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产生地震的原因_发生地震的原因是什么地理?

什么是产生地震的原因_发生地震的原因是什么地理?,第1张

什么是产生地震的原因_发生地震的原因是什么地理?

从地球表面看来,似乎很平静,所以一说到地震,人们总以为是罕见的事。其实完全不是这样,地震是经常都在发生的。就像刮风、下雨一样,是一种很普遍的自然现象,下面为大家解说一些地震的一些小知识。

为什么会发生地震?

简单地说,地震的原因主要有:地球各个大板块之间互相挤压.另外还有火山喷发引起。

地震分为天然地震和人工地震两大类。天然地震主要是构造地震,它是由于地下深处岩石破裂、错动把长期积累起来的能量急剧释放出来,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面八方传播出去,到地面引起的房摇地动。构造地震约占地震总数的90%以上。其次是由火山喷发引起的地震,称为火山地震,约占地震总数的7%。此外,某些特殊情况下了也会产生地震,如岩洞崩塌、大陨石冲击地面等。

人工地震是由人为活动引起的地震。如工业爆破、地下核爆炸造成的振动;在深井中进行高压注水以及大水库蓄水后增加了地壳的压力,有时也会诱发地震。

地震波发源的地方,叫作震源。震源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叫作震中。震中到震源的深度叫作震源深度。通常将震源深度小于70公里的叫浅源地震,深度在70-300公里的叫中源地震,深度大于300公里的叫深源地震。破坏性地震一般是浅源地震。如1976年的唐山地震的震源深度为12公里。

地幔物质的热对流。是由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能量所驱动的。是地球内部能量释放的外部表现。内部能量释放主要有一下形式:地震,火山,板块运动,地质构造。地震是其中之一。

〔1〕在地球内部有震源,震源向外释放能量从而引起一定范围内的振动。

〔2〕其它地质灾害或自然灾害,也可以间接诱发地震。

地幔物质的热对流。是由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能量所驱动的。是地球内部能量释放的外部表现。内部能量释放主要有一下形式:地震,火山,板块运动,地质构造。地震是其中之一。

地震自救常识

1、地震中的标准求生姿势

身体尽量蜷曲缩小,卧倒或蹲下;用手或其他物件护住头部,一手捂口鼻,另一只手抓住一个固定的物品。

如果没有任何可抓的固定物或保护头部的物件,则应采取自我保护姿势:头尽量向胸靠拢,闭口,双手交叉放在脖后,保护头部和颈部。

2、地震来了,假如你在室内

应迅速关闭电源、燃气,选择空间小的地方躲避,如卫生间、厨房、储藏室。水管和暖气管道旁也是理想的躲避场所。

利用写字台、桌子或者长凳下的空间,或者身子紧贴内部承重墙作为掩护,然后双手抓牢固定物体。

远离可能坠落的物体,不要站在窗户边或阳台上。

如果地震发生时在床上,请待在那里不要动。抓紧枕头保护住头部。

在晃动停止并确认户外安全后,方可离开房间。

3、地震来了,假如你在高楼里

远离高层楼的窗户。地震时,高层楼面向马路的那面墙很不稳定,高层楼的窗户更要远离。

地震发生时,千万不能使用电梯。一旦断电,上不来下不去就卡在里面出不来了。

万一在搭乘电梯时遇到地震,可将 *** 作盘上各楼层的按钮全部按下,一旦停下,迅速离开电梯,确认安全后避难。

4、地震来了,假如你在公共场所

在影剧院、体育场馆,观众可趴在座椅旁、舞台脚下,震后在工作人员组织下有秩序地疏散;

正在上课的学生,迅速在课桌下躲避,震后在教师指挥下迅速撤离教室,就近在开阔地带避震;

在商场、书店、饭店、地铁等处,要选择结实的柜台、商品或柱子边、内墙角等处就地蹲下,避开玻璃门窗、橱窗和柜台;避开高大不稳和摆放重物、易碎品的货架;避开广告牌、吊灯等高耸或悬挂物;

避震时用双手、书包或其他物品保护头部;

震后疏散要听从现场工作人员的指挥,不要慌乱拥挤,尽量避开人流;如被挤入人流,要防止摔倒;把双手交叉在胸前保护自己,用肩和背承受外部压力;解开领扣,保持呼吸畅通。

5、地震来了,假如你在室外

远离建筑区、大树、街灯和电线电缆。

不要在石化、煤气等易爆、化学有毒的工厂或设施附近。不要位于明火的下风。

若在车内: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尽快到开阔地靠边停车,注意保持车距,留在车内。不要把车停在立交桥、高楼等建筑物下、大树旁、或电线电缆下。

若在野外:要远离山崖、陡坡和高压线。

若被困在废墟中:应保持冷静,保存体力。设法把双手从埋压物品中抽出来,尽量挪开脸前、胸前杂物,清除口鼻附近的灰土。敲击管道或墙壁以便救援人员发现你。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bake/477348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1-09
下一篇 2022-11-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