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味精和不放味精的区别

放味精和不放味精的区别,第1张

什么情况下不宜味精 如何正确使用味精

味精的主要作用是增加食物的风味。它最常用于中餐,也可用于汤和酱汁。在烹饪菜肴的过程中,适量的味精可以使菜肴味道鲜美,刺激食欲。不过味精的使用也是有学问的。以下七种情况不宜使用味精。

1.不宜放入碱或酸过量的汤中。味精碱性汤会发生化学变化,产生臭味;在酸性汤中溶解度低,味精会失效。

2.不宜过量食用。过量(每天5克以上)会导致背部和上肢麻木、酸痛无力等不良反应。

3.不应该放在炒锅里。在高温下,味精会变成焦谷氨酸钠,这是一种有毒物质。同理,也不要长时间炖。

4、不宜调入鱼、虾、蛤等食物。

5、不宜加入炒鸡蛋。因为鸡蛋本身含有很多氨基酸,是味精的主要成分。

6.不适合婴儿。因为味精可以特异性地与宝宝血液中的锌结合,生成谷氨酸锌,随尿液排出体外,导致宝宝缺锌。

7.不宜直接拌入凉菜。因为难溶解,影响调味效果。味精在拌入之前要用适量的温水溶解,这样调味效果好。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提供,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服务,不拥有所有权并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网站涉嫌抄袭侵权/非法内容,请发邮件举报。一经核实,本网站将被立即删除。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bake/477347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1-09
下一篇 2022-11-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