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金属化现象介绍

关于金属化现象介绍,第1张

关于金属化现象介绍

[拼音]:jinshuhua xianxiang

[外文]:metallized phenomena

1925年,英国物理学家J.B.伯纳耳提出:任何材料在足够大的压强下都可能变成金属。这是高压下所特有的一种特殊相变。近代高压物理的发展,证明了这一假设的正确性。从非金属态变成金属态所需的压强称为金属化压强。

金属化的结果可使物质的电阻率 (ρ)降低几个数量级,同时,电阻率的温度系数也从负值变成正值。

根据能带理论,材料发生金属化的根本原因是由于在压缩过程中,随着固体体积的缩小,材料能带就相应扩展,造成价带和导带的重叠,从而,导带中可能出现电子,价带中形成空穴,而导致了金属导电性。

低温下固化的惰性气体在足够高的压强下会发生金属化转变,是这种转变的典型例子。例如,Xe的5d电子和6s电子对应的能带在高压下就会发生交叠,如下图所示。1968年M.罗斯首先用冲击波技术观察到这种转变,1979年有人利用一种变型的金刚石高压砧用静压方法实现了Xe的金属化转变,他们估计转变压强大约是33GPa。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bake/470415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1-07
下一篇 2022-11-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