踩高跷的民俗文化

踩高跷的民俗文化,第1张

高跷的民俗文化

踩高跷在中国北方很流行。也叫踩高跷,扎高脚等等。踩高跷可分为文跷和武跷。根据民间传说,踩高跷的活动起源于晏婴到邻国旅行,被嘲笑个子矮,然后用木腿把自己绑起来的事件。

踩高跷是汉族的传统民俗活动,在中国北方非常流行。踩高跷又称抬腿、扎高脚、踩高跷等。据说出现在春秋时期。

高跷——走台表演可分为文高跷和武高跷两种。中国的踩高跷表演更侧重于人物的出场和调侃,而武术的踩高跷表演则侧重于各种表演技巧和绝学。如今,不同地区的高跷风格差异明显。

还有一个关于高跷的民间传说。也就是说,春秋战国时期,晏婴去邻国时被人嘲笑个子矮,于是在身上装了一双木腿。从此,踩高跷的活动在民间流传开来。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bake/484900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1-11
下一篇 2022-11-1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