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节肢动物门(化石)介绍

关于节肢动物门(化石)介绍,第1张

关于节肢动物门(化石)介绍

[拼音]:jiezhi dongwu men(huashi)

[外文]:Arthropoda(fossil)

节肢动物门是动物界最大的一门,其外骨骼可以形成化石。从距今约 7~10亿年前的伊迪卡拉动物群中即已发现了节肢动物化石,从早寒武世开始三叶虫大量出现。许多节肢动物化石过去曾作为标准化石用于地层对比。此外还可用于指示沉积环境。

进化史

节肢动物是由环节动物进化而来的,如身体分体节。神经系统呈链状,绿腺、颚腺与肾管等构造与体腔管是同源的,叶足与疣足相似,循环系统在消化管背方等。对节肢动物的祖先是一元还是多元有不同说法。主张一元起源的认为环节动物的祖先进化成为类似三叶虫状的原始节肢动物,再由其分两支,一支进化为甲壳纲、多足纲和昆虫纲,另一支进化为肢口纲和蛛形纲。也有人用分支系统学方法把六足类、多足类和有爪类分为一个单系,把甲壳类、有螯肢类、三叶形类分为另一单系,这二个单系互为姐妹群。主张多元起源的,根据幼虫体节的不同,认为可能有 3个起源,即甲壳纲有一个起源,三叶虫纲、肢口纲、蛛形纲同有一个起源,多足纲和昆虫纲另有起源。

分类

节肢动物的分类有过多种方案,目前分为4或5个亚门的较为普遍。4个亚门指三叶、甲壳、螯肢和单枝动物亚门,5个亚门则把坚角蛛划为独立亚门。在单枝亚门中划分为有爪、多足和六足 3个超纲。也有一种直接分为三叶、螯肢、坚角蛛、甲壳、有爪、多足、六足、舌形、缓步等 9个超纲的分类法。在六足超纲中还将原尾、d尾、双尾、缨尾等目从昆虫纲中分出,独立为纲。随着化石材料的发现和现在节肢动物的新发现和研究的深入,节肢动物的分类学今后可能还会有较大的变化。

分布

节肢动物化石分布极为广泛,在不同地质历史时期的不同地理区内的各种沉积物中都常有昆虫化石。尤其因许多节肢动物有脱壳过程,使其几丁质外壳能形成数量上极为丰富的化石。在一些以保存精美著称的著名化石产地常可以见到具软躯体印痕的节肢动物化石,如伊迪卡拉动物群、布尔吉斯动物群、马宗克立克动物群和中国近年发现的澄江动物群等。在琥珀中保存完好的昆虫化石更是精妙绝伦。

三叶动物亚门

是节肢动物门中化石最多的一类,其中以三叶虫纲最为重要,三叶虫纲最早出现于早寒武世,于二叠纪末绝灭(见三叶虫)。三叶形虫纲(图1)分布于中寒武世至泥盆纪,绝大部分采自加拿大西部不列颠哥伦比亚的中寒武世布尔吉斯页岩中,保存为炭质薄膜,据分析,其生活方式底栖与浮游的都有。

螯肢动物亚门

原始的肢口纲也出现于早寒武世,板足鲎类到二叠纪绝灭,化石分布范围较广;剑尾类现代还有生存。蛛形纲(志留纪─现代)和坚角蛛亚门(泥盆纪─现代)化石都很少。

甲壳动物亚门

也出现于早寒武世,直到现在还有许多现生代表,其中鳃足纲的叶肢介类和介形纲在化石上较重要。软甲纲的叶虾类和真软甲类从寒武纪以后,在许多时代均有发现,中国也已发现(图2、图 3)。蔓足纲的化石以藤壶 (Balanus)为代表。桡足纲化石很少。其他各纲无化石报道。

有爪超纲、多足超纲及六足超纲

前二者化石很少,后者化石主要是昆虫化石〔见昆虫纲(化石)〕。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bake/469587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1-07
下一篇 2022-11-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