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土的动力性质?

什么是土的动力性质?,第1张

什么是土的动力性质?

[拼音]:tu de dongli xingzhi

[外文]:dynamic properties of soil

动力作用下的土的力学性能。当土的应变(纵向应变或剪应变)在10-6~10-4范围(如由于动力机器基础、车辆行驶等所引起的振动)时,土显示出近似d性的特性;当应变在10-4~10-2范围(如打桩、中等程度的地震等所引起的振动)时,土具有d塑性的特性;当应变达到百分之几的量级(如0.02~0.05)时,土将发生振动压密、破坏、液化等现象。因此,土的主要动力特性通常以10-4的应变值作为大、小应变的界限值。 在小应变幅情况下,主要是研究土的动剪切模量和阻尼;在大应变幅情况下则主要研究土的振动压密和动强度问题;而振动液化则是特殊条件下的动强度问题。所以,土的动力性质主要是指动剪切模量、阻尼、振动压密、动强度和液化(见砂土液化)等五个方面。

土的动剪切模量

小应变幅的动剪切模量常用野外波速法和室内共振柱试验测定,也可用经验公式估算。

波速法

根据所测得的从振源到拾振器之间的距离和剪切波(或压缩波)到达拾振器所需要的时间来计算剪切波波速vs,则得:




(1)

式中Gd为土的动剪切模量;ρ为土的质量密度。

波速法按其激振和接收方式的不同,有表面波波速法、上孔法、下孔法和跨孔法(两个或更多个钻孔)等,以后者用得较多(见工程地球物理勘探)。

共振柱法

在实心或空心的圆柱形土样上施加纵向振动或扭转振动,并逐级增大驱动频率,直到试样发生共振为止。根据一端固定、一端自由的端部条件,并忽视端部激振器的质量,可得

Gd=16f2l2γ/ɡ (2)

式中 f为扭转振动时的共振频率;l为试样的高度;γ为土的容重;ɡ为重力加速度。

影响土的动剪切模量的变量有剪应变幅、有效平均主应力、孔隙比、颗粒特征、土的结构、应力历史、振动频率、饱和度和温度等,其中有几个变量是相互联系的(如土的孔隙比、结构和颗粒特征)。对小应变幅动剪切模量,剪应变幅的影响可以忽略。

对于净砂,在小剪应变幅(小于10-5)的情况下,动剪切模量主要是孔隙比和有效平均主应力的函数。较大的剪应变幅将使动剪切模量减小。颗粒特征、饱和度和振动频率对动剪切模量的影响很小。

用共振柱法试验时, 土的最大粒径不大于5.0毫米;但在1981年也报道了极粗粒土(如铁路道碴d50=45毫米)的共振柱法试验研究。在共振柱法中,如考虑到次时间效应(对砂土,可忽略),就会使试验结果较接近于现场实测值,且误差在10%以内。

土的阻尼

分几何阻尼(或称辐射阻尼)和内阻尼(或称材料阻尼),几何阻尼是由于振动通过d性波向外传播时因波面增大而使能量耗失,内阻尼是由于土的滞后和粘性效应所产生的内部能量损失。几何阻尼可用d性半空间理论计算。

反映内阻尼特性的常用指标有对数递减率 δ和阻尼比D,它们间的关系如下:




(3)

δ值可用共振柱试验求得:砂土的δ值可大到0.2。

在振动三轴仪试验中,当记录得土的剪应力-剪应变滞回曲线如图所示时,得




DAL/4πAT (4)

式中AL为滞回圈的总面积;AT为图中影线部分所示的面积。

各种土的内阻尼比如下:干砂和饱和砂为 0.01 ~0.03;粘土为0.02~0.05。

土的阻尼比随着应变幅的增加而增大,并分别随着有效平均主应力、孔隙比和加荷循环次数的增加而减小。

土的振动压密

松土,特别是无粘性土,由于振动作用,其孔隙比将逐渐减小,并导致振陷,其值可达几十厘米。当无外荷载作用时,不同饱和度的砂土将在下述振动加速度下(如干砂为0.2~1.2ɡ,饱和砂为0.5~2.0ɡ,湿砂为2.0ɡ)振动压密到密实状态。当有外荷载作用时,只有当振动加速度超过某一临界振动加速度(称振动压密界限)时,土才会产生振动压密作用,随着振动加速度的增加,振动压密将达到某一特定的孔隙比ed或振动压密指数Id

Id=(ed-e


)/(e


e


) (5)

式中 e


e


为最大、最小孔隙比。粗砂的Id值为0.55~0.60,中砂为0.58~0.60,细砂为0.80~0.82。当天然砂土的相对密度小于Id时,则振动将导致地基振陷。

土的动强度

通常指土在一定振动循环次数下产生某一破坏应变〔对均压固结或偏压固结分别采用5%(双幅应变)或10%(综合应变)〕时所需的动应力,常用振动三轴仪、振动单剪仪、振动扭剪仪测定。

在快速加载情况下,土的动强度大于静强度,如砂土约增10~20%,饱和粘性土约增50~200%,部分饱和土约增50~150%,而且土的含水量愈大,动强度增加得愈多(尤以粘土为甚)。

饱和砂土(特别如粉砂)在周期荷载作用下往往形成所谓液化现象。在不发生液化的情况下,饱和砂土的动摩擦系数将降低,并随着振动加速度比 α(振动加速度/重力加速度)的增加而减小。 但当 α<1,且频率为1~5赫时,砂土的有效动摩擦系数只略小于有效静摩擦系数。

在周期荷载作用下,饱和粘土的动强度有可能小于或大于其静强度,视土的类别和动荷特性(如振次)而定。粘性土的动强度一般变化不大,但随着振次的增加,其强度降低,并接近于或小于其静强度,这在软粘土中减少得更为明显;振次愈多,动强度愈小。

参考书目
    F.E.小理查特等著,徐攸在等译,钱鸿缙校:《土与基础的振动》,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北京,1976。(F.E. Richart.Jr.,etal.,Vibrations of Soils and Foundations, Prentice-Hall ,Enɡlewood Cliffs,New Jersey,1970.)钱鸿缙等编:《动力机器基础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北京,1980。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bake/471783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1-07
下一篇 2022-11-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