洋深层水由几支水组成。作为上、中层水和底层水北流补偿流的北印度洋深层水,是由阿拉伯海的红海水下沉混合而形成的。它呈楔形切入于副热带次表层水和亚南极中层水之下,并以相反方向由北往南流动,沿途不断下沉,随着与周围水不断混合而逐渐降温、减盐。在索马里的瓜达富伊角附近,位于1000~1500米的深度时,温度为4~8°C,盐度为35.0~35.9,至赤道附近,下沉到2000~2500米。在南纬10┦以南,成为高盐(34.8~35.5)高温(2.5~10°C)、低氧(0.4~3.5毫升/升)水。至南纬10°~16°间,与亚南极中层水和南极底层水相混合,成为南印度洋深层水,温盐特征值分别为1.5~1.7°C,34.72~34.76。它继续向南伸展,至南纬35°附近,汇入绕极深层水。绕极深层水是由南大西洋流入印度洋的,并沿南纬35┦~65┦处向东流入太平洋(见南大洋)。此外,还有北大西洋深层水,由大西洋经非洲南方,从2500~3000米的深层流入印度洋,并伴随着绕极深层水向东流。其北侧约在南纬 35┦附近,与南印度洋深层水相混合,它的温盐特征值分别为1.0~2.5°C,34.72~34.86。

南极底层水。印度洋南极底层水形成于南半球冬季南极大陆坡处,由水温达冰点的南极表层水和绕极深层水混合下沉而成。具低温(-0.9~0°C)、低盐(34.66~34.69)、高氧(6.8~5.3毫升/升)的特性。

温度和盐度

表层水温的分布随季节而不同。冬季(以2月为季度月),赤道附近为均匀的高温带,从非洲东岸到苏门答腊,经爪哇南岸到澳大利亚以北海区,水温都高于28°C,最高达29°C。但阿拉伯海和孟加拉湾水温却较低,尤其是波斯湾和亚丁湾水温仅20~24°C。在南纬15┦~35┦间,由于受南副热带环流的支配,在东经100┦以西洋区,等温线呈东北东走向,在同一纬度上,水温西部高于东部;东经100┦以东等温线转为东南东走向。南纬35┦~50┦之间的区域,是中纬度水向南极水的过渡带,等温线几乎与纬线平行,温度水平梯度最大,纬度每增加1┦,水温约降1°C。夏季(北半球),热赤道北移,北部普遍增温。除索马里、阿拉伯沿岸受上升流影响,100~200米层的冷水涌升到海面,使表层海水出现“冷水斑块”,水温低于22°C外,8月水温几乎都在28°C以上;红海、波斯湾可达34°C。赤道以南的广大洋区,仍保持着冬季的特征。惟在南纬20┦~40┦之间水温普遍比冬季低5°C左右。 水温的垂直分布主要取决于水团的垂直结构。在0~1500米间各层,水温随深度递减较快,2000米处约为2.5~3.0°C,200米以深,水温几乎不变。

表层盐度的分布各地都不相同。在澳大利亚以西,有一东西向的椭圆形高盐区,盐度大于36.0。由此往南,盐度随纬度增高而递减,等盐线几与纬线平行。从加尔各答、印度尼西亚近海至澳大利亚以北水域,是多雨地带,大片表层低盐(30~35)水,随南赤道流沿南纬10┦向西伸展,直至马达加斯加岛的东北,形成东北印度洋三角形低盐区。孟加拉湾北部因降水、径流都很大,盐度最低(小于31.0);反之,阿拉伯海因蒸发量大,降水少、盐度高,一般在36.5以上,红海盐度可高达42.0,是世界上盐度最高的海域。这一高盐水不断南移并楔入下沉,致使南纬20┦以北的次表层水出现高盐核(35.0以上)。南极低盐水向北运移并混合下沉,800~1000米层出现低盐核,并向赤道伸展。2000米以深,盐度几乎不变。

溶解氧含量以表层为最高,尤其在低温的南极水域,可高达7.5毫升/升。随着亚南极中层水的下沉而向北输送,至南赤道流的100~300米层时,达最低,不超过2.5毫升/升。阿拉伯海溶解氧以次表层为最小,有些地区100~300米层的氧含量几乎为零。

营养盐以南极的表层水为最高。磷、硅和硝酸盐含量分别为1.5~1.9、35~70和 110~220微克原子/升。由南极往北逐渐减小,在副热带辐合带附近,分别为0.8~0.15、5~10和0微克原子/升。赤道附近磷酸盐仅0.2~0.1微克原子/升。表层以下营养盐随深度而增大,磷酸盐以1000~1500米层为最大,硅酸盐以底层为最大,硝酸盐则以西部南纬12┦附近的北印度洋深层水为最大,其最大值分别在2.6、110~190和 320微克原子/升。亚硝酸盐只存在于表层,并以亚南极区的上层水为最多,达8~10微克原子/升。

海浪

可分季风区、信风区和西风带 3个区。季风区海浪冬小夏大,东北季风时,平均波高仅1米;西南季风时,2米以上波高的频率为45%,6米以上大浪的频率为10%;信风区,多小浪和中浪,波高在2.1米以下的频率达80%;西风带,多大浪,2.1~6米的波高频率达50%,6米以上的大浪频率达17%,在印度洋南部的凯尔盖朗群岛附近可见到15米波高的大浪。

潮汐

半日潮的主要分潮(M2),在印度半岛之南和澳大利亚西南处各有两个无潮点,在孟加拉湾-查戈斯群岛-克罗泽群岛的连线附近,同潮时线最密集,振幅最小;阿拉伯海和澳大利亚以南洋区,振幅最大。印度洋的潮汐类型可分4类:孟加拉湾、查戈斯群岛、莫桑比克、克罗泽群岛附近洋区和澳大利亚西北近岸为规则半日潮;阿拉伯海、苏门答腊和爪哇岛近岸,均为不规则半日潮;澳大利亚西南近海为规则全日潮;澳大利亚的西和南岸近海,为不规则全日潮。在开阔的大洋中部,潮汐不显著。从马尔代夫群岛到克罗泽群岛一带,潮差最小,平均不到0.4米。从此往大陆方向,潮差逐渐增大。沿岸区域,潮差以澳大利亚西北岸为最大,达尔文港为8米,金斯湾可达10~12米;孟加拉湾北岸次之,仰光为7米;莫桑比克海峡西岸和阿拉伯海东北岸再次之,一般为3~4米;澳大利亚西南岸,潮差最小,弗里曼特尔平均潮差仅0.5米。

生物和资源

印度洋共有37种浮游植物,其中硅藻29种,甲藻7种,蓝藻1种,后者是印度洋特有的。浮游植物主要密集于上升流显著的阿拉伯半岛沿岸和非洲沿岸,生物量每升在10万个以上。赤道流域和阿拉伯海生物量更多,每升可达几十万个。但在南副热带环流区域和孟加拉湾中部,浮游植物生物量最低,每升一般不超过5000个。西风漂流以南区域每升则介于1~10万个之间。

浮游动物以挠足类甲壳动物为主,约占70%以上。此外,还有介形类甲壳动物、毛颚动物、磷虾类、有壳翼足类、有尾类和其他种类。主要密集于阿拉伯海西北部,尤其在索马里和沙特阿拉伯沿岸,平均生物量为54.7毫升/米3。生物量的季节变化十分显著,西南季风时,在索马里近海、阿曼湾和印度喀拉拉邦沿岸出现 3个密集区,生物量都达50~60毫升/网(用印度洋标准网在0~200米层内垂直取样,以每网湿样排水体积1毫升/网计算,下同)。东北季风时,阿曼湾密集区移向阿拉伯沿岸,另外两密集区则消失。其他区域浮游动物生物量,一般不超过15毫升/网。

底栖生物,深水区以多毛类环节动物为主,占50%;异足类和等足类甲壳动物次之,占10%。浅水区,甲壳动物几乎与多毛类环节动物相等,各占25%。底栖生物量,温带多于热带,近岸多于大洋,以阿拉伯海北部沿岸为最多,一般为35克/米2,最多可达500克/米2以上,为印度洋的最高值。往南逐渐减少,莫桑比克海峡和印度半岛南部沿海水域,为3~5克/米2,澳大利亚西部陆架近海为2.6~15克/米2。在赤道以南的热带区域,底栖生物量最少,平均为 0.04克/米2。在南纬30┦以南,生物量又有所增加。

印度洋广阔的陆架浅海,是生物资源的主要富集地。据估计,生物资源潜力为1500万吨,但目前捕获量相当少,1980年整个大洋(包括印度洋南极部分)渔获量只有375万吨。印度洋的热带近海鱼类有3000~4000种,深海鱼、鳀鱼、鲐鱼和虾主要产于饲料富集的印度半岛两岸水域、孟加拉湾和与太平洋交界的马六甲海峡。其中沙丁鱼以阿拉伯海西部最多,鲨鱼多分布于印度洋西部,估计每年可产40万吨。近十多年来,对金q鱼、虾、底层鱼类的捕捞有很大发展,尤其是北部沿岸国家捕虾拖网渔业的发展更为迅速。

印度洋矿产资源丰富,特别是海底油气资源。据统计,印度洋油气年产量约占世界海洋油气总产量的40%。自1951年发现波斯湾海底石油以来,已开发了科威特、沙特阿拉伯和澳大利亚巴斯海峡等海底石油。据估计,波斯湾海底石油储量为120亿吨,天然气储量7.1万亿立方米。沙特阿拉伯的塞法尼耶油田是世界最大的海底油田,现在又发现了苏伊士湾、库奇湾、坎贝湾、孟加拉湾、安达曼海湾、澳大利亚西北岸、帝汶、毛里求斯和南非大陆架等很有前景的海洋石油储藏。仅苏伊士湾的石油储藏量就达1.5亿吨。

锰结核在4000~6000米深的洋底,分布很广,形成坚硬的覆盖层。但印度洋锰结核中的锰含量低于大西洋和太平洋。

在印度洋边缘滨海开采的岸滩砂矿、沉积矿床、鸟粪和磷灰岩已有60多年的历史。斯里兰卡东北和印度西南沿岸的砂矿中,均含有钛铁矿、金红石、锆石、磁铁矿和独居石。此外,在印度和澳大利亚大陆架、印度尼西亚西南水下山脉顶部发现的磷块结构物,南非近岸开采的富钾肥海绿石,缅甸、印度尼西亚和泰国大陆架的锡矿,都是蕴藏量丰富的矿藏资源。此外,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还在红海发现富含多种金属的软泥。

参考文章

  • 印度洋石鵖的保护现状、地理分布鸟类知识
  • 印度洋的洋流有什么独特性?地理知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bake/469330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1-07
下一篇 2022-11-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