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战的美国和美国的一战!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美国——美国简史

一战的美国和美国的一战!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美国——美国简史,第1张

一战的美国和美国的一战!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美国——美国简史

作为人类历史上规模较大的一场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深刻地改变了世界局势。且不说一战的未能彻底解决直接给日后二战埋下伏笔,光是一战中俄国的无产阶级革命那就是人类历史上的一枚重磅炸d。这之中还伴随着一个新兴资本主义国家的崛起,它的名字叫美国

谈起美国可能许多爱看新闻的朋友们会知道一些,至于年轻一点的朋友可能就差着了。但是无论如何美国这个国家的名字大家一定都是听过的,毕竟美国霸权世界将近一个世纪。而美国霸权的起点正是一战前后。

那么当美国遇上一战又会碰溅出什么火花呢?本期咱们就来聊一聊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的那点儿事

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

说起第一次世界大战,大家可能都知道,毕竟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吗?一战的纪录片看过多少?影视剧小说?历史老照片?总会有了解的地方。咱今天要讲的历史大背景就是一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在1914年,导火索是同年六月份的奥地利皇储费迪南大公遇刺案,也就是咱们通常说的萨拉热窝事件。当然一战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以及世界基本被瓜分完毕,从而引起的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萨拉热窝事件

简单来说就是在19世纪70年代后,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导致了各个资本主义国家实力发生了重大变化:美国从老二升到大哥;德国从第三变成了老二;而曾经资本主义世界的老大哥英国则降到了第三,再悬一悬就可能出前三了都(关于美国实力的崛起参考上期内容)

资本主义世界的后起之秀德国和美国已经开始赶超了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英国,这自然让英国人不满,好在英国人还有当时最多的殖民地,但是随着德国的崛起,要求重新瓜分殖民地这块蛋糕(因为20世纪初世界基本被瓜分完毕),因此英德矛盾凸显

当然欧洲千百年来的纠纷和矛盾在近现代再度复杂化,在一系列的利益面前,欧洲各个国家都打着自己的小算盘,最终形成了两大帝国主义军事集团:“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详情参考一战之源,也因一战而终的德意志帝国——德国简史)

就在帝国主义两方集团对峙期间,还加进了扩军备战的活动,后来演变成军备竞赛。这当中以英德两方最具代表性:双方都大力扩建陆军,而英德两国海军造舰竞赛更为激烈,毕竟英国是靠海军才成为“日不落帝国”的,而德国要挑战英国势必疯狂扩充海军,这就成为了英国人不能容忍的挑衅

那么在欧洲笼罩在战争阴霾之下之时,大洋彼岸的美国人在干啥呢?美国人此时非但没有像欧洲那样做欧洲战争的准备,反而发展垄断资本主义(托斯拉帝国主义),还顺便在世界范围内争几个霸权(详情参见上期内容)

当然欧洲最终爆发的第一次世界大战还是在巴尔干的问题上(巴尔干被称为“欧洲火药桶”,但凡有点火星子就能点燃引爆欧洲)既然说到巴尔干这里简单交代两句巴尔干的问题:

巴尔干位置

一战前的巴尔干是各种势力斗争的焦点,原因是巴尔干当地民族主义的发展以及列强的干涉。巴尔干跟欧洲其他地方不太一样,到了20世纪初民族主义才高涨,不像英法等国老早就建立了民族国家,因此才能比较早的发展资本主义。

欧洲火药桶

而巴尔干民族主义高涨之时欧洲这些列强已经很强大了,自然不愿意看见另一个竞争对手成长起来跟自己抢饭碗,于是列强纷纷干涉,主要是奥斯曼、奥匈和俄罗斯三国的干涉(距离比较近,利害关系更紧)

局势复杂的巴尔干

在复杂的国际形势下,巴尔干一直危机四伏,随时可能引发战争:1908年爆发了波斯尼亚危机(勉强压下去没有引发大规模战争);1912年爆发了第一次巴尔干战争(又被大事化小压下去了);1913年爆发了第二次巴尔干战争(也被压下去,使得两次巴尔干战争都只是局部战争级别);最终1914年萨拉热窝事件引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开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奥匈帝国决心瓜分甚至独吞塞尔维亚,粉碎“大塞尔维亚主义”,得到了德国的支持;德国也认为此时俄国尚未做好准备而决心一战;但是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的宣战引起了俄国的不满,俄国一直对巴尔干怀有野心,自诩为斯拉夫人东正教小国的保护者,于是奥匈帝国、德国、塞尔维亚、俄国被卷入了一战

同时俄国掂量了一下自己的实力,转过头来希望得到法国支持;法国也担心有朝一日必与德国正面对决,但是害怕自己单独作战损失太大于是支持俄国,并随时准备“找借口”参与战争。而铁了心要开战的德国在捏造了法国人入侵德国领土的谣言后对法宣战,法国也就这样卷入了一战

而作为当时可能决定战争走向的英国,一方面被德国人极力安抚希望保持中立;另一方面也受到了法、俄两国的力劝和催促赶紧参战。起初英国只是为了阻止大国战争,后来奥匈帝国正式向塞尔维亚宣战后,英国态度转变。当德国入侵比利时后,英国人为了遏制德国扩充海军和重新分配殖民地的野心而最终参战。

最后到了1914年底,宣布参战的国家有:奥匈、德国、俄国、法国、英国、塞尔维亚、门的内哥罗、比利时、土耳其、日本。注意这里面可没有美国!那么当上面这些国家斗的一团乱麻的时候美国人在做什么呢?

一战的美国

其实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之后,美国就宣布中立,当然很多人这里可能认为美国人太贼了,就想矞蚌想争,渔翁得利,或者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但是事实上当时美国中立也是有很多原因的(原因很复杂这里只讲两三点)

美国确实不想卷入这样大规模的战争,人美国正发展势头火着呢,没必要自己往泥潭里跳把自己的火熄灭;另外从空间来说欧洲战场太远,美国在欧洲也没啥领土和大的军事据点(跟今天美国满世界军事基地不一样),真打起来后勤方方面面不好解决;再者美国当时完全没啥军备,美国是刚刚打完美西战争,但是实话实说当时美国在一战前的备战远不如欧洲那么迫切(那当然啦,欧洲国家那时战火烧在家门前,怎么打战火也烧不到他美国人那里)......

总之最后美国在战争初期选择中立。那么说这个中立是真的中立吗?假的!美国可以不参战,但是不能不表态,欧洲就两股势力,你支持谁?你就算对外不说你美国总统心里不得有点数?到底倾向哪一边?当然你的倾向可以不表露,但是不能没有

所以美国开战后主要就是向交战双方提供军火,为啥双方呢?显示他美国人一碗水端得平啊。但是实际上不就是发战争财吗?两边卖武器两边收费(这如意算盘打得噼啪乱响),当然了后来这种贩卖武器也就成了变相支持协约国,为啥呢?贩卖武器不得运过去?这些是用船运到英国容易还是运到德国容易?更何况德国这样一个军国主义国家,军事工业没得说,从单兵装备刀q到飞机大炮,质量杠杠的(军迷可能比较了解,从一战到二战德国的军事装备大多水平一流),而英法方面军工也不能说差,但是跟德国一比那就差了点(到了二战也是如此,英法的装备那就是凑合用,不管是绍沙机q还是司登冲锋q都是赫赫有名的“烂”)因此美国卖军火德国人可能还不屑地用,到了英法那里可能就用得上。当然这种程度的“援助”实际效果很有限。

所以美国不久后又对协约国进行贷款,美国人这招厉害,不但卖军火赚了你的钱,还把钱贷款贷给你(简直了[捂脸])。到了1916年美国总统威尔逊当选连任。1917年,美国在德国潜艇击沉美国船只后,美国在4月6日对德宣战。美国在猥琐发育好几年后最终参战

美国的一战

1917年,眼看战局不利的德国人为了力挽狂澜开启了无限制潜艇战,所谓“无限制潜艇战”就是德国海军部在1917年2月宣布的一种潜艇作战方法:德国潜艇事先不发警告任意击沉任何开往英国水域的商船。

无限制潜艇战

这招就已经是军民不分,凡是海上敌国舰船一律干掉。而德国人真正目的其实是对英国进行封锁,要知道英伦三岛再大也就一岛国啊,很多资源要靠海上补给的,到了战时英国生命线更是全在海上。因此断了英国海上补给线就等于是断了英国后路,事实上这招确实很有效,但是德国人也干掉了不该干掉的美国商船

无限制潜艇战

美国作为协约国的支持者(表面中立),自然也少不了商船运物资,就算不运物资去做个生意贩卖物资也是可以的吧,但是德国的无限制潜艇战直接让美国人没有钱赚,还搭上商船。甭管船挂的什么旗,哪怕美国人借的船给英国被德国人击沉了,美国人也要拿这当理由参战。

那么说这只是理由吗?很难讲,很多人分析美国早就想参战只是缺理由,也有人认为这就是直接导火索,无论如果美国最终在这件事情之下参战了。

一战美军

1917年4月美国参战;1918年11月战争结束。这大家就能看出来实际上美国参加战争时间很短,那么损失也就比欧洲各国要小,但是作为战胜国的美国的战争收益却一点也不比其他人少

小结

战后的美国作为战胜国获得了许多政治威信;同时本来就实力强劲的美国在欧洲各国因为战争被削弱后实际上成为了资本主义国家的“大哥大”;再加之美国赚的战争财以及战时对欧洲的贷款,使得美国在欧洲事务乃至世界事务都拥有了足够的发言权,最终开启了美国战后制定“世界秩序”的阶段

那么一战后的美国究竟做了什么?美国制定的“世界秩序”是怎样的?美国接下来又如何发展?欢迎持续关注本系列,敬请期待下期精彩内容!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bake/482058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1-10
下一篇 2022-11-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