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东南沿海丘陵介绍

关于东南沿海丘陵介绍,第1张

关于东南沿海丘陵介绍

[拼音]:Dongnan Yanhai Qiuling

[外文]:Dongnan Yanhai Qiuling

中国东南部具有亚热带山地丘陵景观和滨海景观特色的自然地理单元。本区包括钱塘江至广东惠东、河源一线以东的中国东南沿海。东南濒东海与南海,西北以九连山、云开大山与皖南丘陵、江南丘陵和南岭山地为界、包括福建省全部和浙、粤两省的部分地区。区内峰峦逶迤,河流纵横,海岸曲折,岛屿棋布,四季常青。

地质与地貌

本区在大地构造上,主属东南沿海褶皱系,属华力西褶皱带,以上升剥蚀为主,燕山运动奠定了本区地貌基本格局。有大规模断裂活动,形成了一系列北东向或北北东向山脉;白垩纪晚期断裂活动形成许多山间断陷盆地,喜马拉雅运动和第四纪新构造运动在本区表现为大面积隆起的同时,伴有强烈的差异性断块活动,从而形成各级夷平面和阶地的不均匀分布。

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丘陵山地面积大,约占全区总面积的85%。较大平原有潮汕平原、漳州平原、泉州平原等。山脉受构造控制,多呈北北东向平行排列,如会稽山─仙霞岭─武夷山脉与天台山─括苍山─洞宫山─鹫峰山─戴云山,在横剖面上构成马鞍状。山岭海拔多为1000~1500米,少数山峰可达2000米,以崇安西北黄岗山为最高(2158米)。组成山地丘陵的岩石70%以上是花岗岩和火山岩,其上发育了红色风化壳。本区北北东向,北西向两组断裂构造交切成X型,控制了山岭走向、河流流向及盆地和港湾的形成。河流多依地势倾斜方向,由西北流向东南,数度横切北北东走向山脉形成峡谷,但某些河段及主要支流仍受北北东构造控制,因而构成格状水系,如瓯江、闽江和九龙江等。

分布在山地中的小型山间盆地为河流所串连,峡谷与盆谷相间排列,盆谷地段的沿河两岸发育有冲积平原和数级阶地。每一山间盆地基本为一独立自然单元,较大盆地有金衢盆地、新嵊盆地、永安盆地、梅县─五华盆地等。盆地中农业发达,人口密集,城镇集中。

本区岸线漫长曲折,岬湾相间,且多岛屿,多天然良港、如象山港、三门湾、乐清湾、沙埕港、三都澳港、罗源湾、福州港(见福州市、湄州湾、厦门港(见厦门市)、大亚湾等。沿海岛屿原均与大陆相连,经断裂下降而与大陆分离,故岛屿岩性与邻近陆地一致。较大者有定海岛、海坛岛、东山岛(见东山县)和东海岛、南澳岛等。台湾海峡是中国著名的海峡。本区至今地壳仍有活动,历史上曾发生多次强烈地震,是中国强震区之一。本区沿海滩涂广阔,部分已经利用。

气候与河流

本区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具海洋性气候特征。大部分地区年均温15~24℃;1月均温3~18℃,7月均温24~29℃。 10℃以上活动积温为4700~8000℃,持续期在170天以上,南部达300天,作物可一年二熟至三熟,大部分地区可种植双季稻。年降水量1200~2000毫米,降水分布自东南向西北递增,受地形影响,迎风坡雨多、背风坡雨少。

寒潮和台风暴雨为本区主要灾害性天气。正常年份,霜雪仅见于本区北部,但遇强劲寒潮,可出现零度以下的低温。本区是受台风影响最经常、最强烈的地区。台风来临时,大风暴雨相继。暴雨强度大,广东普宁日降水曾达 619毫米(1960年10月17日)福建福清高山日降水更高,达737毫米(1974年6月22日)。

河流源短流急,多独流入海,构成多元水系。水网密度大,平均每平方公里可达0.1公里;径流丰富,年径流总量达623.66亿立方米,远大于黄河。

生物与土壤

本区植被可分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南亚热带季雨林,共同特点为:林相结构复杂,植物种类多,有分层现象,林木常绿。亚热带季雨林林冠凹凸不平,树木挺直高大,有板状根和茎花现象,层间植物──藤本植物特别繁茂,附生、寄生植物遍布。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亚热带季雨林主要成分是壳斗科、樟科、山茶科、杜英科等属种。沿海地区有红树林分布。本区保存有较多古老植物。动物种类繁多,珍稀动物有猕猴、黑长臂猿、毛冠鹿、麝、鹿、海南坡鹿、华南虎、长尾雉、红嘴相思鸟、鸳鸯、角雉等。

土壤有红壤、砖红壤性红壤和砖红壤等3大类,其共同特点 是成土过程中有强烈的富铝化作用,土层厚,剖面呈红色,有机质含量低,酸性强。

经济概况

东南沿海丘陵具有综合发展农、林、牧业的良好自然条件。经济开发虽较晚,但发展较快。进一步开发的优势在大农业。区内水力资源丰富,全区水能可达2000多万千瓦,目前利用仅为5%左右,潜力较大。面临海洋,又多良港,对本区经济开发有利。沿海开放城市福州、厦门即位于区内。

参考文章

  • 东南沿海丘陵(DongnanYanhaiQiuling)中国地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bake/470037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1-07
下一篇 2022-11-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