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广难封”的悲剧,究竟是谁造成的

“李广难封”的悲剧,究竟是谁造成的,第1张

“李广难封”的悲剧,究竟是谁造成的

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出名的悲情英雄之一,被誉为“飞将军”的李广可谓是怀才不遇的人中豪杰的典型代表。初唐大文豪王勃王子安就在名篇《滕王阁序》中留下了一句“冯唐易老,李广难封”,至今仍时常被人们反复引用。

然而,和很多慨叹生不逢时的人不同的是,武艺高强、久经战阵的李广,其军旅生涯正赶上了汉武帝大规模对匈奴用兵、汉军将帅封侯如“井喷”的时期,正可谓是生逢其时、人在其时也。然而,完全具备封侯条件的他,却始终与机遇失之交臂,最终竟不得不以引刀自刎的悲壮方式结束了生命。

那么,人们不禁要问:这样的人生悲剧,究竟是谁造成的呢?

上图_ 李广(?-前119年)

汉武帝:这口锅应该我背吗?

一直以来,认为李广的悲剧是汉武帝一手造成的观点始终不乏记载。例如司马迁就在《史记》中写道:“卫青、霍去病亦以外戚贵,然颇才能自进。”也就是说像卫、霍这种在讨伐匈奴的战争中彪炳青史的名将,是靠着武帝外戚的身份才得以施展才华的,以此间接抨击汉武帝用人是任人唯亲,最后表明李广的遭遇乃是“力田不如逢年,善仕不如遇合”《史记·佞幸列传》,没有与汉武帝那样的亲密关系,自然也无法充分施展自己的抱负。

但是,如果我们仔细分析史料,就不难发现,太史公所言虽有合理之处,却也有失偏颇。纵观武帝一朝,在汉匈战争中以军功封侯者共26人,他们无一不是斩首众多、战绩突出,或为战役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的将领,就连在历史人物评价方面一向苛刻的司马光,也认为汉武帝在这方面做得还是不错的,“天下由此服上之知人”(《资治通鉴》卷十八),就是说当时的舆论认为这些人封侯没有任何问题。

上图_ 刘彻(公元前156年 -前87年),即汉武帝

再看李广,尽管他一生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史记•李将军列传》),可却没有什么值得称道的战果,其中更是三次未遇敌、两次迷途、两次全军覆没。在李广最后参与的漠北大战中,汉武帝之所以私下里嘱咐大将军卫青不要重用李广,表面上的原因是说李广“数奇”(《史记•李将军列传》),也就是运气不好,但这其中更深层次的原因无疑当属李广因战绩不佳导致武帝对其能力缺乏信任。

从另一角度来看,跟随卫青与匈奴作战而封侯者,前后有9人。这其中,就包括李广的堂弟李蔡。关于李蔡的军事才能,司马迁在《史记》里说他与李广相比“位在下等”。可就是这么一个人,却在元朔五年(前124年)跟随卫青出征时积功被封为乐安侯。而李广前后三次跟随卫青出击,除去最后一次漠北之战外,其余两次都没有什么表现。尤其在元光六年(前129年)其第二次跟随卫青出征时,汉军大获全胜,卫青因此役胜利被武帝拜为大将军,麾下诸将也多有斩获,唯独李广无功,这也很能说明问题。

因此,我们可以说,汉武帝虽然对卫青、霍去病偏心,但基本能做到赏罚分明。把“李广难封”这口锅扣在他的头上,是有失公允的。

上图_ 卫青(?—公元前106年),字仲卿,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市)人

卫青:这也不能怪我吧?

另一种观点,认为李广悲剧的主要负责人应该是大将军卫青。因为正是卫青在漠北之战中临阵换将,把李广原本承担的前锋破敌的重任给了公孙敖,这才有了后面李广迷路失期、不得不自刎而死的事情。

应该说,卫青临阵撤换李广,确实有让公孙敖凭功封侯的私心在里面。但我们前面说过,武帝在大军出发前,曾嘱咐卫青,提示其李广“数奇”。对于武帝的意思,卫青自然心知肚明。关键时刻,将当先冲阵的任务交给一位战绩不佳的老将,换谁都会犹豫。因此,仅凭这一点就抨击卫青任人唯亲是不合适的。

上图_ 李广墓

尽管公孙敖的个人能力肯定逊于李广,但其在元朔五年(前124年)因功受封合骑侯,这是响当当的战绩,加之又曾有恩于卫青,卫青重用他也在情理之中。更何况我们前面讲过,跟随卫青征战而封侯者前后多达9人,这在武帝一朝中无出其右,难道这9人都是卫青的亲信吗?就算都是,那也只能说明他的亲信实在是水平高、能力强,不能不用、不用可惜。

由此可见,李广的结局虽然值得同情,但其始作俑者也确实怪不到卫青头上。如果说,在促成李广最后悲剧的过程中,卫青因为私心难辞其咎,那他也绝不是主要负责人。

上图_ 《资治通鉴》(常简作《通鉴》),是由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

李广:看来我是我的问题

所谓性格决定命运,有学者就认为,“李广难封”实际上正是李广性格所致。也就是说,造成这一悲剧的人,恰恰是李广自己。这么说,有依据吗?

我们不妨就拿李广与卫青做一下对比。卫青是什么性格?《资治通鉴》原文记载为:“遇士大夫以礼,与士卒有恩,众乐为用。有将帅才,故每出辙有功。”同样是《资治通鉴》,在提到卫青拜大将军后的生活时,则记载道:“为人仁,喜士退让。”两相比较,一个谦逊有礼、温文尔雅的儒将形象跃然纸上。

上图_ 《飞将军李》 连环画报

那么李广呢?我们不妨讲两个故事。

一次,李广率军平定了羌人之乱,俘虏数百。战后,李广下令将俘虏统统杀掉。部下劝阻道,自古杀向不详,请将军三思。结果呢?李广一脚踢开部下,仍下令将降者全部杀死。

还有一次,李广在赋闲期间外出晚归,把守城门的官吏依律拒绝其入城。后来朝廷复召李广率军抵御匈奴,李广要求将这个官吏安排到麾下听用。结果此人刚入军营,就被李广杀掉了。

上图_ 司马迁(前145年或前135年-不可考) ,字子长

这两件事,就连一向对李广崇敬有加的司马迁,也是老老实实记录在了《史记》中,可见应该不是虚构。由此我们不难看出,李广性格刚烈、敢说敢做,但也确实心胸狭隘,缺乏大将风范。这种性格反映到带兵打仗上,就是李广的部队往往都缺乏管束,其对部下的行军、宿营、造饭、训练等没有什么硬性要求,采取的是“放羊式”管理,这和卫青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据史籍记载,卫青带兵,“号令明,当敌勇……虽古名将不过也。”(《汉书》卷四十五)

不讲号令、不谙军纪,这样的军队又岂能有战斗力?我们看后来的岳家军、戚家军为什么能屡屡以少胜多、以弱胜强,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得益于他们纪律严明、令行禁止,“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宋史·岳飞传》)。李广虽然个人武艺高强,但打仗毕竟是一项集体活动。一个组织松散、结构混乱的队伍,又焉能凭一己之力力挽狂澜?

上图_ 黄淳耀(1605年7月13日——1645年8月24日)

明朝史学家黄淳耀就指出:“淮南王谋反,只惮卫青与汲黯,而不闻及(李)广。太史公以孤愤之故,叙广不啻出口,而传卫青若不值一钱,然随文读之,广与青之优劣终不掩。”(《太史公知意》)

可见,李广纵然勇冠三军、万夫莫敌,但他在为人处世、治军、作战等方面却着实有着不少硬伤。和卫青、霍去病等将才相比,其差距是显而易见的。所以,性格决定命运。这位戎马一生的“飞将军”,其人生或许只能迎来一个悲壮的结局。得其时却不得其命、遇其主却不遇其势,这恐怕也是无数后人对其且敬且怜之的原因吧!

作者:林森 校正/编辑:莉莉丝

参考资料:

〔1〕《史记》《汉书》《全唐文》《资治通鉴》《十七史百将传》

〔2〕姜鹏 《汉武帝的三张面孔》

〔3〕冬郎 《战匈奴》

〔4〕宋超 《汉匈战争三百年》

文字由历史大学堂团队创作,配图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bake/482202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1-10
下一篇 2022-11-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