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回农村创业,从不被理解,到成为全村的希望,他做了什么

大学生回农村创业,从不被理解,到成为全村的希望,他做了什么,第1张

大学生回农村创业,从不被理解,到成为全村的希望,他做了什么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 李白”

这首诗应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每个人对于家乡总有一种特殊的情感,对于农村出生的朋友也不例外,当听到村里通网络了、村里有快递点了等等,即使身处外地,也会从心底高兴,自己的家乡在变得越来越好。

有这么一群人,他们积极投身农村建设,亲手绘制家乡的美好明天,今天小璟想跟大家分享一个真实故事,相信大家看完后都会有所感想。

截取于#与世界说#节目视频

我们供你上学,不是为了让你回村里养牛养羊的

这是麦麦提伊敏塞麦尔决定回农村创业时,父母对他说的话。他出生于新疆泽普县图呼其乡巴什阿其玛村,是典型的贫困区。 村民们都种植玉米、棉花等传统作物,也会散养几头牛羊,但一年下来也只勉强够生活开支。

后来上了大学,他学的是动物防疫与检疫专业,当时他就想,等毕业了一定要回农村搞个养殖基地。

2015年大学毕业,他回家乡创业,父母对于他的做法很是生气,“我们这么辛苦培养你,就是希望你去城市里上班工作,没想到你居然回到乡村里来养牛、养羊”,相信很多农村父母对这段话都能感同身受。

他跟父母立下军令状,成功了就继续,不成功再回去城里上班。

截取于#与世界说#节目视频

创业不是一帆风顺的

在扶贫驻村工作队和乡党委的帮助下,麦麦提伊敏塞麦尔和村里的六个养殖大户成立了养牛专业合作社,他借钱又贷款加上其他六人的钱,总共凑齐200万,建立了5550平方米的棚圈,养牛50头。

当合作社开始盈利后不久,牛肉的市场价格大幅下滑,导致亏损40多万,投资人纷纷提出撤资,由于手里没钱,只能写欠条承诺何时还钱,他陷入了困境,是继续还是放弃,挣扎了许久后,他决定坚持下去。

政府扶贫政策帮了大忙

县委和政府协调县畜牧局,给予棚圈建设补助80万,乡党委和乡政府又安排了50亩草饲料地进行补助,这让麦麦提伊敏塞麦尔重新看到了希望。

一年后,合作社还清欠款,另盈余20万左右。

学到的就要教人 得到的就要给人

2018年,创办了“合作社+生产基地+农民”的模式,农民把牛羊放到合作社,合作社负责养殖和销售,除去开支大家一起分红,合同期结束后想退出,可领回当初投入的牛羊数量。

由于村民对合作社的态度比较保守,即便跑遍周边村子,磨破嘴皮,最终也只动员了98户农民,且都是贫困户。三个月后,这些人拿到了第一期分红,主动宣传,好多农户主动找上门来加入,合作社农户达到318户。

目前合作社一年的牲畜出栏量达到牛650头,羊8000只左右,年产值1580万元,每年发给农户分红55万,且合作社不仅解决了35个村民的就业,也释放了更多劳动力出去务工赚钱,村里变得越来越富裕。

总结:随着乡村振兴的需要,国家鼓励人们回乡创业,涌现出不少像麦麦提伊敏塞麦尔这样的年轻人,他们的经历给了那些想要回农村创业的朋友参考学习,从以上故事中,小璟总结了几点:

发挥自身特长。比如掌握专业知识的大学生,掌握城市先进技术的外出务工人员等,结合自身情况,选择自己擅长的领域。

家人的支持。对于家人的不理解,要好好沟通,表明自己是有计划有准备的,而不是一时冲动。

熟知政策。充分运用好政府的相关优惠政策,可以享受更多扶持。

重要事情先找村干部。比如一些需要村民配合的事情,村干部说的话,信服力会高不少。

创业精神。创业不是一帆风顺的,要有面对挫折,战胜挫折的勇气和决心,更要有坚持不懈的努力与毅力。

小璟寄语:乡村振兴不只是口号,需要我们跟政府一起努力,国家现在鼓励回乡创业,大家如果有什么好的想法就积极去行动,既可以实现个人价值,又可以带动村民共同富裕,相信这种成就感,自豪和喜悦是无法比拟的!

今日话题:大家会回农村创业吗?或是正在创业,或是周边有认识的人正在农村创业?欢迎评论区分享讨论,人多力量大,给那些想要回乡创业的朋友一些参考建议!

(图片素材整理于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想要了解更多“三农”知识,关注我,持续分享给大家!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bake/480639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1-09
下一篇 2022-11-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