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卡普坦介绍

关于卡普坦介绍,第1张

关于卡普坦介绍

[拼音]:Kaputan

[外文]:Jacobus Cornelis Kapteyn (1851~1922)

荷兰天文学家。1851年1月19日生于巴内韦尔德,1922年6月18日卒于阿姆斯特丹。1875年任职于莱顿大学天文台。1878年任格罗宁根大学天文学和理论力学教授。卡普坦在天文学上的主要成就,是关于照相星表的工作和用统计方法研究银河系恒星的运动和空间分布。1885~1891年,英国天文学家吉尔拍摄了南天的星空照片。1886~1896年,卡普坦测量、归算了这些照片上的恒星位置,1896~1900年刊布了载有454,875颗(星等到10等,赤纬-18°到南极)的恒星的南天照相星表,称为《好望角照相巡天星表》。

1904年卡普坦研究了恒星运动的规律,提出恒星的二流理论。这种理论认为恒星间彼此的相对运动(本动)不是无规律的,而是成群地沿着两个相反的方向运动。虽然后来人们证实这种运动实际上是银河系自转的反映,但卡普坦的发现却促进了现代恒星天文学的发展。1906年卡普坦提出“选区计划”,建议详细研究均匀分布在天球上的206个选择区域(称为卡普坦选区),由世界各天文台合作,对选区作广泛的、扩展到更暗弱星等的恒星计数,同时尽可能测定选区内恒星的视星等、光谱型、自行和视向速度。这个计划的实行,对星系动力学和银河系结构的研究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bake/470476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1-07
下一篇 2022-11-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