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全书是什么?

百科全书是什么?,第1张

百科全书是什么?

[拼音]:baike quanshu

[外文]:encyclopedia

概要介绍人类一切门类知识或某一门类知识的工具书,供查检所需知识和事实资料之用,但也具有扩大读者知识视野、帮助系统求知的作用。它是一个国家和一个时代科学文化发展水平的标志。“百科全书”一词来源于希腊文 enkyklios(普通的)和 paedeia(教育或学识)。中国古代百科全书性质的典籍称类书,“百科全书”这个名称在20世纪初才在中国出现,是由日文的“百科事典”和中国传统大型丛书的名称“全书”融合而成。

起源

百科全书性质的著作已有 2000 多年的历史。在西方,原始胚胎有两个基础:一个是概要全面;一个是知识分类。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为雅典学园讲学,编著全面讲述当时学问的《工具论》、《物理学》、《形而上学》、《伦理学》、《政治学》和《诗学》等讲义,被奉为最早的百科全书家。中国魏文帝曹丕下令王象等人编撰的《皇览》,被《唐书·艺文志》论定为中国类书之始。此外,大约成书于汉初(相传始于西周)的《尔雅》,以最早的辞书闻名于世界,但它广收名物词,更象是一部古代的百科词典,因此也被看作是更早的渊源。

发展和演变

西方百科全书的基本性质曾发生过三次演变:古代的百科全书、中世纪的百科全书和现代的百科全书。 与此相应, 百科全书在编排上也经历了以“自由七艺”(“三学”和“四术”)为基础的原始分类编排、以科学分类为基础的分类编排和按字母顺序编排的三个阶段。百科全书的编撰组织大体上也区分为三个阶段(见下表)。




古代百科全书

公元 5世纪以前的西方百科全书,最著名的有:古罗马瓦罗编的《学科要义》 9卷,内容包括修辞学、数学、占星术、医学、音乐和建筑学;公元 1世纪的老普林尼编的《自然史》37卷,保存了许多后已佚失的资料。

中世纪百科全书

中世纪百科全书的历史可以分为5 ~16世纪和16~18世纪两个阶段,大体上是以F.培根创立科学分类法并对百科全书编篡产生重大影响为界的,中世纪前期西方的百科全书,明显地反映那个时代神学和宗教统治的影响。大多数百科全书是为修道院培养神职人员而编的课本。中世纪后期,特别是文艺复兴时期,随着科学和文化的发展,适应人们迅速查检知识的需要,百科全书的工具书作用逐渐增强。受词典的影响,编排方式也渐由分类编排向字母顺序编排过渡。J.J.霍夫曼于1677年出版的《百科词典》是这一转变时期的百科代表作。

现代百科全书

西方现代百科全书的奠基人是法国哲学家D.狄德罗。以狄德罗为首的法国百科全书派,在1751~1772年编篡出版了世界闻名的《百科全书,或科学、艺术与手工艺大词典》,正篇17卷,图篇11卷。1780年再版时出版家A.F.布勒通又补编了 7卷,共35卷。法国百科全书派点燃了启蒙运动的火炬,为1789年的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作了思想准备。1768~1771年,在苏格兰的爱丁堡出版了《不列颠百科全书》,初版3卷。1796~1808年,在德国出版了《布罗克豪斯社交词典》。这是欧洲最有影响的两部百科全书,以后历版修订,直到现在仍是世界上最有权威的百科工具书。出版历史比较悠久的现代百科全书还有1829~1833年初版的《美国百科全书》13卷、德国1852年初版的《迈耶百科词典》、英国1859~1868年创编的《钱伯斯百科全书》和法国1865年开始出版的《拉鲁斯百科全书》。20世纪创编的著名的百科全书有: 1926~1947年出版的 《苏联大百科全书》第 1版65卷,1933年开始出版的西班牙《插图欧美大百科全书》(ESPASA) 80卷,1939年出版的 《意大利科学、文学和艺术百科全书》36卷,1955~1963年出版的日本平凡社《世界大百科事典》32卷。




中国的百科全书

中国自魏至清,历代编撰大小类书400余种,可惜多数已经散佚。隋末虞世南编撰的《北堂书钞》、唐初欧阳询主编的《艺文类聚》与宋李昉等编篡的《太平御览》、王钦若等人编的《册府元龟》,被后人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类书”。明初解缙等人编纂的《永乐大典》卷帙浩繁,达22万多卷,被外国百科全书称为“世界最大的百科全书”。清代用活字版印刷的大型类书《古今图书集成》也达万卷之巨。20世纪30年代出版的《辞海》,含有相当的百科词典的成分。中国现代百科全书事业开创于1978年,《中国大百科全书》已从1980年开始出版。随之相继开始编纂和出版的还有《中国医学百科全书》、《中国企业管理百科全书》、《中国农业百科全书》等专业性百科全书。

百科全书的基本功用

就其历史作用和现代意义来说,百科全书有四种基本功能:

(1)存佚。许多重古要籍和古代作家的作品早已佚失,后人能知道它们的一些内容,多靠百科全书的保存。

(2)启蒙。自狄德罗《百科全书》出版以来,百科全书的历史便进入了现代时期,其重要的标志之一就是用真正的知识启迪愚昧之蒙。

(3)查检。现代百科全书能使人们用最便捷的途径获取各种急欲知道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资料。

(4)自学。现代百科全书在科学分类的基础上对人类已有的各门类知识进行整理,用最概要的方式提供最基本的知识,有“没有围墙的大学”之称,从而为辅助人们自学求知提供一种有益的工具。

百科全书的种类

现代百科全书主要是按内容范围、规模、内容所涉及的地域范围和读者年龄档次等分类的。

内容范围

按内容范围的宽狭区分为综合性百科全书和专业性(包括专题性)百科全书。综合性百科全书概述人类一切门类知识,如《不列颠百科全书》、《美国百科全书》和《中国大百科全书》。专业性百科全书选收范围有宽有狭:宽者选收一个广阔的知识领域,如美国的《科学技术百科全书》(30卷)和《社会科学百科全书》(17卷),狭者如苏联的单卷本《芭蕾舞百科全书》。

规模

按部头大小区分为20~30卷以上的大百科全书、10卷左右的小百科全书和一般为单卷本的百科词典(或称案头百科全书)。现代世界上部头最大的百科全书是西班牙的《插图欧美大百科全书》,正篇80卷,逐年还出补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定为73卷。

地域范围

按所收内容涉及的地域范围还分为世界内容的百科全书和地域性百科全书。各国编的世界内容的百科全书仍不免侧重本国内容。地域性百科全书则仅反映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的情况。

年龄档次

按读者年龄和文化程度分档,各档百科全书不仅在介绍知识的详简和深浅程度上有所不同,而且在性质上也稍有差异。一般分为 4档:

(1)高级成年人百科全书适应对象最广,一般由高中程度直至查阅非本专业内容的专家读者。各国有代表性的大百科全书均属此档。

(2)普及成年人百科全书适应中等文化程度的社会广大读者,如美国的《科利尔百科全书》(24卷)和《康普顿百科全书》(26卷)。

(3)中学生百科全书条目的设置更紧密地结合学校课程的设置,如美国《优等生百科全书》(20卷)和《国际百科全书》(20卷)。

(4)少年儿童百科全书多以图片为主,内容浅近的如英国《儿童百科全书》(2卷),内容稍深者如美国《不列颠少年百科全书》(15卷)。一般说,前两档百科全书的工具书作用更强,而后两档则更偏重于辅助自学的教育作用。

百科全书的条目

条目是百科全书的基本寻检单元。编纂者对人类已有知识进行整理和分解,从而得到一个个大小不同的知识主题(或独立概念)。把这些主题按一定体例规范撰写出来,便是百科全书的条目。现代综合性大百科全书往往有多至几万至十几万个条目。条目之间靠参见系统互相联系,交叉而不重复。百科全书条目依主题的宽狭,有长至十几万字的释文,短至百余字的词条。

现代百科全书发展初期出现了两种编纂观点,这就是所谓的 “大条目主义” 和“小条目主义”。“大条目主义”实际上是对古代和中世纪百科全书编纂传统的继承,更多地着眼于教育作用,较多地强调知识的系统性。《不列颠百科全书》是“大条目主义”的代表,但70年代的新版已大有改变。它的《简编》已采取典型的“小条目主义”的编法。“小条目主义”是百科全书受词典编纂方法影响的结果。它对大学科或上层次概念和知识主题尽量加以分解,分成更多更小的独立主题,使百科全书更便于寻检,《布罗克豪斯百科全书》是这种编法的代表。







编排方法

百科全书内容的编排不外三种方式:字母顺序编排法、分类编排法和字顺与分类相结合的编排法。

附属成分

现代百科全书除正文外还编有与正文紧密关联的各种附属成分,其作用是增加寻检的方便和扩大百科全书的用途。附属成分包括:前言、凡例和目录;插图是重要的形象化手段,丰富和精美的彩色插图已是现代百科全书的一个重要标志;参见系统,把被条目分割的知识沟通起来。读者通过参见系统可能把一个主题有关的知识系统化起来。参见可用文字表示,更多的百科全书是用符号(如箭头)表示。

此外,还有参考书目和作为全书总“钥匙”的索引。最主要的索引是主题分析索引,即对条目释文进行分析,把其中有名可查、有事可考和有数可据的知识信息均选作主题,按某种检索次序(一般是字母顺序)编排起来,注明卷次、页码,有的百科全书还注明版面区域。大型百科全书多是把索引编为单独的一卷。此外有地图集及作为全书权威性标志的各种名单,如编委会、编辑部、学科顾问名单。

现代世界百科全书

80年代初,世界上出版有大、中型综合性百科全书的国家已达40多个,发行中的大、中型综合性百科全书不下百余种。附表中是现代世界各国主要的百科全书。

参考文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被称为“社会生活百科全书”,是()的宣言书和保障书。法律题库《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被称为社会生活百科全书,是()的宣言书和保障书。法律题库《百科全书》读后感10篇200、300、400字读后感作文《百科全书》读后感6篇600、700、800字读后感作文《儿童百科全书》读后感3篇500、600、900字读后感作文《百科全书》的由来文学《百科全书》读后感8篇400、500、600字读后感作文推理素材写推理小说的百科全书素材《动物百科全书》读后感3篇400、700、800字读后感作文《百科全书》读后感3篇900、1500字读后感作文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bake/473536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1-08
下一篇 2022-11-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