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管理理论是什么?

系统管理理论是什么?,第1张

系统管理理论是什么?

[拼音]:xitong guanli lilun

[外文]:theory of system management

运用系统方法研究组织管理的一种学说。该理论认为,组织是一个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部分构成的系统,系统与其所处的环境有相互影响、相互转换的关系。

20世纪30年代美国学者C.I.巴纳德首先用封闭系统的观点分析组织活动,旨在理解组织在各部分的互相作用中如何维持平衡。L.von贝塔兰菲在40年代创立了一般系统理论,其开放系统理论增加了人们对一切问题的理解。将开放系统理论引入社会科学的第一人则是T.帕森斯,他认为社会是一个开放系统,所有的社会系统都要解决4个问题:适应环境、达成目标、整合子系统成为更大系统、维持价值结构。这样,组织的平衡不仅仅取决于自身构成部分的互相作用,还取决于组织与组织所处的环境的互相作用。60年代后出现的社会系统管理、环境系统管理等理论深受一般系统理论的影响。

系统管理理论认为,社会结构通常包括 5个基本因素:个人、正式组织、非正式组织、三者之间的转换过程、进行活动的物质环境。组织作为一个系统,其特征为:

(1)整体性,组织是一个由目标价值、技术、社会心理、结构和管理等要素组成的有机整体。而整体不是个体的简单相加。

(2)层次结构性,整体作用大于各部分作用的简单和,其关键在于组织的层次结构要合理。

(3)相关性,组织内部各部分之间,组织与组织之间,互相依赖、互相作用,作用的结果将影响组织的整体作用。

(4)环境适应性,组织也同社会环境互相作用,组织只有适应社会环境的变化才能生存。

(5)目的性,组织活动都追求一定的目标,因而组织并非消极地对社会环境作出反应,它也起着变革现状的作用。

系统管理理论认为,组织活动是一个输入—转换—输出的过程。此过程表现在开放系统以劳力和物质形式,向外部环境不断寻求和输入资源,组织通过内部系统程序,将这些输入转换成为产品或服务,并将产品或服务输出至外部环境。这些输出通常成了另一些组织的输入。该过程的管理,通常经历以下几个阶段:

(1)系统决定,即创造一个新系统或使一个现存的系统定型。

(2)系统设计,即协调组织系统各要素,使系统和环境之间相互适应。

(3)运行与控制,即系统正式运行前,对系统的输入加以合理配置,并通过反馈对运行过程加以控制。

(4)检查与评价,即评价系统的有效性和效率。有效性是组织系统完成目标的程度,效率是系统的输入和输出之比。研究系统管理理论,可以全面理解组织的行为,有的放矢地对组织加以控制和管理,可以理解组织内部的活动过程,组织与环境之间物质、信息和能量的互换,以及理解环境中相关部分的活动过程及其对组织的影响。

系统管理提供了一种分析和研究组织及其管理的新思想。早期的行政学者比较重视组织内部的正式结构和技术,而忽视组织和社会环境的关系。行为主义的观点则局限于社会-心理关系,忽略了组织结构和技术的因素。系统管理理论力图避免两者的不足,它从联系、变化和发展的观点去观察和分析组织及其管理,使人们从整体与部分关系的角度去理解组织及其活动。但是,有些系统分析理论往往将组织与作为开放系统的有机体作简单的类比,忽略了由人组成的系统能够创造性地变革它与环境的关系,并能动地取得两者之间的平衡。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bake/473561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1-08
下一篇 2022-11-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