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长臂猿属介绍

关于长臂猿属介绍,第1张

关于长臂猿属介绍

[拼音]:changbiyuan shu

[外文]:Hylobates;gibbons

灵长目猿猴亚目狭鼻组长臂猿科仅有的 1属,通称长臂猿。在类人猿(包括黑猩猩、大猩猩、猩猩和长臂猿)中体型最小。因臂特别长 (两臂平伸宽达1.8米)而得名。体长45.6~63.5厘米,无尾,体重6~13千克。直立高不过0.9米;腿短,手掌比脚掌长,手指关节长;身体纤细,肩宽而臀部窄;有较长的犬齿。臀部有胼胝,无尾和颊囊。共6种。主要分布在东南亚。

喉部有音囊,善鸣叫,不同种长臂猿的叫声有很大差别。不同性别、年龄的毛色有很大变异。雄猿一般为黑、棕或褐色;雌猿或幼猿色浅,为棕黄、金黄、乳白或银灰色。白掌长臂猿的手和脚及脸周围为白色。白眉长臂猿的眉脊有白色的眉毛。黑长臂猿有的亚种冠毛直立,有的两颊具白斑。

栖息于热带雨林和亚热带季雨林,树栖。白天活动。善于利用双臂交替摆动,手指弯曲呈钩,轻握树枝将身体抛出,腾空悠荡前进,一跃可达10余米,速度极快,能在空中只手抓住飞鸟。在地面或在悬空的藤蔓上行走时,双臂上举以保持平衡。结群生活,每群包括1对雌雄及其子女,一般不超过5~6只。子女性成熟后,就离群独自谋生。每群占有一定领域,他群不得侵入。食物以浆果为主,也吃树叶、小鸟、鸟蛋或昆虫。孕期约7个月,每胎产 1仔。每日清晨从喉部音囊发出响亮的声音。鸣叫的声音因种而异,鸣叫时大多由1只带头,群体共呼应,过数分钟停止。

长臂猿分布于中国华南、缅甸直到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大部岛屿的热带雨林。中国云南和海南省有黑长臂猿,云南特有白眉长臂猿和白掌长臂猿。数量稀少,已濒临绝灭,是中国一类保护动物。

长臂猿的化石在华南和印度尼西亚中更新世以来的地层多有发现,它们与现生长臂猿在形态上和地理分布上都十分接近。但第三纪与长臂猿起源有关的化石过去主要发现在非洲和欧洲,于是过去一般认为现生长臂猿是由埃及早渐新世法雍层的原上猿经由东非中新世的湖猿或欧洲中新世的上猿进化而来。又有人把一种湖猿即Limnopithecus macinnesi定为树猿,并认为它处于通往现代长臂猿的系统位置上。近年来由于在中国江苏泗洪发现中中新世的醉猿和在云南禄丰发现晚中新世的池猿,在亚洲找到了这种亚洲的小型猿类更接近的祖先。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bake/470234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1-07
下一篇 2022-11-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