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法国园林?

什么是法国园林?,第1张

什么是法国园林?

[拼音]:Faguo yuanlin

[外文]:French garden

法国的园林艺术在17世纪下半叶形成了鲜明的特色,产生了成熟的作品,对欧洲各国有很大的影响。它的代表作是孚-勒-维贡府邸花园(建于1656~1671)和凡尔赛宫园林,创作者是A.勒诺特尔。这时期的园林艺术是古典主义文化的一部分,所以,法国园林艺术在欧洲被称为古典主义园林艺术,以法国的宫廷花园为代表的园林则被称为勒诺特尔式园林。

沿革

法国园林萌芽于罗马-高卢时期。在中世纪,园子附属于修道院或者封建主的寨堡,以种植蔬菜、药草、果木为主。园子由水渠划分为方块的畦。水井在园子中央,上面用格栅建亭,覆满葡萄或其他攀缘植物。有用格栅构造的拱架覆在小径上,以攀缘植物形成绿廊。园子一侧有鱼池,偶尔有鸟笼。树木修剪成为几何形或动物形状。

16世纪初,法国园林受到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园林风格的影响,出现了台地式花园布局、剪树植坛、岩洞、果盘式喷泉等(见意大利园林)。结合法国的条件,又有自己的特点:法国地形平坦,因此园林规模更宏大而华丽;在园林理水技巧上多用平静的水池、水渠,很少用瀑布、落水;在剪树植坛的边缘加上花卉镶边,以后逐步大量应用花卉,发展成为绣花式花坛。

17世纪上半叶,古典主义已经在法国各个文化领域中发展起来,造园艺术也发生重大变化。1638年,J.布瓦索在他的著作《论依据自然和艺术的原则造园》中,肯定人工美高于自然美,而人工美的基本原则是变化的统一。变化,就是园林地形和布局的多样性,花草树木的品类、形状和颜色的多样性。而一切多样性,都应该“井然有序,布置得均衡匀称,并且彼此协调配合”。他主张把园林当作整幅构图,直线和方角是基本形式,都要服从比例的原则。花园里除植坛上很矮的黄杨和紫杉等以外,不种树木,以利于一览无余地欣赏整幅图案。

勒诺特尔的园林艺术

17世纪下半叶,王朝专制制度达到顶峰,古典主义文化是这种制度的反映。勒诺特尔是法国古典园林集大成的代表人物。他继承和发展了整体设计的布局原则,借鉴意大利园林艺术,并为适应宫廷的需要而有所创新,眼界更开阔,构思更宏伟,手法更复杂多样。他使法国造园艺术摆脱了对意大利园林的摹仿,成为独立的流派。

勒诺特尔总是把宫殿或府邸放在高地上,居于统率地位。从它前面伸出笔直的林荫道,在它后面,是一片花园,花园的外围是林园。府邸的中轴线,前面穿过林荫道指向城市,后面穿过花园和林园指向荒郊。他所经营的宫廷园林规模都很大。花园的布局、图案、尺度都和宫殿府邸的建筑构图相适应。花园里,中央主轴线控制整体。配上几条次要轴线,还有几道横向轴线。这些轴线和大路小径组成严谨的几何格网,主次分明。轴线和路径伸进林园,把林园也组织到几何格网中。轴线或路径的交叉点,用喷泉、雕像或小建筑物做装饰,既标志出布局的几何性,又造成节奏感,产生出多变的景观。重视用水,主要是用石块砌成形状规整的水池或沟渠,并设置了大量喷泉。

孚-勒-维贡府邸花园

古典主义园林的第一个成熟的代表作。这座花园展开在几层台地上,每层的构图各不相同。花园的最大特点在于把中轴线装点成为全园最华丽、最丰富、最有艺术表现力的部分。中轴线全长约1公里,宽约200米,在各层台地上有不同的题材,?贾米潘亍⒅蔡场⒌裣窈团缛龋⒂τ貌煌拇矸椒āW钪匾挠辛蕉危嚎拷〉奶ǖ厣系囊欢瘟讲嗍撬诚虺ぬ跣寤ㄊ交ㄌ常及阜崧恃蘩觯淮我桓鎏ǖ厣系囊欢危讲嗖莸乇呱厦芘抛排缛怪毕蛏希莆八Ю刚ぁ薄T偻白撸畹痛κ怯梢惶跛纬傻暮嶂帷K拇税队幸慌判÷渌邮竦募倜婧捅纯侵杏砍觯喝肭校税队?7个深龛,龛中设雕像。这一段水面叫“水剧场”。过了水剧场,登上大台阶,前面高地顶上耸立着大力神海格里斯像。它后面围着半圆形的树墙,有3条路向后放射出去,是中轴线的终点。中轴线两侧有草地、水池等。再外侧是林园。孚-勒-维贡府邸花园的布局清晰,富有变化。

凡尔赛宫园林

这座园林布局比较复杂,花园在宫殿西侧,从南至北分为三部分。南、北两部分都是绣花式花坛,南面绣花式花坛再向南是橘园和人工湖,景色开阔,是外向性的(见彩图);北面花坛被密林包围着,景色幽雅,是内向性的,一条林荫路向北穿过密林,尽端是大水池和海神喷泉。中央部分有一对水池,从这里开始的中轴线长达3公里,向西穿过林园。林园分两个区域,较近的一区叫小林园,被道路划分成12块丛林,每块丛林中央分别设有回纹迷路、水池、水剧场、岩洞、喷泉、亭子等,各具特色。远处的大林园全是高大的乔木。中轴线穿过小林园的一段称王家大道,中央有草地,两侧排着雕刻。王家大道东端的水池里立阿波罗母亲的雕像,西端的水池里立阿波罗雕像,阿波罗正驾车冲出水面。这两组雕像表明,王家大道的主题是歌颂太阳神阿波罗,也就是歌颂号称“太阳王”的路易十四。进入大林园以后,中轴线变成一条水渠,另一条水渠与它十字相交,构成横轴线,它的南端是动物园,北端是特里阿农殿。




法国古典主义文化当时领导着欧洲文化潮流,勒诺特尔的造园艺术流传到欧洲各国。许多国家的君主甚至直接摹仿凡尔赛宫及其园林。

自然式园林的影响

18世纪上半叶,随着中央专制政权的衰落,古典主义的园林艺术也衰落了。新的潮流是重视自然的美。启蒙主义思想家卢梭的“返回自然去”的号召对造园艺术很有影响。在这个转变中,法国人一方面从传教士寄自中国的报告中借鉴中国造园艺术,一方面是借鉴在中国造园艺术启发下刚刚形成的英国自然风景园。他们借鉴了中国的造园艺术中天然野趣的布局和风格,掇山叠石,荒岸野林,甚至仿造中国式的亭、阁、塔、桥等。1774年,在凡尔赛园林里建成的小特里阿农花园,被称道为“最中国式”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bake/472578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1-08
下一篇 2022-11-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