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睡鼠科介绍

关于睡鼠科介绍,第1张

关于睡鼠科介绍

[拼音]:shuishu ke

[外文]:Gliridae; dormice

啮齿目的 1科。通称睡鼠。因有冬眠习性而得名。体型皆小,外形颇似鼠科动物,而多数种类的尾却很像松鼠科的林栖种类;身体被覆厚而密的软毛;尾长,多被以长毛;头骨的听泡膨大,内部被骨质膜分隔成几个室;具20枚牙齿,每颗臼齿的咀嚼面均具有几列横向的珐琅质齿脊;没有盲肠。

共7属15种,分布较广,西起英国,东到日本,即北自瑞典,南到非洲南部和印度。中国有2属2种:即睡鼠和四川毛尾睡鼠。睡鼠别名林睡鼠,体长 8.5~12厘米,体型与姬鼠类相近;耳壳略短圆;尾长7.5~11.5厘米,尾轴覆以鼠灰或深灰褐色密毛,尾侧毛较长,向两侧生长;头部两侧从耳基部经眼到鼻各有1条黑色毛斑,体背和头顶的毛从黄褐色、赤褐色至暗褐色,体侧毛色略灰,腹部毛色乳黄。分布很广,从意大利和瑞士向东一直分布到中国新疆北部和蒙古人民共和国西部山地。

栖居于阔叶林、针阔混交林和山地沟谷灌丛。夜间和晨昏活动,善攀缘,能在树枝上奔跑。在枝杈间营巢。食物有果实、树籽、嫩枝的皮和芽、草本植物的茎叶以及部分昆虫,有时也吃小鸟的卵。每年繁殖1~2次,每胎产3~4仔,最多达6~7仔。数量很少,经济意义不大。

四川毛尾睡鼠为1985年报道的在中国四川省平武县王朗保护区发现的一个新种。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bake/470285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1-07
下一篇 2022-11-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