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人婚姻嫁娶习俗与规矩知多少?

潍坊人婚姻嫁娶习俗与规矩知多少?,第1张

潍坊人婚姻嫁娶习俗与规矩知多少?



婚姻嫁娶 清末和民国时期,境内婚姻嫁娶沿袭封建的传统习俗。婚姻要遵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讲究“门当户对”和生辰八字相合,男女婚事自不能主。 婚前互不见面,全靠媒人从中说合,父母包办,因而有的酿成悲剧。 女子出嫁,必须从一而终,丈夫夭折也不能改嫁,男子可以续娶。一般七八岁即由父母包办订婚,甚至有的指腹为婚,结“娃娃亲”,十五六岁即结婚。贫穷人家多是男大女小,富户人家一般是男小女大,故有“十八的姑娘九岁的郎”之说。 新中国成立后,婚姻嫁娶,移风易俗,提倡男女平等,自由恋爱,婚姻自主,喜事新办的新风尚。只要男女双方情投意合,由“红娘”牵红线,搭鹊桥,便可结为伉俪。 旧时,境内婚姻习俗,繁文缛礼,仪式很多。一般经过纳彩、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还6步,称为“六礼”。 实际上主要经过通媒相亲,传柬定亲, 请期定日子,迎娶合婚4步,即可大礼告成。

通媒相亲 男到十五六岁,甚至八九岁,父母就开始央媒求亲。媒人多半是中老年妇女,叫“串百家门”的。 因婚前男女双方不能相见,媒人多乘机谎骗哄瞒,以其能说会道,向双方父母互相揄扬。如双方父母同意,便可提亲。亲戚朋友间,有了解男女青年及其家庭情况的,经人请托提亲叫请“大媒”。若女方聘媒向男方求亲,名曰“倒提媒”。 如女方要求男方条件高,习称“攀亲”。双方有意成亲,由男方备两份红帖,到女方“请庚”、“回庚”。双方将子女的出生年、月、日、时辰,请算命先生“合八字”、“看冲克”。如无冲克和不中意处,便可成亲。也有派亲人到男家亲自看的,叫“相亲”。 如若相不中,则不吃男家饭告辞。旧俗,男女通婚,年龄以女方大为贵。

传柬定亲 多称“投契”。男方选定黄道吉日,将四折红柬(即定婚书)装入拜匣(木盒),及衣料、金银首饰等聘金、礼品,由男方尊长带喜夫送至女方换回许婚的柬帖。女押柬回敬鞋帽及文房四宝等。中等以下户多用小柬,礼品及仪式一切从简。定亲柬帖一式两份,换柬为据。传柬定亲后,亲友邻里相贺,男方则备席答谢媒人和亲友。

请期定日子 即定迎娶吉日,俗称“送日子”,又叫“送年命帖”。男方根据女方的命相,请卜者查定喜期,俗称“看日子”或“查日子”。男方将婚期通告女方,并附“迎婚帖”,上书新娘开面、梳妆、坐床、上下轿方向及送迎男女客所忌属相等事宜,双方依此做婚嫁准备。

下催妆 在迎亲前三四日,男方备礼品,用食盒送往女宅。穷人家从简,富人家嫁妆从4抬到16抬不等。下奁房,女方把嫁妆送到男方。下娶妆,男方在迎娶前,把新娘当天要穿戴的衣物送至女方。

贺喜 也称“看喜”。喜期确定后,男女双方告知亲戚朋友,亲戚朋友则前往祝贺。前往女方祝贺的为“点茶”,到男方贺喜的名曰“送大饭”。喜期之日,街坊邻居有携带食品前去庆喜之俗,名曰“送小饭”。喜主宴请来客,共庆喜事来临。 迎娶前布置喜房,张贴喜联、喜字。 在民间结婚为“红公事”,即尚“红”忌“白”。红色象征吉祥幸福。对联、喜字用大红纸书写,称“喜对子”。喜房窗用红纸糊,新娘着红衣裤,尚“双”忌“单”。成双象征成双成对,白头到老,“囍” 字也要“(此字为双“喜”)”。喜联的内容寓意吉祥如意,美满幸福。



迎娶合婚 俗称“娶媳妇”、“办公事”、“办喜事”。境内历来通行迎娶。娶亲有“大娶”与“小娶”之分。一乘轿为小娶,即备花轿一乘将新娘抬到男方家;大娶,男方备绿呢轿、花轿各一乘,配以旗灯、行伞、顶马等执事,到女方迎亲。 新郎上轿前,先披红,礼帽两旁插喜花,中军(吹鼓手)在院中吹奏乐曲。然后起轿,前往女家。女方陪女婿的,迎到门口,引至客厅,方桌上置桌头、围席碟。 进茶,进酒膳,新媳上妆就绪,请新郎起席,谢席,到内宅领亲。新郎、新媳出门上轿,仪仗迤逦前行。 到新郎家,新郎新娘互拜天地,入洞房。晚上喝“合卺酒”,互换酒杯。新媳“坐床”,多为1天。 是日,有闹洞房的习俗。 多数地区闹房讲究辈份,小辈参加闹房;少数地区有新婚三日无老少之俗。好事者大闹洞房,直到深夜。 新婚后多数地区第二天新媳回娘家,称“回门”。3日再回婆家,由家长带领“谢天地”,并拜谒长辈,然后夫妇对拜,吃团圆饭。而在东部等地区,婚后三日:一日新娘待晓堂前拜翁姑(公婆),请安问好,并将点心、花生等分给家人,叫“分小礼”,长辈收礼回赏钱;二日,乡俗新娘早起掏锅底,表示要做勤俭媳妇,婆婆用红纸包钱预先放进灶膛里,以便让新娘掏灰时开门见钱,寓意有好日子过,这一天女家派人来男家看望,叫“看二日”;三日新郎新娘上坟祭祖,为“上喜坟”,新郎新娘到同族家拜见尊长,称为“拜三”。婚后6天或7天回门。 有“叫六还六”的,即婚后6天娘家来人接回,在娘家住6天,叫作“一拉平”;也有“叫七还八”的。回门在娘家,娘家人要帮新妇做衣、做裤、做鞋、做枕头、绣荷包等,以备回婆家时分送翁姑、小叔、小姑。 临朐等县迎娶新娘时,若同日同村有多家娶者,则认为谁家抢娶在前,谁家吉祥,故在黎明之前抢迎娶,谓之“抢福”。 对繁文缛节,在旧社会贫穷人家难以讲究,极贫困者则由老人陪同新娘持一小包袱送至男家即为完婚。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颁布了《婚姻法》,提倡婚姻自由,喜事新办。但由于经济条件、文化传统和思想观念的差别,仍存有各种不同的婚俗形式。 城市青年男女多经自由恋爱,互相了解,建立感情后登记结婚。 农村青年多沿袭简化的旧婚俗,还需要经过媒人介绍、相亲、定婚、登记等步骤,登记后择吉日举行婚礼,才算正式结婚,否则不被舆论所承认。 婚礼日期青年职工一般选在“五一”、“国庆节”、“元旦”等法定假日。青年农民一般选双日作为喜日良辰。 婚礼采取传统形式举行,在农村还为数不少,而在城镇已不多见。新娘过门后,有的要经过拜天地、入洞房、坐床、闹房、回门等程序。 也有的以向父母鞠躬、互相鞠躬、向证婚人、主婚人、来宾鞠躬致谢,代替拜天地;以蜜月旅行代替了入洞房、坐床。 并有不少地方举行集体婚礼,婚礼一般由党政领导人主持,婚礼既隆重又节俭,气氛也十分热烈。 清代,回、满族有“内婚制”传统,但满民同姓同宗者不能婚配。回、满男子可娶外族女,而回、满女子不可外嫁。清末,满女始外嫁,与外族通婚。解放后,回族女外嫁受到法律保护,婚姻自主。 回民婚礼仍有沿袭旧制的,虔诚的教民家庭尤其重视。新娘进夫门必先由貌正、夫在、儿女俱全之妇女递上《古兰经》本,并扶其至新房或礼拜堂举行宗教式婚礼,由阿訇二人书阿文主婚。初晚要教唤(长者领诵)“以玛尼”(共同宗教信仰)。翌日晨向长辈请安,三日晨亲友皆上门吃喜糕喜面,然后新娘回门。

特殊婚俗

旧社会家贫无力娶妻者,到有女无男家做养老女婿,或有女无男以女招郎者,称为“招赘”,也叫招养老女婿。其婚礼在女家举行,男子必须到女家落户,以女方名义享有遗产继承权,生了孩随女方姓。男子被“招赘”后,往往受到歧视。40年代,此举逐渐减少。60年代以来,政府提倡男方到女家落户,名曰“女娶男”。男到女家后,享受同其他男方应有的权利和应尽的义务,受到社会的尊重,被誉为社会新风尚。

童养媳 旧时,有的人家因生活贫困或遭受天灾人祸,无力抚养子女,即央媒撮合,将幼女提前送入婆家抚养,待长大成人后,再拜堂成亲。童养媳往往受婆家虐待,又因男女两方年龄差别很大(一般女方岁数大),婚后感情不好而造成婚姻悲剧。此俗早已绝迹。

纳妾 旧时,财主、官宦出钱纳妾,俗称“娶小婆”。妾多系贫家之女,身价低下,称夫和大婆为叔、婶,忍辱负重,多有饮泣自绝者。建国后,婚姻法法定一夫一妻制,此风除。

结阴亲 旧时,儿女少亡,父母托人为其寻找已故配偶,谓“结阴亲”。若双方父母同意,即于清明前二日,将亡女迁葬,与亡男同穴安葬,“陪送”纸扎嫁妆一套焚烧,建国后无此俗。

换亲转亲 换亲即两家女子互易为媳。转亲即3家或3家以上转圈易女为媳,多系穷困之家有大男,娶妇不易,不得已而为之。此俗在偏僻山区至今仍存。被换、转的女子,大都迫于父母的压力,碍于兄妹情面,委屈自己勉强成婚。婚后夫妻感情大都淡薄,稍遇变故,即风波连锁而起,离婚率较高。

守寡 旧时,妇女遵从“三从四德”、“从一而终”,夫亡忍痛守寡。寡妇不得与异性相会,不得改嫁,受公婆侮辱,遭社会非难,度日如年,凄苦一生。有的订亲未婚夫亡,落得“扫帚星妨夫”的罪名。“殉夫自缢,尊谥节烈”被视为美德。建国后,提倡婚姻自主,支持寡妇改嫁,守寡之俗铲除。寡妇再嫁受到国家法律保护。政府还倡导老年鳏寡择偶,重组家庭。

冲喜 旧俗,未婚夫久病不愈,便让其结婚,企图借“喜气”一冲,使病人痊愈,名为“冲喜”。如病人病重,不能举行结婚仪式,未婚妻以“探望”为名,暗地同居。此恶习使男女双方均受其害。建国后,此俗遂绝。

休妻 妇女结婚后如犯“七出”(无子、淫逸、不事翁姑、口舌、盗窃、妒忌、恶疾),丈夫有权将妻赶回娘家,断绝夫妻关系,名为“休妻”。这种压迫妇女的形式一直沿袭到建国前夕。有些富家子弟,结婚后在外另有新欢,借故寻衅,给妻诬加罪名而休妻。建国前,被休的妇女回娘家后,往往遭到亲人的白眼,邻居也另眼相待。因而不是自杀,就是再嫁给自己不称心的人家,抱恨终生,忧郁而死。 建国后,此俗已明令禁止。

生育 境内居民由于受小农经济的制约,封建宗法思想“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传宗接代”、“多子多福”的传统生育观念影响很深,崇尚儿女双全,子孙满堂。以“四代同堂”或“五世同堂”为荣耀;而对无儿户则称其为“绝户”。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生产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生育观逐渐发生变化。特别是贯彻“限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的人口政策,实行计划生育后,在生育上逐步发展为少生、优生、优育、优教。80年代,从城镇到乡村,“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已形成风气。

孕期与分娩 旧时,生儿育女被视为家庭的重要职能之一。婚后无子女,会遭到冷言冷语中伤,夫妇也自感低下,所以新妇怀孕叫“有喜了”。为了确保胎儿安全,在家庭中得到许多照顾。但是,由于人们对生育的科学知识了解甚少,便围绕着孕妇的行为,形成了种种合理或不合理的传统风习。有的地方认为妇女一经怀孕,俗说“双身人”,其身子就是“不乾净”的了,致使有些家庭喜事就不能参加,行动受到限制。 旧时,婴儿临产前,乡间多请有接生经验的中老年妇女,称“老娘婆”,在各自居室里接生,其他人一般不得入内。孩子出生后,立即做米粥或荷包鸡蛋给产妇吃,叫喝“定神汤”,予以滋补,随后招待“老娘婆”,给予酬谢。建国后,城镇产妇要送医院生产。乡村,由村里训练有素的助产人员或乡村医生接生,60年代由“赤脚医生”接生,或到医院分娩,从而保证了母婴安全。

拴孩子 旧时,妇女婚后一二年不生育,公婆就急忙求神拜佛,盼生贵子,到庙里抱个泥娃娃回家,叫“拴孩子”。建国后,此俗绝。

坐月子 妇女生孩子,也叫“坐月子”。小孩降生,即到岳父家“报喜”。生男孩,亲友均贺称“添大喜”;生女孩,只贺称“添喜”。富足之家婴儿出生的第三天请酒,叫“过三日”。以馒头馈赠小孩的外婆家,以包馈赠邻居亲属,为“报喜”。邻居亲属收礼后,则送鸡蛋、猪蹄、小米等物,称“送汤米”,主家酌情回礼。生男 8日,生女9日,小孩的外婆家送较丰盛的“汤米”,一般有鸡蛋(蛋上贴红条)、 红糖、小米、猪蹄和白面花卷。主家收礼,设宴招待来客,并以大豆为回礼,取意小孩能生芽扎根,长命百岁。有的还要回赠染红的鸡蛋,以示吉祥如意。产妇一月不出门。

满月 婴儿出生一个月后,娘家接母子住“满月”。父母喜气盈盈,殷切照应母子,并给小孩佩带红线、项圈、手镯和长命锁等。60年代始,小孩多不带项圈之类,住期也缩短到几日。

过百岁 婴儿百日时庆贺,谓“过百岁”。一般在99日庆贺,取“九九长远之意”。是日,亲友送衣料、手镯、脖锁等贺礼,近亲送小孩穿戴的衣物成品。贫苦之家,主客来往礼品从简。潍坊贺百日习俗日渐增多。

命名 婴儿出生后就要由长辈给起一个乳名,俗称“小名”;学前再按辈份起一个大名,俗称“大号”。乳名的传统命名,一是避讳长辈名字,二是对男孩的命名比较讲究。旧时,重男轻女,妇女只有小名(乳名),而不起“大号”。 结婚后,在自姓前冠以丈夫姓,称“××氏”;娘家长辈称呼时,在夫姓前加“老”字,称“老×”。建国后,男女平等,女孩子上学后另起大名。在城市,多不分大名小名,只有一个名字。

周岁 又称生日,一般连过3个生日,以周岁生日最为隆重。是日, 家人设宴招待亲朋好友,而亲朋均送生日礼品。

过继 旧时无儿家庭,过继亲兄弟或堂叔兄弟的儿子养老,继承家业。过继儿子,要有族长家长参加,举行过继仪式,用纸或布书写文书为证,俗称“过继单”。如果兄弟多,儿子少时,一般采取“二父一子”的形式过继,此称为“兼祧子”。此俗渐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bake/488015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1-12
下一篇 2022-11-1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