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水土保持?

什么是水土保持?,第1张

什么是水土保持?

[拼音]:shuitu baochi

[外文]: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防治水土流失,保护、改良与合理利用山丘地区和风沙区水土资源,维护和提高土地生产力的综合性科学技术。水和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物质,是发展农业生产的基本要素。水土保持对于发挥水土资源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发展山区、丘陵区和风沙区的生产和建设,整治国土、治理江河,减少水、旱、风沙等灾害,维持生态系统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沿革

在古代,人类早已结合农业生产开始水土保持工作,中国历代人民在实践中创造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水土保持措施。商代人民已创造了防止坡地水土流失的区田法。此法颇似今天干旱地区农民采用的掏种法和坑田法。公元前 6世纪楚国令尹已在今淮河流域建成历史上有名的陂塘。战国末期(公元前3世纪),中国农民根据当时耕地向山区、丘陵区扩展的客观需要,创造了不少坡地保水抗旱栽培经验,如圳田法、高低畦种植法等。在西汉时坡地上已出现雏形梯田。战国魏文侯和魏襄王时邺令曾引漳灌邺(治今临漳西南40里的邺镇),引洪淤灌并改良大片盐碱滩地,使之能生长稻粱。为了利用泥沙资源,清代农民已开始打坝淤地,并对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起汰沙澄源的作用。在水土保持造林种草方面中国也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西周已采用封山育林方法在山区大面积恢复植被,保持水土。东汉时期,中国人民已十分重视在水土流失较为严重的荒山、荒坡造林,防止水土流失。在总结中国古代人民水土保持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历代有不少学者或官吏提出许多重要的水土保持理论。西周《吕刑》一书中就有“平治水土”的记载。涉及水土保持理论的文献最早见于东周的《国语》。书中指出:“古之长民者,不堕山,不崇薮,不防川,不窦泽。……山,土之聚也;薮,物之归也;川,气之导也;泽,水之钟也”。作者认为山陵是土壤聚集的地方,沼泽是百物生长繁殖的场所,河川可以通水和调节气候,沼泽能拦蓄洪水。因此,古代先王有不毁坏山陵,不垫高沼泽,不在河流修堤防,不进行沼泽排水的说法。这样的认识在当时对保护森林和水土保持,起了一定的作用。东汉王充在他著的《论衡》一书中明确指出:“地性生草(指五谷及牧草)、山性生木”,总结了合理利用山地及荒山、荒坡造林的经验。1743年御史胡定提出在山西和陕西的溪涧筑坝淤地,保持水土以治黄河,但未能实行。此外,至今对水土保持工作仍有重要意义的古代水土保持理论还有:“森林抑流固沙”、“沟洫治黄”、“人人治田,则人人治河”、“治水先治源”等。

世界其他国家水土保持工作的发展特点与各国自然条件及社会经济密切相关。欧洲文艺复兴以后,滥伐森林而引起山地荒废。为此,阿尔卑斯山区各国实施了森林恢复工程,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奥地利1884年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荒溪治理法》,总结出一套完整的防治荒溪侵蚀的森林措施和工程措施体系。1886年,日本明治维新以后,以日本关东山洪及泥石流灾害为契机,在原有治水在于治山的传统思想基础上,创立了具有日本特色的防沙工程学,相当于水土保持工程学。欧洲阿尔卑斯山区各国及日本,主要针对山洪及泥石流灾害开展水土保持工作。另一方面,随着土壤科学及山地农业开发利用技术的发展,开始形成土壤侵蚀及其防治学。20世纪30年代,美国农学教授H.H.贝内特创立了以保护、改良与合理利用耕作土壤为中心的土壤保持学。美国水土保持事业的发展与大面积开垦天然草原和原始森林而引起严重水土流失有密切的关系。1935年美国国会通过《水土保持法案》。苏联学者在1917年以后,继承了B.B.多库恰耶夫、П.Α.科斯特切夫和B.P.威廉斯等人景观学说的思想体系,创立了农地森林改良气候土壤学、水利改良土壤学及农业改良土壤学,体现了采用综合措施改良土壤,维护与提高土地生产力的观点。这些理论在20世纪40年代以后指导了苏联种植护田林带、实施草田轮作、建造池塘和水库,以保证苏联欧洲部分草原地区和森林草原区农业稳定丰产计划的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府对水土保持工作十分重视。1952年政务院发出《关于发动群众继续开展防旱、抗旱运动并大力推行水土保持工作的指示》。1956年成立了国务院水土保持委员会。1957年国务院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暂行纲要》。1964年国务院制定了《关于黄河中游地区水土保持工作的决定》。1965年成立黄河中游水土保持委员会。1982年国务院批准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工作条例》。据统计,截至1987年,全国初步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9.5万km3,占原50年代水土流失总面积150万km3的33%,其中黄河中游地区累计初步治理面积约13.4万km3,占流失面积43万km3的31%。水土保持工作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主要表现在提高山地农田单位面积产量及土地生产率;改变农业生产结构,变单一的粮食生产为多种经营;调节河流洪峰流量与减小输沙量;改善生态环境。水土保持事业的发展推动了科学研究工作的发展,截至1987年,中国水土保持科学试验站、所已达70余个。在人才培训方面,北京林学院(1985年改为北京林业大学)于1958年成立了水土保持专业,并于1980年成立水土保持系。1983年以后,西北林学院等院校也相继建立了水土保持系或专业。30多年来,中国水土保持工作虽然取得了很大成绩,但由于水土流失面积广大,某些地区仍有滥砍滥伐和陡坡耕种等现象,局部地区对水土资源的破坏大于治理,因此水土保持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

研究内容

主要有:

(1)水土流失的形式、分布与危害;

(2)水土流失规律与水土保持原理;

(3)水土资源评价方法及水土保持规划;

(4)水土保持措施;

(5)水土保持效益,包括生态效益、经济效益;

(6)水土保持法规及管理。由于水土保持是一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它与一些基础性自然科学、应用科学、地球科学和环境科学如气象学、水文学、土壤学、耕作学、作物栽培学、造林学、水工结构、 水力学、 农田水利、环境保护、自然资源保护、景观生态学等均有密切关系。

治理原则

为保护、改良与合理利用水土资源,除科学地制定水土保持规划、贯彻执行水土保持法规外,还必须采用综合性的水土保持技术措施。综合技术措施的主要内容有:水土保持农业耕作措施;水土保持林草措施;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各项技术措施规划与设计应当遵循的原则有:

(1)把调节地表径流,减小坡地径流损失放在首位。为此,要提高土壤透水性及持水能力;在斜坡上修筑拦蓄径流或安全排导径流的工程措施,改变小地形;利用植被调节、吸收或分散地表径流,减小径流的侵蚀能力。

(2)提高土壤的抗蚀性。可采用整地、增施有机肥料和土壤聚合物、种植根系固土作用强的作物等。

(3)增加植被覆盖度,提高植被的防护作用,营造水土保持林草,调节地表径流,防止侵蚀。

(4)对于已受侵蚀的土地,除防止进一步侵蚀外,要辅以土壤物理化学性质改良,提高土壤肥力,把土地的保护与改良结合起来。

(5)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使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集中治理,连续治理。

(6)因地制宜,充分考虑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水土流失特点及社会经济条件,进行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措施体系的规划和设计。

(7)优化选用生态经济效益优良的方案。

展望

目前全世界土壤侵蚀面积已达2500万km3,占全球陆地总面积的18.5%。全球年土壤侵蚀总量约600亿t,其中由河川输移入海的泥沙约200亿t。全世界每年因土壤侵蚀而退化的土地为5~7万km3,预计到20世纪末要增加到10万km3。据联合国预测,世界人均耕地到2000年时,将由1980年的0.37公顷减少到0.25公顷。随着世界人口的增长,人类对粮食的需要量将不断增加。这就要求在全世界范围内更好地防止水土流失,保护、改良与合理利用现有的水土资源。在发展山丘区及风沙区的农业、工业、交通等事业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防止新的水土流失,采用农业集约经营措施,防止现有耕地退化。随着社会的发展,改善环境质量日益迫切。水土保持今后除了继续为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服务外,在建立人工生态系统,维持生态平衡方面,将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在小流域综合治理中,对水土资源保护、改良与合理利用的工作,将与流域内其他自然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利用,更紧密地结合起来。在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实践中,要求更多地引进新技术,诸如在农业、 林业、 牧业、水利等方面的新科技成就。在水土流失观测与土壤侵蚀预报中,会更多地采用遥测、遥控、遥感技术以及信息处理技术。为了综合地、准确地评价水土保持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不同水土流失类型区小流域综合治理效益的定位观测也将进一步发展。

参考书目
    北京林学院森林改良土壤学教研组:《水土保持学》,农业出版社,北京,1961。辛树帜、蒋德麒主编:《中国水土保持概论》,农业出版社,北京,1982。O.Riedl、D.Zachar著,王礼先等译:《森林土壤改良学》,中国林业出版社,北京,1989。(O.Riedl and D.Zachar, Forest Amelioration,Elsevier, New York,1984.)

参考文章

    山地果园的水土保持果树园艺水土保持法第九条的内容、主旨及释义法律释义水土保持法第十九条的内容、主旨及释义法律释义水土保持法第三十一条的内容、主旨及释义法律释义水土保持法第四十六条的内容、主旨及释义法律释义水土保持法第七条的内容、主旨及释义法律释义水土保持法第四条的内容、主旨及释义法律释义水土保持法第三十条的内容、主旨及释义法律释义水土保持法第三十四条的内容、主旨及释义法律释义水土保持法第四十五条的内容、主旨及释义法律释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bake/471611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1-07
下一篇 2022-11-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