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腔热血破寒冰,百年兴复载丰评——观《长津湖》有感,写给抗美援朝战争71周年

一腔热血破寒冰,百年兴复载丰评——观《长津湖》有感,写给抗美援朝战争71周年,第1张

一腔热血破寒冰,百年兴复载丰评——观《长津湖》有感,写给抗美援朝战争71周年

鹤壁市公安局留置看护支队 侯明杰

“希望我们的下一代,活在一个没有硝烟的年代。”71年前,为了这样一个美好愿景,135万余名中国人民志愿军高举保卫和平、反抗侵略的正义旗帜,雄赳赳、气昂昂的跨过鸭绿江,奔赴抗美援朝战场,历时两年零9个月,以十九万七千多名英雄儿女血染战场长眠异国他乡为代价,取得最终的胜利。

电影《长津湖》讲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第9兵团某部穿插七连参加长津湖战役的过程,充分展现了人民军队炽烈的爱国情怀、对党和人民的无比忠诚,生动诠释了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为了保家卫国、捍卫和平,中国军人别无选择,流血牺牲也在所不惜。当伍万里拉开火车门那一瞬间,长城落日,神圣庄严。万里长城对于每一个中国人而言是保家卫国的象征,是家国精神的图腾,千百年的防线岿然不动,火车载着战士驶离家乡,誓以血肉之躯铸就新的长城!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长期沐浴在和平阳光下的我们很难想到,今天的和平安宁是中国人民志愿军不畏强敌拼死较量换来的。长津湖战场上,零下四十度的天气下,6连125名官兵一个个身着薄薄的冬装,持q俯卧在战壕里,虽保持着战斗姿势,但已经全部冻得僵硬,q口还对着敌人的方向。炮排排长雷公,一个超期服役的老兵,凭借一己之力将敌人投下的标识d抱上吉普车,开着载有标识d的汽车远离战友们的聚集地,在敌机轰炸下不断向前,冲到美军阵地。标识d的白磷烧蚀着这位老兵的血肉,即便身经百战的战士也止不住喊疼,重伤临别前,望着身旁的战友说出了所有志愿军的心声,“别,别把我,一个人留在这。”

今年9月2日,第八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国,自2014年至2021年,825位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陆续回到祖国,安葬于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阔别70余载,英魂终归故里。可以告慰志愿军英灵的是,新中国成立72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一改近代以来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的命运,走上伟大复兴的康庄大道。

历史不是博物馆里的陈设,而是活在我们心头,成为记忆的一部分。让我们记住英雄,缅怀以命相搏,护山河手足无恙的忠勇之魂。浴血奋战的每一寸土地,开遍鲜花、绿树成荫。和平来之不易,吾辈当自强不息!愿你我努力向上,不负英雄不负祖国,共同书写新时代的奋斗华章。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bake/480627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1-10
下一篇 2022-11-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