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奶牛介绍

关于奶牛介绍,第1张

关于奶牛介绍

[拼音]:nainiu

[外文]:dairy cattle

属普通牛种,系经高度选育而成的专门化乳用品种。其产品牛乳是适于饮用的营养食品,也是现代乳品工业的主要原料。

生物学特性

奶牛外形特征为头部轮廓清晰,略长。颈薄有皱褶。皮薄,毛细短,皮下脂肪少,全身结构匀称,细致紧凑,棱角清晰。后躯较前躯发达,乳房庞大,重可达11~28千克,乳静脉明显。体型从前观、侧望及俯视略呈3个楔形。初情期6~9月龄,发育良好的母牛15月龄即可配种。妊娠期278~288天,产后第一次发情时间多在30~75天。耐热性较差,在高温时产奶量常下降。对饲养管理要求较高。

品种

世界上奶牛品种约有近百个。其中最著名的大型品种为黑白花牛,小型品种为娟姗牛。其他较著名的品种还有更赛牛、爱尔夏牛等。更赛牛原产英吉利海峡根西岛,体格较娟姗牛略大,体型相似;毛色淡黄褐带白斑,也见橘黄或赤黄色;额部常有白星,腹部、四肢下部及尾帚多呈白色;无毛部位色浅或呈粉红色;成年公牛体重700~900千克,母牛400~600千克;年产奶量4000千克左右,乳脂率4.4~5.6%,乳色特黄,脂肪球大。爱尔夏牛原产英国苏格兰,角型特殊,角根部向外向上扭转,角尖稍向后弯曲,色似白蜡,尖黑;被毛为红白斑;成年公牛体重800~900千克,母牛540~680千克,年产奶量可达5000~6000千克,乳脂率3.8~4.4%。

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西方国家育成专门化奶牛品种后,不久被引入中国。20世纪上半期中国又先后从国外引进黑白花牛、爱尔夏牛、更赛牛和娟姗牛等。大多饲养于各大城市,但以后仅剩黑白花牛一个品种。经用黑白花牛与中国黄牛杂交,并对其后代进行长期选育,已培育成中国黑白花奶牛品种。

选种与选配

选种主要根据系谱、外形、生长发育状况、生产性能、后裔测定等参考旁系资料进行。生产性能指标除产奶量及乳脂率外,乳脂量、乳蛋白率、非脂干物质、前乳房指数、排乳速率等也列入选择项目。由于乳脂量与产奶量、蛋白量的遗传相关系数较高,欧洲国家如丹麦、联邦德国等现以乳脂量作为主要的选择指标。公牛后裔测定通常以所生母牛头胎产奶成绩作为评定遗传品质的依据。较普遍采用的方法是同期同龄比较法,即以种公牛与本品种其他公牛同期所生后代母牛第一胎的产奶成绩进行比较,以计算相对育种值,作为选择公牛的依据。但因此法所需时间甚长,已在研究采用早期选种方法,如提早试配,早期评定所生母牛的产奶性能,探索血清蛋白、酶、乳蛋白类型、激素含量等生化指标与生产性能之间的关系。选配原则是公牛须经过后裔测定,其相对育种值在100%以上、等级高于母牛者才能作种用。选种和选配的效率,由于应用电脑分析各种育种资料、提供遗传信息和作出预测而大为提高。

饲养管理

草原地区多采用放牧饲养,对高产牛则另给补饲。农区及城市多为舍饲,又可分拴系和散放两种形式。现多采用自由牛床散放饲养,让牛自由采食饲料,终日在简易牛棚或牛舍内自由活动;挤奶则集中到机械化挤奶厅内进行,其优点是劳动生产率高,成本低。

奶牛的饲养管理根据其生长发育过程中的生理需要,可分4个主要阶段:

(1)犊牛培育。为使犊牛即6月龄以内的小牛培育达到全活全壮效果,须从妊娠后期就加强母体营养。犊牛出生后,尽早喂给初乳5~7天,然后转喂常奶。哺乳期不宜过长。中国犊牛培育的奶量一般为300~450千克,60~90天断奶。其他国家多为5~6周断奶,奶量为100千克左右。及早补饲精粗饲料,有利于促进消化器官发育。

(2)育成牛饲养。 6月龄以后至产犊前为育成牛,应与公牛分开饲养,饲以大容积优质青粗饲料,并适当补充精料及矿物质饲料,以满足发育的营养需要。有条件时以放牧饲养为宜。

(3)泌乳期饲养管理。从母牛产犊后开始泌乳至停奶前的泌乳期,日料组成应力求多样而营养全面。每产 3~4千克牛奶约需喂给精料1千克。粗纤维以占日粮总干物质的15~20%为宜。泌乳母牛的营养需要随泌乳量逐日上升而加大,常不能得到满足而造成营养负平衡,因而泌乳高峰期母牛多呈消瘦。所谓“挑战饲养法”即在全泌乳期均以超过其实际产奶水平的高热能日粮进行饲养,以期获得最高限度的产奶量,同时保持母牛不消瘦。在饲养方法上则采用全价配合饲料供牛自由采食,并可用电子装置自动控制给料。

(4)干乳期饲养管理。妊娠母牛在临产前 2个月左右停止挤奶。从停奶日起至分娩前称干乳期。母牛在干乳期可弥补由于长期泌乳或因妊娠后期胎儿迅速发育而导致的养分亏损,并为下个泌乳期准备条件。干乳期一般为60天左右。期间按日产奶10~15千克营养需要进行饲养即可。同时注意补充矿物质和维生素,加强运动。

发展趋势

在奶牛业较发达的一些国家,饲养头数逐年趋于减少,而牛奶总产量则因单产量明显提高而继续增加。生产用奶牛品种以黑白花牛最为普遍,有向品种单一化发展的趋势。现代奶牛业进一步集约化的主要表现是奶牛场数量减少而经营规模扩大;日料能量浓度由于配合饲料的发展而日趋增加,奶牛的营养供应更加完善;生产流程机械化、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同时,发展中国家奶牛业发展也有进一步加快的趋向。

参考文章

  • 奶牛优饲效果好牛
  • 冬春季如何养好奶牛牛
  • 提高奶牛产奶量七法牛
  • 浅谈冬春饲养奶牛的技术要点牛
  • 怎样选购奶牛牛
  • 奶牛日粮含氮过高并不好牛
  • 奶牛干奶期饲养四要点牛
  • 奶牛过冬严把“五关”牛
  • 养奶牛要“三饲喂三补充”牛
  • 奶牛“不喂”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bake/470552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1-07
下一篇 2022-11-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