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波拉玛努七·切诺洛是什么?

帕波拉玛努七·切诺洛是什么?,第1张

帕波拉玛努七·切诺洛是什么?

[拼音]:Pabolamanuqi Qienuoluo

[外文]:Para Poramanuchit Chinorot (1790~1853)

泰国曼谷王朝初期作家。原名瓦素格里,是拉玛一世的第28个王子。12岁时当沙弥,21岁剃发为僧,后被封为僧王。他一生致力于佛学研究,在历史、语言、文学方面也有较深造诣,擅长用克龙、禅、立律等诗体写作诗歌。他写了许多有关佛教、法律、星相、历史和文学的著作,其中著名的是史诗《得楞败》,描写阿瑜陀耶时期泰缅战争的一段历史故事,宣扬纳黎宣大帝的英勇善战和其他的业绩。他续写了叙事诗《沙穆阔》的后半部。《沙穆阔》是一部著名的长诗,它的主题思想是“善有善报”。它写沙穆阔王子向屏通玛蒂公主求婚,在一次御前比武中拉开了国王隆耶特制的铁弓,击败了其他的对手,中选为驸马。后与妻子落海,被巨浪冲散,几经周折,最后被因陀罗神搭救而团圆。这部著作前半部出自阿瑜陀耶时期的国王帕那莱及其太傅玛哈叻差库的手笔,后半部与前半部相隔近200年。 他的作品还有《初悟正觉》,叙述释迦牟尼从诞生到涅槃的故事,以及《吉沙纳教妹》、《帕彻杜蓬寺的修缮》、《抚象诗》、《大城史记》、《诗词格律》等。在辑录、整理泰国古典文学方面他也起了重要作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bake/473804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1-08
下一篇 2022-11-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