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核衰变化学介绍

关于核衰变化学介绍,第1张

关于核衰变化学介绍

[拼音]:heshuaibian huaxue

[外文]:nuclear decay chemistry

热原子化学的一个分支,研究包含放射性核素的分子在衰变过程(包括β-、β+、α衰变,电子俘获,同质异能跃迁和内转换)中所引起的化学变化。核衰变释放能量可使化学键断裂或使分子处于激发态或电离态,使核衰变子体原子脱离了母体分子,并与周围的分子碎片发生化学反应。例如,放射性标记的三苯基锑125Sb(C6H5)3晶体经β-衰变后,有60%子体125Tem以化合物Te(C6H5)2形式存在,28%以Te(C6H5)幦形式存在。核衰变过程中引起化学变化的原因可归结为:

反冲能量

化学键能是2~10电子伏,α衰变时反冲能量约105电子伏,足以破坏化学键。β-、β+衰变时反冲能量在10-1~102电子伏范围内,当轻核发射能量大的β粒子时,反冲能量能使化学键发生断裂;当重核发射能量小的β粒子时,则反冲能量太小,不足以破坏化学键。电子俘获与同质异能跃迁的反冲能量较小,在10-1~1电子伏之间,不能使键断裂。

电子震脱

当β-、β+衰变或α衰变时,原子核内的核电荷突然发生变化,而引起了核外轨道电子的激发、震脱。如氙β-衰变成铯时电子震脱几率达21.3%,金β-衰变成汞时电子震脱几率是19.7%,且外层电子震脱几率要比内层电子震脱几率大得多。电子震脱的结果,使子体电离。

空穴级联及俄歇效应

电子俘获或内转换时,核外的内电子层失去一个电子,形成空穴而发生俄歇效应。多次俄歇效应使外层电子更多地丢失,形成了空穴级联,结果衰变子体带有一些正电荷。如氩37经电子俘获后,子体氯37平均带有3.2个正电荷;131Xem经同质异能跃迁后,子体131Xe平均带有 7.9个正电荷。子体带了大量的正电荷后,由于强烈的库仑斥力,使分子产生库仑爆炸,形成许多碎片化合物。如CH380Brm经同质异能跃迁后,测得其子体产物不仅有80Brn+(n=1~13),还有CH380Br+、CH幦、CH娚、C+、H+、H娚、C2+ 等碎片。

衰变子体的化学状态,依赖于母体化合物的性质、结构和聚集状态,还与衰变时的周围介质和采用的化学分离方法有关。研究核衰变化学有利于了解高激发态原子的性质和行为,还可以利用这种特殊的化学效应来制备一些新的化合物。

参考书目
  1. G. Harbottle and A. G. Maddock, ed.,
  2. Chemical Effects of Nuclear Transformation in Inorganic Systems,North-Holland, Amsterdam,1979.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bake/470061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1-07
下一篇 2022-11-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