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七菩提分是什么?

三十七菩提分是什么?,第1张

三十七菩提分是什么?

[拼音]:sanshiqi putifen

[外文]:saptatri╮▂adbodhi- p╣k▄ikadharm╣╪

佛教教义。亦译三十七道品、三十七觉支等。指佛陀教导众生修证圣果的三十七种途径和方法。菩提分,意即成就佛教四圣谛的智慧,通向涅槃圣果的道路。分为七科,即四念住、四正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圣道支。亦译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分、八正道。《俱舍论》卷二十五称:“三十七法顺趣菩提,是故皆名菩提分法。”

四念住

四种以智观境的方法。世人攀缘身、受、心、法四境,生起净、乐、常、我四颠倒,因而有贪爱等烦恼。为治此四种颠倒,以念、慧为体立四念住:

(1)观身不净,用闻思修所生的能观之智,观察和觉了身内肠胃赤白痰等不净,身外眵泪涎唾等不净,破除净想的颠倒;

(2)观受是苦,用能观之智,观察和觉了三受(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者苦,破除乐想的颠倒;

(3)观心无常,用能观之智,观察和觉了心境生灭无常,破除常想的颠倒;

(4)观法无我,用能观之智,观察和觉了五蕴等法从因缘和合而生,没有自性,所以无我,除破我想的颠倒。

四正断

四种正确的修行努力:

(1)于已生的恶法令断灭;

(2)于未生的恶法令不生;

(3)于未生的善法令生起;

(4)于已生的善法令坚住和增广。于此四法戒勉策励,精进修习,为了断恶修善。

四神足

四种可以得到神通的定(三摩地):

(1)欲神足(欲三摩地断行成就),由想得到神通的意欲之力发起的定;

(2)勤神足(勤三摩地断行成就),由不断止恶进善力发起的定;

(3)心神足(心三摩地断行成就),由心念之力发起的定;

(4)观神足(观三摩地断行成就),由观想佛理之力发起的定。“断行成就”是要修行者断除一切障碍三摩地的不善等法,从而转进修习三摩地行,即用欲、勤、心、观四法来引发和修证这四种三摩地。欲等四法,求定称心,趣定自在,故又称“四如意足”。佛教认为,修行这些禅定,可得神通变化如意自在的能力。

五根

修行佛教所依靠的五种内在条件:

(1)信根。信正道及助道善法;

(2)精进根。修学正道及助道法时,勤求不息;

(3)念根。念正道及助道法更无他念;

(4)定根。摄心于正道及助道法相应不散;

(5)慧根。为正道及助道法观无常等十六行。这五种法,皆有能生善法,不可倾动和势用增上等义,故名为“根”。

五力

五根增长所产生的力用:

(1)信力。信根增长可破疑惑;

(2)精进力。精进根增长可破懈怠;

(3)念力。念根增长可破邪思;

(4)定力。定根增长可破乱想;

(5)慧力。慧根增长可破烦恼。《大智度论》卷十九:“五根增长,不为烦恼所坏,是名为力。”

七觉支

达到佛教觉悟的七种次第或七种智慧:

(1)念觉支。修行者修学出世法时,常念定慧等;

(2)择法觉支。对于诸法的真伪,用智慧加以辨别和选择,达到去伪存真;

(3)精进觉支。以勇猛善心,离邪行真;

(4)喜觉支。由于精进而得悟善法,心生喜悦;

(5)轻安觉支。不断进修,断除诸见烦恼和身心粗重,从而轻利安适;

(6)定觉支。使心专住一境而不散乱;

(7)舍觉支。舍弃虚妄诸法而不追忆,心无偏颇。

八圣道支

八种通向涅槃解脱的正确方法和途径,即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见八正道)。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bake/473941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1-08
下一篇 2022-11-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