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的春节

唐朝的春节,第1张

唐朝的春节

唐朝的春节称之为“元正”,是大唐百姓们最盛大、最隆重的日子,而且在除夕夜有一个重要的仪式叫做驱傩,人们通过吹笛击鼓来驱赶疫鬼,祈祷新的一年健康无灾祸,驱傩结束后,就要放爆竹、点篝火,进行除夕守岁,这一夜,整个大唐无人入眠,篝火通明。





唐代春节的守夜习俗一直传承至今,据史料记载,唐代宫廷守夜时,要整夜燃烧檀香篝火,皇帝一般大摆宴席,邀请皇亲国戚与朝中重臣参加,文人要赋诗唱和,十分欢快。

唐朝时的春节还没有贴春联的习俗,当时只是用桃木板写上神荼、郁垒两个名字,挂在门首,称为“仙木”或“桃符”。

唐朝人过春节要吃“五辛盘”,又叫“春盘”,是由五种有辛辣气味的蔬菜拼成的,说是吃这种东西可以发散人的五脏中的陈腐之气。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bake/484182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1-10
下一篇 2022-11-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