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地形学是什么?

军事地形学是什么?,第1张

军事地形学是什么?

[拼音]:junshi dixingxue

[外文]:military topography

军事上研究和利用地形的一门学科。军事训练的共同科目之一。主要研究地形对战斗行动影响的规律,军用地图和航空、航天像片的识别与应用原理,战场简易测量方法以及调制要图的要领等。

学科的形成

地形是组织指挥作战所依据的重要条件,影响部队作战行动的基本因素之一。利用地形为历代军事家所重视。中国春秋末期军事家孙武说:“夫地形者,兵之助也。料敌制胜,计险厄远近,上将之道也。知此而用战者必胜,不知此而用战者必败。”《孙子·地形篇》并列举了作战中经常遇到的通、挂、支、隘、险、远等六种地形,指出了利用各类地形的原则。孙武的这些论述从不同角度说明了地形与作战的密切关系,强调将帅要重视对地形的研究和利用。《汉书·萧何传》载: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沛公至咸阳……(萧)何独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沛公具知天下厄塞,户口多少,强弱处,民所疾苦者,以何得秦图书也。”随着现代战争的突发性增大,战场范围扩大,参战军种、兵种多,部队机动能力提高,研究利用地形愈益显得重要;加之军事测绘成果的不断丰富,军事地形学逐渐发展为一门专门学科,并成为军事训练的一门重要科目。中国人民解放军将军事地形学列为军事院校教育和部队训练(见军事训练)的重要内容,出版有《军事地形学》专著。苏军列为军官必修课,多次出版《军事地形学》。美军出版有《地形分析》和《识图》,并列入野战教范。

研究的内容

主要有六个方面:

(1)分析地形。就是分析地貌、水系、道路、居民地和土壤植被等地形要素,判断其对部队运动、观察、射击、隐蔽和伪装的影响,工事构筑条件,以及对核、化学武器袭击的防护性能(见核、化学、生物武器防护)等,从而达到正确利用地形、趋利避害的目的。各种地形要素对作战行动影响程度的大小,取决于它的性质和特点。如地貌,主要是地面起伏程度和山脉走向、斜面坡度、制高点位置和作用;水系,主要是江河宽度、水深、流速、底质、通航能力及障碍程度;道路,主要是铁路、公路的质量、数量、方向和通行能力等。判断运动条件,是通过研究道路状况、地貌特点、江河障碍和土壤植被性质,明确战斗车辆的通行程度以及地形对运动速度的影响;判断观察条件,是通过研究地貌起伏大小、居民地和植被的疏密,确定战场能通视与不能通视地区;判断射击条件,是通过研究地貌起伏程度、斜面形状和防界线的位置,为明确各种火器任务、划定射击地线和选择有利发射阵地提供依据;判断地形的防护性能,是通过研究地貌特点和植被性质,找出对防御和减弱核、化学武器杀伤破坏作用有利的地形。

(2)识图用图。包括地形图、海图、航空图和影像地图的识别与使用,其中主要是介绍地形图的基本知识和寻求使用地形图的正确方法。识图,侧重研究地形图的测制原理、数学基础和地形要素的表示方法。用图,侧重研究现地应用地图的方法。

(3)判定方位。是研究在现地如何辨明东西南北方向,明确站立点与周围地形的关系位置。其方法有:利用指北针、北极星、太阳和时表判定,依据地物特征、导向设备判定,还有利用地图和航空像片判定等。掌握这些方法是正确利用地形,保证顺利完成作战任务的前提条件。

(4)简易测量。是研究快速测定战场目标的距离、高度、地面坡度和角度(水平角和垂直角)的方法。主要有目测、步测和用简便器材(臂长尺、指北针和望远镜)测。掌握这些方法,对简易测图、确定射击诸元和现地研究地形都有很大帮助。

(5)调制要图。是研究现地和利用地图调制要图的方法要领,包括测绘地形略图和标绘战术情况。通常利用地图或航空像片先调制成地形略图再标绘战术情况;有时在现地将地形和战术情况调制成要图。这是分队指挥员和参谋人员必须具备的一项业务技能。

(6)像片判读。研究航空、航天像片判读的理论和实际问题。包括航空摄影的方式(如垂直、倾斜摄影),像片的种类(如黑白、彩色或假彩色像片),目标在像片上的影像特征(如目标的形状、大小、颜色、阴影、纹形、相关位置和活动痕迹)以及判读方法(如目视判读、计算机识别)等,为准确识别地形和军事目标提供判读依据。

军事地形学所研究的内容,都是围绕研究利用地形而选定的。随着现代战争的需要和军事测绘技术及其新成果的不断发展,特别是地图品种的增多,将为军事地形学增添新的内容。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bake/475086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1-08
下一篇 2022-11-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