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附设音乐传习所

北京大学附设音乐传习所,第1张

北京大学附设音乐传习

[拼音]:Beijing Daxue Fushe Yinyue Chuanxisuo

[外文]:Training Institute of Music attached to Beijing University

中国近代专业音乐教育初创时期的高等音乐教育机构之一。1922年12月在原北京大学音乐研究会基础上成立。校长蔡元培兼任所长,萧友梅任教务主任,实际主持所的工作。教师多为原研究会导师杨仲子、王露、赵子敬等,又聘刘天华任国乐教师,赵年魁、全树荫任小提琴教师。该所简章提出“以养成乐学人才为宗旨,一面传习西洋音乐(包括理论与技术),一面保存中国古乐,发挥而光大之”。该所设甲、乙种师范科及各项选科。1923年有学生44人,其中甲种师范科 8人(仅设了甲种),余皆选科。选科生中在北京大学本科及预科肄业的占四分之一,选学科目以音乐理论和西洋弦乐器为多,学习成绩采用学分制评定。各科毕业均不限年数,凡修足规定学分者即可毕业。1923年4月,该所还成立了一个15人的小型西洋管弦乐队,由萧友梅任指挥,曾在传习所师生经常举行的音乐会上,演奏L.van贝多芬的第5、第 6交响曲,以及萧友梅创作的管弦乐曲《新霓裳羽衣舞》等,均受到听众的热烈欢迎。该所办学近5年,曾培养出谭抒真、吴伯超、郑颖荪等音乐人才。1927年因军阀政府停拨经费而停办。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bake/481796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1-10
下一篇 2022-11-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