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发电厂?

什么是发电厂?,第1张

什么是发电厂? 温度T、压力p、比容ひ、内能u、焓h、熵s等,我们常用的就是这六个,还有火用、火无等状态参数。状态参数不同于我们平时所说的如名词解释:流量、容积等“参数”,它是指表示工质状态特性的物理量,所以,要注意区别状态参数的概念,不能混同于习惯的“参数”。

6:、压力: 单位面积上承受的垂直作用力,又称压强。压力是一种强度量,其数值与系统的大小无关,通常以符号P表示,单位是帕(Pa)。压力有绝对压力、大气压力、正压力(工程上称为表压力)、负压力(工程上称为真空)和压差等不同的表述形式。

7:、比容: 单位质量物质所占有的容积.以符号V表示。比容是一个强度量,其值与系统的大小无关,单位是米3/千克(m3/kg)。热力学中常用的另一个物理量——密度(ρ),是比容的倒数,即单位容积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

8:、温度: 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根据热力学第零定律,温度是衡量一个热力系与其他热力系是否处于热平衡的标志。一切具有相同温度的系统均处于热平衡状态;反之,即处于非平衡状态。温度是一个强度量,数值与系统的大小无关。温度的分度表示方法称为温度标尺或简称温标。中国法定的温度标尺采用国际单位制中的热力学温标,也就是开尔文温标或绝对温标,用符号T表示,单位是开尔文(K)。曾经使用过的温标尚有摄氏温标t(℃)、华氏温标t等。

9:、内能: 蓄积于热力系内部的能量。内能是一个广延量,其数值与质量成正比,以符号U表示,单位是焦(J)。单位质量的内能称为比内能,以u表示,单位是焦/千克(J/kg)。从微观的角度来理解,内能包括组成系统大量分子的动能、位能、化学能和原子核能等。在不涉及化学变化和核反应的物理过程中,化学能与核能可以不加考虑,此时热力系中的内能只涉及分子动能和位能。理想气体的内能与压力无关,只是温度的函数。

10:、焓: 热力系所拥有的内能(U)和压力势能(PV)的总和。焓是一个广延量,以符号H表示,单位是焦(J)。单位质量物质的焓称为比焓,以h表示.单位是焦/千克(J/kg) 。

11:、熵 :(entropy) 熵无简单的物理意义,不能用仪表测量,其定义名词解释:熵的微小变化等于过程中加入微小热量dq与加热时绝对温度T之比。熵的微小变化标志着过程中有热量交换及热量传递方向,dS<0,热力系吸热,热量为负值;dS>0,热力系放热,热量为正;dS=0,则热力系与外界无热交换。dS=dq/T,dq=ds×T。

熵增原理名词解释:孤立系统的熵可以增大,可以不变,但不可以减少。

系统的熵增与作功能力的关系名词解释:由不等温传热过程分析可知热源与工质之间不等温传热而引起系统熵增,而系统中作功能力的损失等于系统中的熵增乘以冷源温度。不可逆传热的发生,使得系统的熵增加,就意味着作功能力的损失增加,也就使得向冷源排出的无效能增加了。而作功能力的损失与熵增成正比,故系统中的熵的增量可作为不可逆过程的度量。在实际的热动力装置中工质携带的热量一定时,则温度高时作功能力强,这种高温热量就越有用。锅炉内温差传热的熵增最大,所以作功能力损失最大。

熵的外文原意是转变,指热量转变为功的能力。中文译名“熵”是由刘仙洲教授命名的。

12:、火用: 在给定的环境条件下能量中理论上可以最大限度转换为机械能的那部分能量,又称可用能或有效能(availability),用符号E表示.单位为焦(J)。单位质量的火用称为比火用,用符号e表示,单位为焦/千克。对应于热力学系统与环境之间不平衡的情况,能量中的火用可以分为物理火用和化学火用。焓减去火用就是无用的那部分能量叫火无。

13:、平衡状态: 工质的各部分具有相等的压力、温度、比容等状态参数时,就称工质处于平衡状态。

14:、理想气体: (ideal gas) 一种理想化的气体,这种气体分子间没有作用力,而且分子的大小可以忽略不计如同几何点一样。实际上理想气体是不存在的,不过在平常温度和压力下,许多简单气体,如氢、氮、氧等可以视为理想气体,因为气体在此条件下其分于彼此远离,分于间相互作用力微弱,可看作为零,又分子间平均距离远大于分子直径,故分子可视为不具有体积的质点。

15:、比热:(specific heat) 单位数量的气体温度升高1℃时,所吸收放出的热量,称为气体的单位热容量,或称为气体的比热。以符号c表示,比热的单位是焦/(千克·开)[J/(kg·K)],是工质的一种热力性质。

比热的概念最早由苏格兰化学家J。布莱克于18世纪提出的。

16:、汽化: 物质从液态转变为汽态的过程。包括蒸发、沸腾。蒸发是在液体表面进行的汽化现象。

17:、沸腾: 在液体内部进行的汽化现象。在一定压力下,沸腾只能在固定温度下进行,该温度称为沸点。压力升高沸点升高。

18:、饱和蒸汽: 容器上部空间蒸汽分子总数不再变化,达到动态平衡,这种状态称为饱和状态,饱和状态下的蒸汽称为饱和蒸汽;饱和状态下的水称为饱和水;这时蒸汽和水的温度称为饱和温度,对应压力称为饱和压力。

19:、湿饱和汽: 饱和水和饱和汽的混合物。

20:、干饱和汽: 不含水分的饱和蒸汽。

21:、过热蒸汽: 蒸汽的温度高于相应压力下饱和温度,该蒸汽称为过热蒸汽。

22:、过热度: 过热蒸汽的温度超出该蒸汽压力下对应的饱和温度的数值,称为过热度。

23:、汽化潜热: 把1Kg 饱和水变成1Kg 饱和蒸汽所需要的热量,称为汽化潜热或汽化热。

24:、干度: 湿蒸汽中含有干饱和蒸汽的质量百分数。

25:、湿度: 湿蒸汽中含有饱和水的质量百分数。

26:、临界点: 随着压力的升高,饱和水和干饱和蒸汽差别越来越小,当压力升到某一数值时(22.115MPa),饱和水和干饱和蒸汽没有差别,具有相同的状态参数,该点称为临界点。水的临界温度为374.15℃,临界压力为22.115MPa。

27:、:定容过程 :定容过程的气体压力与绝对温度成正比,即P1/T1=P2/T2。在定容过程中,所有加入气体的热量全部用于增加气体的内能。因容积不变,没有作功。如内燃机工作时,气缸里被压缩的汽油和空气的混合物被点燃后突然燃烧,瞬间气体的压力、温度突然升高很多,活塞还来不及动作,这一过程可认为是定容过程。

28:、定压过程 :在压力不变的情况下进行的过程,叫做定压过程。如水在锅炉中的汽化、蒸汽在凝汽器中的凝结。定压过程中比容与温度成正比即ひ1/T1=ひ2/T2 温度降低气体被压缩,比容减小;温度升高,气体膨胀,比容增大。定压过程中热量等于终、始状态的焓差。其T-S曲线为斜率为正的对数曲线。

29:、定温过程 :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进行的过程。P1ひ1=P2ひ2=常数,即过程中加入的热量全部对外膨胀作功;对气体作的功全部变为热量向外放出。

30:、绝热过程 :在与外界没有热交换的情况下进行的过程,称为绝热过程。又叫等熵过程。汽轮机、燃气轮机等热机,为了减少热损失,外面都包了保温材料,而且工质所进行的膨胀极快,在极短的时间内还来不及对外散热,即近似绝热膨胀过程。

31:、热力系统: (therma1 power system;steam/water flow system) 实现热力循环热功转换的装置系统。各有关热力设备,按照生产过程中特定作用和功能,通过管道连接、组合构成的工作整体。

32:、热力学系统: (thermodynamic system) 热力学研究中作为分析对象所选取的某特定范围内的物质或空间,简称热力系。在特定场合下也简称系统。热力系以外的物质或空间统称为环境(或外界)。环境只相对于该热力系而言,环境中的某一部分同样可以划出来组成另一个热力系。热力系与环境之间的界限称为分界面——热力系边界。热力系与环境间的任何物质或能量交换,都体现在热力系的边界上。分界面可以是真实的或假想的,固定的或移动的。

33:、热力循环: (thermodynamic cycle) 工质从一个热力状态出发,经过一系列的变化,最后又回到原来的热力状态所完成的封闭的热力过程。

34:、正循环: 一个热力循环如果其净功为正,也就是说,如果其总的效果是从热源吸收了热量,并对外作了功,则称该循环为正循环。

35:、反循环: 一个热力循环如果其净功为负,也就是说,如果其总的效果是消耗了外功并向热源放出了热量,则称该循环为逆循环,如空调机的制冷过程。

36:、可逆循环: 若组成循环的过程全部可逆,称为可逆循环。

37:、不可逆循环: 若组成循环的任一过程是不可逆的,称为不可逆循环。

38:、热力学第零定律: (zeroth law of thermodynamics) 热力学中以热力学系统的热平衡为基础建立温度概念的定律。通常表述为名词解释:两个系统每个均与第三个系统处于热平衡,则这两个系统彼此也必处于热平衡。因为这个事实首先由C.麦克斯韦(Clark Micswell)规定为一个经验定律时,是在热力学第一定律建立之后,所以叫做热力学第零定律。

第零定律表明,每个系统本身存在着一个衡量它们是否互相热平衡的宏观属性——温度。它只与系统的状态有关,是系统的一个状态参数。根据第零定律可以建立温度计测温。

39:、热力学第一定律: (first 1aw of thermodynamics) 热力学的基本定律之一,是能量守恒原理的一种表述形式。表述为名词解释:一种能量可以在热力学系统与环境之间进行传递,也可以与其他形式的能量相互转换,在传递与转换过程中能量的总值守恒不变,不会自行增加或减少。另一种表述是名词解释:不消耗能量就可以作功的第一类永动机是不可能实现的。它推广了力学领域的能量形式,把热能、内能与机械能等多种形式的能量都联系起来了。

40:、热力学第二定律: (second law of thermo dynamics) 热力学的基本定律之一,通常表述为,热量可以自发地从较热的物体传递到较冷的物体,但不可能自发地从较冷的物体传递到较热的物体;也可表述为名词解释:两物体互相摩擦的结果使功转换为热,然而不可能将这摩擦热再转换为功,并且不产生其他影响。热力学第二定律是对热力学第一定律的重要补充。

41:、卡诺循环:(Carnot cycle)名词解释:在一个高温热源和一个低温热源之间,由四个完全可逆的热力过程-等温吸热、等熵膨胀、等温放热和等熵压缩,所组成的热力循环。历史上是热力学第二定律的体现。

由法国S.卡诺(Sadi Carnot)于1824年提出,是一种理想的热力循环。没有任何能量损失的理想循环。

42:、卡诺定理: 表述为名词解释:①在两个恒温热源之间工作的热机,它的效率不能超过卡诺热机的效率,②在两个恒温热源之间工作的所有卡诺热机,它们的效率都相等。

43:、热力学第三定律: (third law of thermodynamics) 热力学的基本定律之一,反映绝对零度及其邻近区域热现象的规律性,通常表述为名词解释:无论用什么方法,靠有限步骤不可能使物体的温度达到绝对零度。1906年德国化学家W.能斯脱(Walter Nernst)首先提出“热定理”,后经F.E.西蒙等人的发展,成为热力学第三定律的能斯脱—西蒙表述名词解释:当热力学温度趋于零时,凝聚系统在可逆等温过程中熵的改变随之趋于零。

44:、朗肯循环 :蒸汽动力装置的基本循环,工质在锅炉、汽轮机、凝汽器、给水泵等热力设备中进行吸热、膨胀、放热、压缩四个过程使热能不断地转变为机械能,这种循环称为朗肯循环。

45:、传热学: (heat transfer) 研究热量传递规律的学科。传热是自然界和工程实践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之一。热力学第二定律指出,热量总是自发地由高温传向低温,传热学正是研究这—现象的一门科学。基本传热方式有三种名词解释: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

46:、热传导: (heat conduction) 温度不同的物体各部分之间或温度不同的两物体间由于直接接触而发生的热传递现象,也称导热。热传导是从宏观角度进行现象分析的,即把物质看作是连续介质,各部分之间没有相对位移。热传导是热量传递的三种基本方式之一,对导热规律的研究是传热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导热理论的任务就是要找出任何时刻物体内各处的温度,即温度场,或各处的热流通量〔热流密度〕。

47:、傅里叶定律: (Fourier Law) 导热的基本定律,表述为名词解释:在任何时刻连续均匀的各向同性介质中,各点就地传递的热流通量矢量q正比于当地的温度梯度,即

q=-λgradΤ

式中λ是介质的热导率;grad T是温度梯度;负号表示热流通量矢量和温度梯度矢量共线但反向,都垂直于通过该点的等温面,即热流通量矢量朝着温度降低方向。它与热力学第二定律相符合。

48:、导热系数λ :衡量物体导热能力的一个指标,其大小表示导热性能的好坏。均由试验确定。在工程设计中,导热系数是合理选用材料的依据。

49:、导温系数a :影响不稳定导热过程的物理量,其数值大小表示物体传播温度变化的能力。它正比于物体的导热能力,反比于物体的蓄热能力。导温系数大材料在不稳定导热过程中温度变化快,达到温度均匀的时间短。否则,相反。

导热系数与导温系数是两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概念。导热系数仅指材料的导热能力,反映热流量的大小,而导温系数则综合考虑了材料的 导热能力和升温所需热量的多少,反映温度变化的快慢。稳定导热过程导温系数无意义,只有导热系数对过程影响;不稳定导热过程由于不断地吸热或放热,导温系数决定物体的温度分布。

50:、对流换热: (heat transfer by convection;convective heat transfer) 流体与温度不同的物体表面直接接触而产生的热量传递过程。它是热传导与热对流这两种基本传热方式综合作用的结果,也称对流放热。

51:、热阻: (thermal resistance) 热传导、对流换热和辐射换热过程中由温度差和辐射力差形成的传热推动力与热流量或热流通量的比值,是一个综合反映阻止热量传递能力的参量。

52:、受迫运动: 由外部机械力所引起的流体运动叫流体的受迫运动

53:、自由运动: 由于流体各部分密度不同而引起的运动叫流体的自由运动

54:、层流: 当流体的流动速度很小时,流体各质点都与管的轴线方向平行流动,流体各部分互不干扰,这种流动状态叫层流。

55:、紊流: 如果流体的流速逐渐增大,当增大到某一临界值时,就会发现流体各部分相互掺混,甚至有旋涡出现,这种流动状态叫紊流

56:、管内沸腾换热: (boiling heat transfer in tubes) 沸腾介质(液体)在外力(压力差)作用下沿管道受迫运动,同时受热沸腾,属于流动沸腾换热。如果管内介质不流动,除非管内径尺寸很小、与产生的汽泡尺寸很接近这一特殊情况,一般可按池内沸腾换热处理。

57:、膜态沸腾: (fi1m boiling) 在一定条件下,亚临界压力锅炉的蒸发受热面中水或汽水混合物与管壁间被一层汽膜隔开,导致传热系数急剧下降,管壁温度急剧升高,甚至出现过烧的现象。膜态沸腾又称传热恶化,按机理分为第一和第二两大类。

58:、辐射换热: (radiation heat transfer) 两个互不接触且温度不相等的物体或介质之间通过电磁波进行的热交换过程,是传热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辐射是以电磁波形式发射和吸收能量的传输过程。各种电磁波都以与光速相同的速度在空间传播,但是不同波长或频率的电磁波的性质是不相同的。

59:、辐射角系数: (radiative ang1e factors)辐射换热时一个表面发射的能量中能直接达到另一表面的份额,简称角系数,以符号Fa-b表示。下角标a—b表示辐射能将由表面a投射到表面b。它和所研究的两个物体的几何形状和相对位置直接相关,是计算表面辐射换热不可缺少的一个无因次量。

60:、辐射选择性: (selectivity of radiation) 气体通过增添或释放贮存在分子内部的某种能量而选择性地吸收或辐射某些特定波长范围内的辐射能的性能.是气体所独具的辐射特性之一。

61:、黑度 :(blackness) 物体的实际辐射力与同温度下绝对黑体(简称黑体)的辐射力之比值,又称发射率。它反映物体表面所固有的在辐射能力方面接近黑体的程度,是辐射换热中的重要参数。

62:、红外线检测: (infra—red inspection) 采用测量红外辐射的办法,检测构件表面温度或温度分布,以确定其运行状态是否存在内部缺陷的无损检测技术。红外线是一种电磁波。构件表面都辐射红外线,其功率与温度的四次方成正比。当构件存在缺陷时,无论其本身具有热源,或另外加热(如用电流、等离子q、火焰喷射q、红外灯等)、冷却都会导致温度分布异常。

63:、绝对黑体 :吸收率等于1的物体。

64:、辐射的四次方定律: 绝对黑体辐射力的大小与其绝对温度的四次方成正比。

Eo=Co4

Co——绝对黑体的辐射系数

65:、水循环: (boiler circulation) 水及汽水混合物在炉膛水冷壁内的循环流动。给水经省煤器进入汽包后,经由下降管和联箱分配给水冷壁,水在水冷壁内受热产生蒸汽,形成汽水混合物又回到汽包;分离蒸汽后的锅水又经下降管和联箱进入水冷壁继续循环流动。水循环不畅会导致水冷壁超温爆管,所以正常的水循环是锅炉可靠运行的重要条件之一。

66:、循环流速 :相应于工质流量下,按管子截面计算的饱和水的速度。自然循环锅炉的循环流速与压力有关。

67:、质量流速 :流过管子单位流通截面的工质流量,单位为kg/(m2.s)。亚临界压力下,为避免传热恶化,应按热负荷确定允许最小质量流速。

68:、循环倍率 进入下降管的循环水量与其出口处蒸汽量之比。高中压锅炉受水冷壁积盐限制,循环倍率必须足够大。循环倍率与循环系统结构、上升管受热强度有关。在下降管与上升管截面比、结构一定条件下,热负荷增大,开始时循环流速随之增高,循环倍率也增大,表现出自补偿能力;但到一定程度时,热负荷再增大,则循环流速增加缓慢甚至不再增大,循环倍率不再增大,失去自补偿能力,如热负荷再增大,循环倍率反而减小,不再增大的循环倍率称界限循环倍率。

直流锅炉设计的循环倍率为1。循环水系统循环倍率的概念不同于锅炉的循环倍率概念,循环水系统循环倍率是指循环水量与进入凝汽器的排汽量之比。我厂循环水系统设计的循环倍率是50。

69:、水蒸汽: (steam) 由水汽化或冰升华而成的气态物质。

70:、饱和状态: 将一定量的水置于一密闭的耐压容器中,然后将留在容器内的空气抽尽,此时水分子就从水中逸出,经一定时间后水蒸气就充满整个水面的上方空间。在一定温度下此水蒸气的压力会自动地稳定在某一数值上,此时,脱离水面的分子数和返回水面的分子数相同,即达到动平衡状态,也就是水和水蒸气处于饱和状态。饱和状态下的水和蒸汽分别称为饱和水和饱和蒸汽。饱和蒸汽的压力称为饱和压力,此状态下所对应的的温度称饱和温度。饱和压力和饱和温度之间有一定的对应关系。

71:、钢铁基本组织: (fundamental microstructure of steel) 钢铁中基本显微组织类型包括奥氏体、铁素体、珠光体、贝氏体、马氏体和碳化物等。其中奥氏体、铁素体和马氏体属固溶体(两种或两种以上组元在液态时互相溶解,在固态时也互相溶解而成单一均匀的相,按溶入元素原子位置不同分为置换式、间隙式和缺位式等三种固溶体,奥氏体、铁素体和马氏体均属间隙固溶体),珠光体和贝氏体属机械混合物(两种组元在固态时互不溶解,又不形成化合物,有各自晶格和性能的相的混合),碳化物属化合物(以一定原子数比例相互结合,可用一简单化学式表示的物质)。钢中渗碳体即为铁碳化合物。

72:、奥氏体: 碳或其他合金元素溶入γ铁中形成的固溶体。为面心立方晶格,无磁性,有良好的塑性和韧性。一般钢中奥氏体存在于高温下。钢淬火后有部分奥氏体残留到室温,称为残余奥氏体。合金钢中加入扩大γ区的合金元素如Ni、Mn等,可使奥氏体能保持到室温以下,称奥氏体钢。

73:、铁素体: 碳或其他合金元素溶入α铁形成的固溶体。为体心立方晶格,塑性和韧性较好。铁素体为低、中碳钢及低合金钢的主要显微组织。一般情况下,随铁素体量增加,钢的塑性、韧性上升,强度下降。钢中加入缩小γ区合金元素,如Si、Ti、Cr等,可得到高温常温都是铁素体组织,称铁素体钢。

74:、珠光体 :由铁素体和渗碳体组成的机械混合物。通常为片层状结构。乃奥氏体在A1温度以下发生共析转变的产物,有较高的强度和硬度。中碳钢和低合金钢的强度和塑性取决于珠光体的数量及片层间距,片层间距越小强度越高。随着珠光体转变温度的降低可分别形成粗片状珠光体、细片状珠光体、索氏体、屈氏体。它们都属于珠光体组织,只是片层间距不同。75、贝氏体 :过饱和铁素体和渗碳体的两相混合物,属不平衡组织。钢中贝氏体形态取决于转变温度和合金元素,有上贝氏体、下贝氏体、粒状贝氏体和无碳贝氏体。

上贝氏体 羽毛状,由平行的条状铁素体和分布在条间片状或短杆状并平行于铁素体的渗碳体所组成。铁素体内位错密度高,即强度高,但韧性较差。

下贝氏体 过饱和铁素体呈针片状,针片间成一定角度分布,其内部析出许多均匀细小的碳化物。下贝氏体中过饱和的铁素体具有高密度位错胞亚结构,均匀分布着弥散的碳化物,所以强度高、耐磨性好。

76:、马氏体: 碳的过饱和固溶体。为体心立方晶格,是过冷奥氏体非扩散性相变的产物。钢中马氏体形态随碳含量而异。低碳马氏体为条状,平行成束地分布,在金相显微镜下呈板条状。低碳马氏体韧性相当好,强度和硬度也足够高。高碳马氏体为片状马氏体。片状马氏体总是互相成一定角度分布。低温回火后马氏体变成黑色,残余奥氏体仍为白色。片状马氏体亚结构主要为精细孪晶,并且具有很高硬度。

77:、合金钢 :(alloy steel) 为改善钢的某些性能,在碳素钢的基础上,加入适量合金元素的铁碳合金。合金钢在力学、物理、化学、耐热及某些工艺性能等方面的性能优于碳素钢。

78:、碳素钢: (carbon stee1) 含碳量少于1.35%并含有限量的锰、硅、磷、硫等杂质和微量残存元素的铁碳合金。碳含量是决定碳素钢性能和用途的主要因素。火电厂中工作温度不超过450℃的构件广泛使用碳素钢。

碳素钢按化学成分可分为低碳钢、中碳钢、高碳钢;按钢的品质分为普通碳素钢、优质碳素钢和高级优质碳素钢;按用途分为碳素结构钢和碳素工具钢等。

79:、耐热钢: (heat resistant steel) 在高温下既有足够的高温强度,良好的抗氧化性和抗腐蚀性,又有长期组织性质稳定性的钢的总称。耐热钢主要是一些加入铬(Cr)、硅(Si)、铝(A1)、钼(Mo)、钒(V)、钨(W)、铌(Nb)、钛(Ti)、硼(B)及稀土(Re)等合金元素的合金钢。

80:、金属热处理: (heat treatment of metal) 利用固态金属相变规律,采用加热、保温、冷却的方法,以改善并控制金属所需组织与性能(物理、化学及力学性能等)的技术。金属热处理按加热和冷却的不同可分为退火、正火、淬火、回火、调质等。在热处理工艺中最重要的是名词解释:工艺参数的选择和热处理缺陷的防止等

81:、退火: (annealing) 将金属构件加热到高于或低于临界点,保持一定时间,随后缓慢冷却,从而获得接近平衡状态的组织与性能的一种金属热处理工艺。目的是使材料软化,增加塑性、韧性,使化学成分均匀化,去除残余应力或得到预期的物理性能等。

82:、正火: (normalizing) 将钢件加热到上临界点以上40-60℃或更高的温度,保温达到完全奥氏体化后,在空气中冷却的一种简便经济的热处理工艺。俗称常化。其主要目的是细化晶粒以改善钢的力学性能,并可作最终热处理用。它还可用于改善组织以改善钢的切削加工性能。

83:、淬火 :(hardennine;quenching) 把钢加热到奥氏体化温度并保持一定时间,然后以大于临界冷却速度冷却,以获得非扩散型转变组织,如马氏体、贝氏体和奥氏体等的一种热处理工艺,俗称蘸火。其目的通常是提高钢的强度和硬度。淬火工艺包括淬火温度的选择、加热时间的确定和冷却介质的选择三个方面。要求是既能达到所要求的性能,又变形小、无开裂。

84:、回火: (tempering) 将淬火后的钢,在一定温度加热、保温后冷却下来的一种热处理工艺。

85:、腐蚀: (corrosion) 金属与周围环境发生化学、电化学反应以及物理作用而引起的变质和破坏。化学腐蚀是材料或设备表面和其周围介质直接进行化学反应而使金属遭到的破坏,它们大多发生在气态环境中。在金属腐蚀破坏过程中,有电流产生的称为电化学腐蚀。

86:、全面腐蚀: 在材料或设备整个表面或一个大面积上与周围介质普遍地发生化学或电化学反应所受到的破坏。全面腐蚀虽不会明显缩短设备使用期限,但金属在大面积上受到腐蚀时,会产生腐蚀产物,当这些腐蚀产物带入锅内,沉积在管壁上,便会引起沉积物下腐蚀等的损坏。

87:、电偶腐蚀: 当两种具有不同电位的金属相互接触(或通过导体连接)并有电解质溶液存在的条件下而发生的腐蚀现象,又称异金属接触腐蚀。如运行中凝汽器铜合金管与铜管板胀接处的金属腐蚀。

88:、点腐蚀: 又称孔蚀,金属的某一部分被腐蚀成为一些小而深的点孔,腐蚀产物及介质在蚀点底部越浓缩,作用越厉害,蚀洞越深,有时甚至发生穿孔。

89:、缝隙腐蚀: 当构件具有缝隙或覆盖沉积物表面暴露在腐蚀介质中时,在缝隙局部范围内发生的腐蚀。如金属铆接处、螺栓连接处和金属表面沉积物下面的腐蚀。

90:、晶间腐蚀: 金属材料在某些腐蚀介质(如NaOH)中,晶界的溶解速度远大于晶粒本身的溶解速度时,会产生沿晶界进行的选择性局部腐蚀。

91:、选择性腐蚀: 指合金中活性较强的组分,在电化学过程中发生的选择性脱离。如黄铜脱锌、青铜脱锡等。

92:、应力腐蚀: 受腐蚀介质与机械应力协同作用时所产生的特殊破坏。这类腐蚀可能导致裂纹的产生和发展。锅炉设备等产生应力腐蚀的形式有名词解释:①应力腐蚀断裂 它是应力与腐蚀介质协同作用引起的金属断裂破坏。②腐蚀疲劳 它是交变应力与腐蚀介质协同作用引起的材料破坏。③苛性脆化 它是锅炉金属的一种特殊应力腐蚀形态,主要由于氢氧化钠溶液引起金属发生脆化。④氢脆 金属材料中氢(焊接和酸洗等过程中所吸收)引起的材料塑性下降、开裂或损伤。

93:、磨(冲)蚀: 材料在腐蚀介质中腐蚀与磨损协同作用而引起的破坏。连续的磨损(冲刷)把再次形成的保护性氧化膜除掉造成再次腐蚀,形成恶性循环。

94:、低温烟气腐蚀: (low-temperature corrosion on the fire side) 锅炉在燃用高硫煤时发生在尾部低温受热面的酸酐凝结型沾污所造成的腐蚀现象。空气预热器(特别是其冷端)是低温烟气腐蚀最易发生的部位,常常是腐蚀与堵灰并存,影响烟气和空气的流通,不仅使阻力及排烟损失增加,锅炉效率降低,而且严重时锅炉的出力受到限制。

95:、高温烟气腐蚀: (high—temperature corrosion on the fire side) 通常发生在锅炉炉膛水冷壁和过热器受热面烟气侧金属管壁的腐蚀现象。一般发生在燃用高灰分、低挥发分煤种的固态排渣炉,在炉内热负荷过分集中和呈微正压工况下运行时,也会发生炉膛水冷壁高温烟气腐蚀现象。

96:、一次应力: 由非自限性载荷引起的应力。如受压元件的内压、外压、重力、爆炸力、地震力、风力和雪载等。长时间作用的载荷(如重力、内压、外压、雪载等)称为恒载荷,而短时间作用的载荷(如地震力、风力、爆炸力等)称为瞬时载荷。

97:、二次应力: 由自限性载荷引起的应力。如不均匀温度场,约束位移及过盈装配等载荷所引起的应力。而这些应力在约束放松后会自行消失,所以它们是自限在一个系统内。二次应力对元件的破坏较一次应力要小得多。

98:、峰值应力: 由于元件的刚度突变或内部缺陷而导致应力分布极不均匀(即应力集中),对其局部出现的高应力称为峰值应力。它不会导致元件的立即破坏,而是在这种高应力的反复作用下,在该处会产生裂纹而导致疲劳破坏。

99:、积盐: (salt deposit) 随蒸汽携带的各种物质,由于温度、压力变化,引起其溶解度下降而析出,沉积于热力设备蒸汽通流部分的现象。蒸汽参数不同,蒸汽携带的盐类也不同,参数越高,积盐的危害性越严重。积盐的部位主要为过热器和汽轮机叶片

100:、金属脆性: (brittleness of metal) 金属材料发生断裂时仅吸收较少机械能量的特性,其特征表现为产生没有宏观塑性变形的破坏。金属脆性常用冲击值及其变化来表征。根据金属脆性产生的条件不同,常将其分为赤热脆性、冷脆性、回火脆性、热脆性、时效脆性等几种。

101:、赤热脆性: 金属在800-900℃以上呈现的脆性,亦称红脆性。常发生在含硫较多或还原不良的钢中、在高温锻打时易开裂。其主要原因是名词解释:硫以硫化铁及硫的氧化物形式存在于钢中,并形成低熔点的共晶体以网状形式分布在晶界上,当加热到800℃以上时共晶体熔化,使晶界强度减弱而脆裂。

102:、冷脆性: 金属在低温下呈现的脆性。冷脆性只产生于具有体心立方晶格(如铁等)的金属中,锅炉制造用的碳钢及低合金钢都有冷脆现象。为避免冷脆断裂事故,可通过冲击试验、落锤试验测定出脆性转变温度。选材时应选用脆性转变温度低于工作温度的钢材。

103:、回火脆性: 某些淬火的合金钢在一些温度区域回火后所产生的脆化现象。可分第一类和第二类回火脆性。

104:、热脆性: 某些钢材长期停留在大约400-550℃区间,在冷却至室温后其冲击值明显下降的现象。差不多所有的钢都有产生热脆性的趋势,但较易产生热脆性的钢有,低合金铬镍钢、锰钢及含铜(Cu≥0.04%)钢。

105:、时效脆性: 某些钢材冷加工变形后,在室温或在100-300℃下经过一定时间,冲击值下降的现象。时效脆化程度用时效敏感性表示。时效敏感性的测定方法是将预先拉伸10%的板状试样加热到250℃保温1h后空冷,测出其室温冲击值,再与原材料的冲击值做比较。

106:、脆性转变温度: (ductile britt1e transition temperature) 温度降低时金属材料由韧性状态变化为脆性状态的温度区域,也称韧脆转变温度。在脆性转变温度区域以上.金属材料处于韧性状态,断裂形式主要为韧性断裂;在脆性转变温度区域以下,材料处于脆性状态,断裂形式主要为脆性断裂。

脆性转变温度一般要通过断口形貌准则法测定表示名词解释:规定以断口上纤维区与结晶区相对面积达一定比例时所对应的温度,以FATT表示。

107:、金属硬度: (metal hardness) 金属相对的软硬程度。—般金属硬度越高,强度就越高,耐磨性就越好,而塑性和韧性就越差。硬度值的物理意义取决于实验方法,常用的方法有压入法、动力法和划痕法三种。压入硬度表示材料抵抗塑件变形的能力,动力硬度表示材料形变力的大小,而划痕硬度表示材料抵抗磨损的能力。

108:、疲劳: (fatigue) 材料或构件在长期交变载荷持续作用下产生裂纹,直至失效或断裂的现象。其特点是破坏应力远低于材料在单向拉伸下的断裂应力,而且疲劳断裂时不产生明显的宏观塑性变形,易造成灾难性的事故。

109:、蠕变: (creep) 金属等固体材料在应力作用下,随时间的延续发生缓慢塑性变形的现象。蠕变是金属等固体材料的塑性变形现象的—种。金属发生蠕变的温度与其熔点Tm有关。

110:、应力松弛: (stress relaxation) 金属在高温和应力作用下,维持总变形不变,随着时间的延长,d性变形不断转变为塑性变形,从而不断使应力减小的现象。

111:、: d性模量: 材料在d性变形范围内的应力与相应的正应变之比,主要取决于材料构成及晶体结构。

112:、屈服现象: 对试件进行拉伸试验,当试验力不增加,而试件仍能继续变形的现象

113:、屈服强度: 表征金属材料对最初塑性变形的抗力。用拉伸试件发生屈服现象时的应力表示,又叫屈服点。

114:、煤 :(coal) 一种含碳丰富的固体化石燃料,也是一种重要的一次能源。中国是世界上采煤、用煤最早的国家之一。据历史记裁,在1500多年前中国已开始用煤来炼铁,到13世纪初中国用煤已相当普遍;而欧洲则是在18世纪产业革命之后才比较广泛地利用煤炭资源。至今,煤已成为世界上重要的动力燃料和化工原料。煤炭目前主要是作为一次能源直接燃烧而加以利用。

115:、煤的化学组成: 组成煤中有机物质的化学元素有碳、氢、氧、氮和硫。这些元素的含量是计算燃烧所需空气量、燃烧产物和煤发热量的基本数据。它又可表征煤的燃烧反应能力。

116:、煤的工业分析: 包括对煤的水分、挥发分、固定碳和灰分的测定,有时还包括硫分和发热量等项数据的测定。

水分名词解释:水分在煤中以两种状态存在,即以物理状态附着的游离水和以化学方式结合的结晶水。工业分析中只测定游离水,常分为全水分(又称为收到基水分)和空气干燥基水分(又称为固有水分)。

(2)挥发分名词解释:在一定条件下煤热解产物的量。

(3)灰分名词解释:指可燃物完全燃烧以及矿物质在一定温度下发生一系列分解、化合等复杂反应后剩余的残渣。

(4)固定碳名词解释:煤样除去水分、灰分和挥发分后即为固定碳。其数值为100%减去水分、灰分和挥发分后之值。

(5)硫分名词解释:煤中的硫分分为可燃硫和固定硫两类,前者包括有机硫和大部分无机硫(矿物硫),后者则指矿物质硫酸根中的硫分,属不可燃硫,存在于灰渣中。

(6)发热量名词解释:单位重量的煤在完全燃烧后所释放的热量,若包含烟气中水蒸气凝结时放出的热量则称为高位发热量,反之则称为低位发热量。发热量是煤最重要的指标之一,用热量计来测定。

117:、元素分析: 测定煤中有机质的碳、氢、氧、氮和可燃硫等主要元素组分,以质量百分数表示,连同水分和灰分总和为100%。

(1)碳名词解释:含量最高,在可燃质中可占90%以上。

(2)氢名词解释:第二重要的组成元素。碳和氢是同时测定的。煤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的CO2和H2O分别用吸收剂吸收,由吸收剂增重来计算碳和氢的含量。

(3)氮名词解释:在试样中加入混合催化剂和硫酸,并加热分解,将煤中氮转化为氨,以测定氨量来计算氮的含量。

(4)氧名词解释:直接测定不仅 *** 作复杂,且精度不高,一般由差减法计算,即100%与碳、氢、氮、可燃硫、水分和灰分值之差。

(5)可燃硫名词解释:由全硫和固定硫之差来计算,在计算氧量时,可近似用全硫来代替可燃硫。

118:、成分分析基准: 煤中的水分和灰分含量常随开采、运输、贮存及气候条件而异,其他成分的含量也将随之发生变化,为了便于生产和科研,通常采用四种成分分析基准名词解释:①收到基名词解释:以收到状态的煤为基准的表示方法;②空气干燥基名词解释:以空气干燥状态的煤为基准的表示方法;③干燥基名词解释:以无水状态的煤为基准的表示方法,④干燥无灰基名词解释:以假想的干燥无灰状态的煤为基准的表示方法。

119:、可磨系数 :表征煤被粉碎的难易程度,测定的依据是破碎定律,即在研磨煤粉时所消耗的能量与新产生的表面面积成正比。目前广泛采用的主要方法有哈德葛罗夫(Hardgrove)法与全苏热工研究所法。

120:、煤粉细度 :煤粉是由各种尺寸不同(一般在1—500μm)、形状不规则的颗粒所组成,其细度一般用标准筛来测定,以筛孔尺寸为x(μm)的筛子筛后剩余量占粉样的百分数Rx(%)来表示。

121:、灰熔点: 煤灰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仅有—个熔化温度范围。以角锥法测定方法来表示三个特征温度名词解释:变形温度DT,即灰锥尖开始变圆或弯曲时的温度;软化温度ST,即灰锥体弯曲到锥尖触及托板或锥体变成球形和高度不大于底长的半球时的温度;流动温度FT,即灰锥完全熔化或展开高度≤1.5mm薄层时的温度,也称为熔化温度。

122:、灰粘度 :表征灰在高温熔融状态下的流动特性。

123:、控制循环锅炉 :(controlled circulation boiler) 指在循环回路的下降管与上升管之间设置循环泵以辅助水循环并作强制流动的锅炉,又称辅助循环锅炉。它包括三种类型名词解释:①从自然循环锅炉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控制循环锅简锅炉(循环倍率为2.4-2.5)。②从带汽水分离器的直流锅炉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低倍率循环锅炉(循环倍率为1.2—2)。③高负荷下按纯直流工况运行,低负荷下投入循环泵按低倍率循环运行的复合循环锅炉。

124:、循环泵: (circulating pump) 装设在锅炉蒸发系统中,承受高温高压使工质作强制流动的—种大流量、低扬程单级离心泵。泵的驱动电机与叶轮处于同一壳体内,处于高温高压水中电机的绝缘材料的保护及电机转子轴承的设计是关键技术。

125:、锅炉蒸发系统: (boiler evaporating system) 将工质加热至产生蒸汽的受热面及其连接管路的总和。因工质在蒸发系统中流动的主推动力来源的不同,一般分为自然循环、控制循环和直流三种基本型式。

126:、锅筒: (drum) 水管锅炉中用以进行汽水分离和蒸汽净化,组成水循环回路并蓄存一定量水的筒形压力容器,又称汽包。主要作用为接纳省煤器来水,进行汽水分离和向循环回路供水,向过热器输送饱和蒸汽。锅筒中存有一定水量,具有一定的热量及工质的储蓄,在工况变动时可减缓汽压变化速度,当给水与负荷短时间不协调时起一定的缓冲作用。锅筒中装有内部设备,以进行汽水分离、蒸汽清洗、锅内加药、连续排污,藉以保证蒸汽品质。

127:、上下壁温差: 自然循环锅炉运行起停过程中,由于锅筒内汽和水对筒壁放热的差异,起动时上半部壁温低于下半部,停炉时则相反,一般规定上下壁温差应<50℃。现代大型锅炉在锅筒内周设置汽包夹层,使整个筒壁均与汽水混合物接触,上下壁温差大为减小。

128:、内外壁温差 :锅炉起动过程中,锅筒内工质温度不断升高,因而内壁温度高于外壁,产生热应力。通常限制锅炉的锅筒内工质升温速度为1—2℃/min。

129:、锅筒用钢: (steel for boiler drum) 锅筒一般处于370℃左右及以下的中温及内压状态下工作,同时,还要受到热应力及水和蒸汽介质的腐蚀。在制造过程中需经过卷板、焊接、热处理等加工工序。

目前德国的锰-镍-钼BHW35钢板和美国的碳-锰SA299钢板为亚临界压力锅炉常用的锅筒用钢。

130:、省煤器: (economizer) 利用锅炉排烟加热给水的受热部件,用来降低排烟温度,提高锅炉效率,节约燃料耗量,故称为省煤器。对于汽包锅炉,给水经省煤器提高温度后进入汽包,可减轻汽包所承受的热应力。

131:、水冷壁: (Water wall) 敷设在锅炉炉膛四周由多根并联管组成的蒸发受热面。主要吸收炉膛中高温火焰及炉烟的辐射热量,保护炉墙,工质在其中作上升运动,受热蒸发。分光管及膜式水冷壁两种。

132:、锅炉对流受热面: (boiler convective heating surface) 布置在锅炉对流烟道中,主要以对流换热方式接受烟气热量并传递给工质的受热部件。主要包括对流管束、防渣管束、过热器和再热器的对流部分、省煤器及空气预接器。布置在炉膛出口的半辐射式过热器(后屏)通常也包括在内。

133:、过热器: (superheater) 把饱和蒸汽加热到额定过热温度的锅炉受热面部件。当锅炉负荷或者其他工况改变时,应保证过热汽温的波动在允许范围内。过热器的合理设计与使用直接关系到锅炉运行的经济件和安全性。

134:、对流过热器: 布置在对流烟道中,以对流传热为主,一般采用蛇形管式。其传热效果主要取决于烟气温度和流速,呈现对流传热特性。对流过热器由并联的蛇形管组成,—般采用顺列布置。

135:、半辐射过热器 :布置在炉膛出口处,又称后屏过热器。它既吸收烟气的对流热,又吸收炉膛和屏间气室的辐射热,具有较平稳的汽温调节特性。

136:、辐射过热器: 直接吸收炉膛火焰的辐射热,通常以壁式或大间距的前屏(又称大屏、分隔屏)的型式布置在炉壁上或炉膛上部。

137:、再热器 :(reheater) 把汽轮机高压缸的排汽重新加热到—定温度的锅炉受热部件。随着蒸汽压力的提高,为了减少汽轮机尾部的蒸汽湿度及进—步提高机组的热经济性。

按传热特性再热器可分为对流再热器和辐射再热器两种。

对流再热器 布置在对流烟道中,以对流传热为主。其结构与对流过热器相似,也是由许多并联连接的蛇形管所组成,一般布置在烟温稍低的区域,并采用较粗管径。其原因是名词解释:①中压蒸汽换热系数较低,且再热系统阻力对汽轮机热耗影响较大,使蒸汽速度的提高受到限制,这样蒸汽对管壁的冷却能力降低,易引起管壁超温。②再热蒸汽压力低,比热小,对热偏差比较敏感。③为保证热力系统的经济性,通常规定系统总阻力不超过0.2-0.3MPa。

辐射再热器 布置在锅炉前面或侧面墙上,主要吸收炉膛辐射热。它与对流再热器组成辐射—对流再热器系统,有利于改善再热汽温调节特性。

138:、喷水减温器: (spray type desuperheater) 将水直接喷入过热蒸汽中进行减温的装置。因喷入的水直接与蒸汽混合,故对水质要求较高。给水品质好的锅炉,可直接用给水作为减温水。再热蒸汽减温水从给水泵中间级抽取。

139:、燃烧系统: (combustion system) 为使燃料在锅炉炉膛内充分燃烧,向锅炉提供足够数量的燃料和空气、排除燃烧生成的烟气所需的设备和烟、风、煤(煤粉)管道及其附件的组合。燃烧系统一般由燃料制备、空气系统以及烟气净化和排除系统三部分组成。

140:、煤粉制备系统: (pulverized coal preparation system) 为提高锅炉效率和经济性能,将原煤碾磨成细粉,然后送进锅炉炉膛进行悬浮燃烧的设备和有关连接管道的组合,简称制粉系统。

141:、原煤斗: (coal bunker) 锅炉房内贮存原煤的容器。为了保证锅炉能在最大连续蒸发量下不间断运行,锅炉房内须设置容量足够的原煤斗。原煤有效贮煤量一般按锅炉最大连续蒸发量8-12h的耗煤量设计的。

142:、给煤机: (coal feeder) 按照负荷要求能准确调节磨煤机给煤量的机械设备。它布置在原煤斗与磨煤机之间,在直吹式制粉系统中,给煤量直接与锅炉负荷相适应。给煤机类型多种多样,按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分为容积式和重力式两种。

143:、磨煤机: (coal pulverizer) 将破碎后的原煤磨制成煤粉(煤粉细度R90=5%一60%)以供锅炉燃烧的机械设备。煤粉磨制过程的实质是克服固体分子间的结合力,使其表面积增大,因此需要消耗能量,通常以磨煤电耗(kw.h/t)表示消耗的能量。

煤在磨煤机中被磨碎的方式主要有三种,即压碎、击碎和研碎,其中压碎过程消耗能量最省,研碎过程消耗能量最费。现代磨煤机除磨粉功能之外,还兼有干燥功能,利用热风在粉碎过程中对煤加热干燥,并在粉碎之后将煤粉带出磨煤机。因此干燥剂同时作为煤粉输送介质,使磨煤机实现稳定连续给料,连续干燥和研磨,连续向锅炉燃烧系统供应质量合格的煤粉。

144:、粗粉分离器: (classfier) 将磨煤机送出的粗粉从气粉混合物中分离出来,送回磨煤机继续磨碎的装置。分离原理有重力分离、惯性分离和离心分离,通常粗粉分离器以一种分离方式为主,兼有其它分离力式。

从磨煤机出来的煤粉和干燥剂混合气流,垂直向上经进口管进入分离器外锥,由于通道截面扩大,流速降低,部分粗煤粉因重力作用被分离出来;当气流由外锥流向叶片及由叶片流向出口管时,气流转向产生惯性力,起再次分离作用。气流进入内锥通过叶片的引导产生旋转运动,粗煤粉因离心力作用被继续分离出来。运行中可通过改变叶片角度,增加或降低气流旋转强度来调节煤粉细度。

145:、回转式空气预热器: (rotary air preheater) 由烟气、空气交替地流过蓄热元件进行热交换,属于再生式换热装置。受热面多由排列紧密的金属簿板组成,回转式预热器比管式预热器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紧凑,并便于布置。此外,冷段便于更换,防腐问题易于处理。

146:、暖风器: (air heater) 提高锅炉空气预热器进口空气温度,使空气预热器出口的烟气温度与入口的空气温度的平均值大于烟气露点值,以防止产生低温烟气腐蚀的设备。低温腐蚀多发生在燃料含硫量较高的锅炉尾部。

147:、送风机: (forced draft fan) 将空气输送入锅炉炉膛以满足燃料燃烧需要的风机。送风机的选择,既要满足燃烧过程所需要的空气量,又要根据燃烧系统的配置克服所应克服的阻力。通常一台锅炉配置两台送风机。单台运行时应能满足锅炉负荷70%的要求,大容量通常采用轴流式送风机。

148:、消声器 :(muffler) 安装在气(汽)流通过的管道或设备的出、入口,用以降低气(汽)体动力性噪声的装置。

149:、烟囱 :(chimney) 把锅炉烟气排入高空加以稀释和扩散的构筑物。烟囱主要用于改善烟气对周围环境的污染。

火电厂烟囱一般为独立式。按建筑材料可分为砖烟囱、钢筋混凝土烟囱和钢烟囱三类。

150:、引风机: (induced draft fan) 从锅炉尾部将烟气抽出排入烟囱的风机,又称吸风机。为减轻烟气中灰粒对风机的磨损,引风机多布置在除尘器之后。通常一台锅炉配置两台引风机,单台运行时可满足锅炉负荷70%的要求。

151:、燃烧设备: (fuel burning equipment) 把空气、燃料以不同方式引入燃烧空间,形成连续稳定燃烧火焰的装置。不同的燃料和燃烧方式需要不同的燃烧设备。通常燃烧设备包括炉膛和燃烧器等,是锅炉燃烧系统的中心环节。

152:、锅炉炉膛 :(boiler furnace) 锅炉中组织燃料燃烧的空间,也称燃烧室,是锅炉燃烧设备的重要组成都分。近代锅炉的炉膛除了要把燃料的化学能转变成燃烧产物的热能外,还承担着组织炉膛换热的任务。

153:、直流式煤粉燃饶器: (tangential pulverized coal burner) 利用直流射流的多个组合和相互作用以燃烧煤粉的装置。是锅炉常用的一种燃烧器。它由一组圆形、矩形或两者兼有的喷口按一定次序相间布置所组成。一、二次风分别由不同喷口喷进炉膛,火焰在炉膛中心旋转上升。

154:、摆动式燃饶器调温: 〔steam temperature control by tilting burner〕 调整燃烧器的倾角以改变火焰中心位置,借以改变炉膛出口烟温来实现汽温调节的方法。—般多用于切向燃烧的燃煤锅炉。燃烧器上下摆动20°一30°,炉膛出口烟温变化约110—140℃,汽温调节幅度40一60℃。此种调温方法,主要用于再热汽温的调节,但燃烧器倾角改变时对过热汽温亦有明显影响。

155:、低NOx煤粉燃烧器: (low NOx pulverized—coal burner) 能降低和抑制NOx生成的燃烧煤粉的装置。NOx是NO、NO2、NO3、N2O、N2O3等的总称。电站锅炉燃烧生成的NOx主要成份是NO(占95%)和NO2。其中有燃料中的氮生成的NO和空气中的氮在高温下与氧反应生成的NO。低NOx控制原理名词解释:在高温缺氧火焰中,NO被CH等碳氢化合物分解,并最终还原成N2,从而减少NOx的产生。

156:、点火装置: (flame ignitor) 利用电能点燃主火焰的装置。由电点火器、点火油q、进退装置和升压电源等组成。一台锅炉上通常设有几个油点火装置,每个装置上均设自备点火器。

157:、锅炉点火系统控制: (control for boiler light—off system) 锅炉开始起动时,从点火到主燃烧器喷出燃料燃烧过程的顺序控制。锅护点火系统用来点燃锅炉的煤燃烧器或油燃烧器(当以油为燃料时)。

158:、油燃烧器: 油通过油喷嘴雾化成油滴,喷入炉内,形成一圆锥形雾化炬(锥角称为雾化角),并与调风器送入的空气混合着火燃烧。雾化质量和配风合理是油良好燃烧的基本条件。

159:、锅炉附件: (boiler accaesories) 通常包括安全附件、水位监视装置、吹灰装置和汽水管道阀门等,是锅炉主体设备上不可少的配带装置。它们与锅炉的安全、经济运行密切相关。

安全附件包括安全阀、压力表、水位表、温度测量仪表。

160:、安全阀: (safty vaIve) 进口侧介质静压超过其起座压力整定值时能突然起跳至全开的自动泄压阀门,是锅炉等压力容器防止超压的重要安全附件。为限制工质排放损失,当压力恢复正常或稍低的压力后,应能自行关闭。安全阀有杠杆重锤式、d簧式和脉冲式等。

161:、安全阀校验: (safty valve adjustment) 在锅炉压力达到安全阀的整定值时,调整安全阀使其能自动开启,以排除多余介质,保证锅炉在额定压力下继续运行。

162:、水位表 :(water level indicators) 指示和监视锅炉汽包、汽水分离器以及其他容器中水位的表计。

在大型锅炉上双色水位表得到广泛采用,它利用水和蒸汽对光线的折射率的不同,使光线经过楔形表体后水侧和汽侧出现不同的颜色。

163:、超声波探伤: (ultrasonic inspection) 利用金属材料或构件自身及其缺陷的声特性对超声波传播的影响,来检测金属或构件内部缺陷的一种无损探伤技术。

164:、吹灰装置 :(soot blower) 用各种介质来清除锅炉烟气侧受热面上附着的灰渣等沉积物的设备。它能改善锅炉受热面的传热条件,从而提高锅炉效率。对保证锅炉出力和控制过热蒸汽温度均有重要作用。

165:、锅炉吹灰器控制: (boiler soot—blowers control) 锅炉上均设有吹灰器,用来定期吹扫锅炉各部分受热面上的积灰。吹灰器通常使用低压蒸汽吹扫受热面。为了防止被炉膛内的高温烧坏,吹灰器不工作时都是退出炉外的,吹灰时再伸入炉膛或烟道。吹灰器通常配有电动机,用来推进和退出吹灰器。由于锅炉各部分受热面积灰情况不同,所以各部分受热面吹灰器的吹灰间隔时间也不相同,距离炉膛近的受热面吹灰间隔时间较短;距离炉膛远的受热面吹灰间隔时间较长。锅炉吹灰时,首先应起动吹灰用的汽源系统及其疏水系统,经过暖管后自动保持汽源的压力和温度。然后根据不同吹灰器的间隔时间依次成对地起动吹灰器,使吹灰器伸入炉膛或烟道内进行吹灰。经过预定时间后再将吹灰器退出炉外。为保证吹灰器的安全,当吹灰系统或汽源系统出现异常需要中断吹灰时,应使所有的吹灰器都退出炉外。

166:、锅炉膨胀中心: (boiler expansion center) 对大中容量悬吊式锅炉人为地设置的膨胀零点。要求这一位置不产生任何方向的位移。无论从保证锅炉密封还是对锅炉进行系统应力分析都要求设置膨胀中心,以便在查明锅炉各部分温度分布后,就可以计算出在该状态下锅炉各位置的膨胀位移量。

167:、运行规程: (operating regulations) 指导运行人员正确地 *** 作设备使之安全、经济运行的规定。运行规程根据设备的结构、特性和制造厂的说明、要求以及安全、经济运行积累的经验等编写。在火力发电厂内锅炉、汽轮机、发电机必须具有完善的运行规程,其他重要辅助设备和系统以及自动控制、保护设施等,也应编制相应的运行规程。

运行规程有典型规程和现场规程两种。前者是对数量较多的同型机组由电力管理部门或科学研究部门编写,供各电厂编制现场运行规程的参考。现场运行规程则首先服从制造厂对设备运行维护的要求,结合运行经验制订,并经电厂技术负责人审查批准后执行。

运行规程的内容应包括设备的技术规范、起动程序和 *** 作、正常运行调整和 *** 作、运行异常分析和事故处理,以及停机 *** 作和备用保养等。

168:、锅炉经济运行: (boiler economic operation) 锅炉机组在规定负荷及参数下保持最高效率及最低辅助动力消耗的运行,或称保持最高锅炉净效率的运行。锅炉机组运行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整个电厂运行的安全经济性。对于现代火电机组,锅炉效率每提高1%,将使整个发电机组效率提高约0.3%-0.4%,标准煤耗下降3—4g/(kw.h)。

169:、运行技术经济指标: (techno—economic indcxcs of power plant operation) 反映火力发电厂运行技术经济性能的数据。主要是与发电厂热电转换效率有关的全厂或整套发电机组的运行性能。这种性能一般按一定的统计期,例如一年之内,统计电厂或机组消耗的燃料总量,并按燃料热值算出累计消耗的热量,电厂或机组自身消耗的电量,以及同时期内电厂或机组生产的发电量和供热量作为计算基础。

厂用电率 简称厂用电,指发电厂生产过程中自身所消耗的厂用电量占发电厂发电总量的百分数。

发电热率 简称发电热耗,为发1kw.h的电所消耗的热量。

发电热效率 为发电量折成热量与耗用热量之比的百分数。

供电热耗率 简称供电热耗,为供电1kw.h所捎耗的热量。

供电热效率 为供电量折成热量与耗用热量之比。

170:、供电煤耗率: (coal consumption rate of power sent—out;net coaL consumption rate)指火力发电厂每送出1kw.h电能所消耗的标准煤重量,常简称供电煤耗。一般以g/(kw.h)表示。供电煤耗率是由发电煤耗率(常简称发电煤耗)及厂用电率的高低决定的,标准煤含热量为29.3kJ/g (7kcal/g)。

171:、发电煤耗率 :发电厂每生产1kw.h电能所消耗的各种燃料(煤、油、气)量,按发热量折合成标准煤的重量,标准煤含热量为29.3kJ/g (7kcal/g)。

172:、锅炉效率: 每公斤燃料在锅炉中释放的热量被有效利用的百分率,是衡量锅炉经济性的最重要指标。根据热平衡方程式,送入锅炉的燃料的释热量Qr等于锅炉的有效利用热量加上各项热量损失。即为

Q=Ql十Q2十Q3十Q4十Q5十Q6 kJ/kg

式中除Ql为有效利用热量外,其余各项均为热量损失。以百分率计,则锅炉效率为

η=100-(q2+q3+q4+q5+q6)%

式中q2=Q2/Q×100%为排烟热损失,依次q3、q4分别为气体和固体未完全燃烧热损失,q5为散热损失,q6为灰渣物理热损失。

运行中通过锅炉热平衡试验测定其效率。对电站锅炉常用反平衡法,先测定锅炉各项热损失,然后求出其效率。一般大容量高参数电站锅炉效率η>90%(按燃料低位发热量计)。

173:、单元机组协调控制系统: (coordinated control system of boiler—turbine一generator unit)锅炉和汽轮发电机组组成单元机组运行时,锅炉和汽轮发电机组共同适应电网负荷变化的需要,又共同保持机组安全稳定运行的自动控制系统。简称CCS。也称为机炉整体控制方式。当负荷要求改变时,根据负荷指令和机组实际输出功率之间的偏差,以及汽轮机前汽压与其设定值之间的偏差,使锅炉和汽轮机的自动控制系统协调地同时改变汽轮机的调节汽阀开度和锅炉的燃烧率(和其他调节量),使汽轮机前汽压的动态偏差较小而功率响应较快。

174:、锅炉跟随方式 :即汽轮机调功率、锅炉调汽压的控制方式。当电网负荷要求改变时,由汽轮机的自动控制系统根据负荷指令改变调节汽阀开度,以改变汽轮发电机的输出功率。此时,汽轮机前的蒸汽压力改变,于是锅炉的自动控制系统跟着动作,去改变锅炉的燃烧率(和其他调节量,如给水量、喷水量等),以使汽轮机前的汽压维持为设定值。这种控制方式的运行特点是当负荷要求改变时,功率的初始响应快而汽轮机前汽压的动态偏差大。

175:、汽机跟随方式 :即锅炉调功率、汽轮机调汽压的控制方式。当负荷要求改变时,由锅炉的自动控制系统根据负荷指令去改变锅炉的燃烧率(和其他调节量),待汽压改变后,由汽轮机的自动控制系统去改变调节汽阀开度.以保持汽轮机前的汽压为设定值,同时改变汽轮发电机的输出功率。汽机跟随控制方式的运行特点是名词解释:当负荷要求改变时,汽压的动态偏差小而功率的响应慢。

176:、自动减负荷:(runback ,RB) 当锅炉、汽轮机的部分辅机故障时,使负荷指令自动地以预定的速率减少到适当水平,使机组在较低负荷下继续运行。

177:、快速切除负荷:(fast cut back,FCB) 由于电气或汽轮机方面发生故障(例如发电机与电网解列),在较短时间内使锅炉维持能稳定运行的最低负荷(此时,汽轮发电机停机或只供厂用电),以便故障排除后能快速增负荷。在发出FCB后,协调控制系统将切换为手动控制方式,同时,汽轮机旁路控制系统和锅炉燃烧器管理系统也要配合动作。

178:、分散控制系统: (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DCS) 以微处理器及微型计算机为基础,融汇计算机技术、数据通信技术、CRT屏幕显示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为一体的计算机控制系统,它对生产过程进行集中 *** 作管理和分散控制。即分布于生产过程各部分的以微处理器为核心的过程控制站,分别对各部分工艺流程进行控制,又通过数据通信系统与中央控制室的各监控 *** 作站联网,因此也称集散控制系统(TDCS)。

179:、数据采集系统:(DAS) 对机组运行参数和状态进行采集、处理的系统,并用于显示、报警及打印报表等。

180:、辅机顺序控制系统:(SCS) 对机组主要辅机进行起停控制和联锁保护的控制系统。

181:、锅炉水压试验: 为检查锅炉受热面的严密性和强度,在受热面和本体管道安装完毕之后,进行整体水压试验。试验范围包括从给水进口到蒸汽出口主汽门或汽轮机进口主汽门的所有汽水管道和阀门。中间再热锅炉还有二次汽系统。二个系统分别作水压试验。试验压力按照制造厂规定。水压试验使用除盐水,为防止设备腐蚀,进水过程中还要加入适量的氨或联胺。在水压试验时如有泄漏,需要放水后才能处理,这样工作量太大,所以水压试验前先作一次气压预试。由于空气的泄漏能力比水大很多倍,所以气压达到0.3一0.5MPa即可,待气压预试无泄漏后再作水压试验。

182:、锅炉化学清洗: (chemical cleaning of boiler) 采用化学方法清除锅炉水汽系统中的各种沉积物、金属氧化物和其他污物,并使金属表面形成保护膜的技术。它是减少锅炉因受热面结垢和沉积附着物所造成的腐蚀、导热不良和对水汽的污染,保证锅炉安全经济运行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对锅炉的清洗一般采用酸性介质,又称酸洗。

183:、锅炉燃烧: (combustion in boiler furnace) 将制备好的燃料与空气一起送进锅炉炉膛,在一定的温度和时间条件下发生剧烈氧化,发出光和热,并生成燃烧产物的过程。锅炉燃烧不单纯是化学反应,同时还存在流动、传热、传质等物理现象,并与化学反应相互影响。

184:、锅炉燃烧调整: (adjustment of boiler combustion) 通过各种调节手段.保证送入锅炉炉膛内的燃料及时、完全、稳定和连续地燃烧,并在满足机组负荷需要前提下使燃烧工况最佳。锅炉燃烧工况的优劣对锅炉设备及整个发电厂运行的经济性、安全性以及大气环境保护都有很大影响。现代大型燃煤发电机组,锅炉效率每提高1%,将使电厂的发电标准煤耗下降3—4g/(kw.h)。

185:、锅炉最低稳燃负荷: (boiler minimum load for stable combustion; boiler turn—down ratio) 锅炉机组在不借助辅助燃料能够连续稳定燃烧条件下所提供的最低蒸发量。对燃煤锅炉来说是不投油助燃而能连续稳定燃烧的最低蒸发量(通常用额定负荷的百分数表示)。当锅炉负荷低于最低稳燃负荷时,炉膛内火焰温度降低,将会出现火焰不稳定甚至灭火的现象。锅炉最低稳燃负荷的高、低,对锅炉安全和经济运行有很大影响,它是满足电网负荷变化并实现经济调度,节约助燃用油的重要运行特性之—。

186:、机组联锁保护试验: (testing of unit interlock protection) 调整和试验联锁保护装置的特性,确认联锁保护回路动作的正确性,使机组设备在起停过程及运行中出现运行工况不正常时,通过相应的联锁保护作用以保护有关设备和人身安全。火力发电厂有锅炉主燃料跳闸(MFT)及联锁、汽轮机联锁保护、机组快速减负荷 (FCB)、甩负荷(RB)以及主要辅机的联动等系统。联锁保护装置有检测、判断、整定、执行等功能,通常由继电器等硬件组成,近年也有用微机软件组成的。

187:、机组性能试验: (unit performance test) 机组性能可归结为设计性能和实际运行性能。机组性能试验的目的是求得机组实际运行性能,主要是运行条件下对应于各负荷点的热效率,作为校核设计性能,以及设备验收、定型、改进和指导运行、进行经济调度之用。机组性能试验包括锅炉性能试验和汽轮发电机组性能试验。按照试验项目的内容和数量,可把性能试验分为单项性能试验和综合性能试验。单项性能试验—般是为了求得某项性能数据,进行单项性能评定,或为了解决某项性能的特殊问题而进行的。但通常的机组性能试验那是指综合性能试验。

188:、滑参数起动: 用于单元制机组,是一种机、炉联合起动方式,即在锅炉蒸汽参数逐渐升高的同时,汽轮机进行冲转、升速、带负荷。当锅炉蒸汽参数提升到额定值时,汽轮机也达到额定负荷。有些机组冲转前采用盘车预热,冲转时可选择较高参数,约为4.0—5.0MPa,300—350℃,故也称中参数起动。

189:、滑参数停运: 多用于大型锅炉、汽轮发电机组计划检修停运。它的主要特点是,在调节汽门全开情况下,锅炉降低蒸汽压力和温度,汽轮机降负荷。随着蒸汽参数和负荷降低,机组部件得到较快、较均匀的冷却,缩短了停运后冷却时间,可提前开工检修。在具体 *** 作上往往是先将机组负荷减至80%—85%额定值,锅炉调整蒸汽参数到运行允许值下限,汽轮机开大调节汽门,稳定运行一段时间.并进行一些停机准备工作和系统切换,然后再按规定的滑停曲线降温降压降负荷。在整个滑停的各阶段中,蒸汽温度、压力下降速度是不同的,在高负荷时下降速度较为缓慢,在低负荷时可以快些。当滑停到较低负荷时,锅炉熄火,同时汽轮机打闸停机,发电机解列。

190:、理论燃烧温度: (theoretical combustion temperature) 燃烧过程是燃料中的可燃物质(主要是碳和氢)同氧所进行的化学反应。用理论上允许的最低空气量使可燃物质完全变成像CO2、H2O等稳定的氧化物,叫做完全燃烧。这种在绝热条件下完全燃烧所所达到的温度,叫理论燃烧温度。

191:、热功率: 指燃料在炉膛燃烧所能释放出的热量。即Q=BQr,式中B为燃料耗量,kg/s; Qr,为燃料的低位发热量,kJ/kg。

192:、炉膛容积热负荷:qv 指炉膛单位容积折算的单位时间内燃料的释热量(热功率),它等于燃料发热量与单位时间燃料消耗量的乘积除以炉腔容积所得的商。它是锅炉设计和运行的一个重要参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燃料和烟气在炉膛内的停留时间和出口烟气冷却的程度。锅炉设计中,选取炉膛容积热负荷须依照两个原则名词解释:燃料燃烧(或燃尽)需要的条件和使烟气及灰冷却需要的条件。

193:、炉膛截面热负荷: 按单位截面积折算的单位时间燃料释热量(热功率),它等于燃料发热量与单位时间燃料消耗量之积除以燃烧器区域的炉膛横截面积。炉膛截面热负荷与燃料种类有关。

炉膛截面热负荷表征燃烧器区城的温度水平。在qv一定条件下截面热负荷值过大,炉膛属瘦高型,炉膛周界过小,使燃烧器区域火焰温度水平偏高,虽有利于燃料着火,但对低灰熔点煤易引起结渣;反之,截面热负荷过小,炉膛呈矮胖型,即使燃挠器周围不结渣,由于炉膛高度大小,易导致炉腔出口处烟温过高而结渣,还可能引起燃烧不稳。

194:、燃烧器区域壁面热负荷: 按燃烧器区域单位表面积折算的单位时间的燃料释热量,它等于每小时燃料消耗量与燃料发热值的乘积除以燃烧器区域的壁面积。

燃烧器区域壁面热负荷表征炉内燃烧器区域的温度水平和换热强度,它反映燃烧器在不同布置方式下火焰分散或集中的程度。在大容量锅炉设计中作为对容积热负荷和截面热负荷进行补充的设计指标。对于结渣性煤种趋于采用低值,难燃煤种则宜用较高值。

195:、炉膛出口烟气温度: 系指屏式过热器管束前或锅炉对流排管前烟道截面上的平均烟气温度。

炉膛出口烟气温度的选取是锅炉设计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它影响到可靠性和经济性两个方面。从可靠性看,须考虑避免炉膛出口对流受热面的结渣以及高温腐蚀,故炉膛出口烟温不宜过高。从经济性看,由于炉膛出口烟气温度决定了锅炉辐射受热面和对流受热面吸热量之比,炉膛出口烟温提高,炉膛辐射受热面吸热份额减小,对流受热面吸热份额增大,反之则相反。

196:、热偏差: (heat deviation) 并列管组中个别管圈〔偏差管〕内工质焓增与整个管组工质平均焓增之比。热偏差越大,偏差管中工质温度越高,其工作可靠性就越差。热偏差主要由热力不均匀性、水力不均匀件和结构不均匀性等因素引起。

197:、蒸汽净化: (steam purification) 利用机械的或化学的手段,去除或减少蒸汽中携带的杂质(盐类)以提高蒸汽品质的过程。通常采取的手段有名词解释:用化学方法提高给水品质,用机械原理设置汽水分离器、进行蒸汽清洗及增大排污率等等。

198:、机械携带: 蒸汽携带锅水水滴的现象。当汽水混合物与蒸发面或固体表面(如汽水分离元件、锅筒内壁等)相撞或汽泡穿出蒸发面时均可能产生水滴,其中细小者可能被上升流动的蒸汽携带离开锅筒。增加蒸汽空间高度、降低蒸发面负荷、降低锅水浓度、设置高效率的汽水分离装置、均匀蒸汽空间负荷等均能降低机械携带。

199:、溶解携带: 蒸汽具有溶解某些盐类的能力。由于蒸汽对各种盐类的溶解能力不同,又称选择性携带。压力愈高,蒸汽的溶解能力愈大。

200:、锅炉排烟监测: (boiler flue gas monitoring) 用国家规定的测试方法测定和监视排烟中污染物质浓度的工作。通过对锅炉排烟的监测,可以判断其是否符合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评价烟气净化装置的效果,并据此制订改进措施。当前,排烟监测—般是以SO2、NOx和粉尘为主要对象。

201:、硫氧化物: 主要是SO2和少量SO3,它们对人的眼睛和肺以及植物的叶片带来损伤。浓度高的SO2造成呼吸系统疾病甚至死亡,使农作物减产或植被枯萎。在大气中与雾、飘尘等发生化学反应形成硫酸烟雾,其毒性比SO2大4—20倍,危害性特大。如SO2氧化为SO3与水结合成硫酸雾,会腐蚀金属器物,并造成酸雨。

202:、烟气脱硫: (flue gas desulphurization,FGD) 用吸收剂(反应剂)脱除燃料燃烧所生成烟气中二氧化硫的工艺。烟气脱硫设备一般安装在锅炉除尘器之后。

烟气脱硫方法按反应物质的状态(液态、固态)可分为干法与湿法两大类;按反应产物的处理方式可分为抛弃法与回收法两大类。

抛弃法的主要优点是名词解释:设备较简单, *** 作较容易,投资及运行费用较低。主要缺点是名词解释:废渣需占用场地堆放,容易造成二次污染。当烟气中二氧化硫浓度较低,无回收价值或投资有限,大气污染控制严格时,多采用抛弃法。

回收法的主要优点是名词解释:将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当作一种硫资源回收利用,变害为利,有些脱硫剂可再生使用;多数流程为闭路循环,避免了二次污染。主要缺点是名词解释:流程较复杂,运行 *** 作难度较大;投资及运行费用较高。当烟气中二氧化硫浓度较高,有回收利用价值时,才考虑采用回收法。

203:、氮氧化物: 烟气中含有NO、NO2、N2O。主要是NO在大气中很快氧化成NO2,大部分NO2通过光解作用还原为NO,但NO2亦会与大气中的OH离子反应而形成硝酸。NO2的毒性比NO大4—5倍。氮氧化物比较难溶于水,因此对上呼吸道粘膜的刺激性不太明显。但是,当人感到不舒适时,吸入量已达危险剂量。另一个危害是在光化学烟雾的形成过程中,氮氧化物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也是酸雨的主要成分之一。

204:、锅炉受热面吹灰: (soot blowing on the heating surface of boiler) 消除受热面上的积灰和结渣,维持其清洁,以保证锅护安全经济运行的一种手段。燃料中不可燃的矿物质在炉内燃烧后成为灰渣,其中一部分沉积于下部渣斗内,大部细小的灰粒随烟气—起流动,可能沉积在炉膛辐射受热面或后部对流受热面上,并逐渐地增厚成为疏松的积灰层或较坚硬的渣层,影响受热面的传热。目前还没有任何有效的防止粘结积灰的办法,唯一的手段是采用吹灰装置定期地吹灰。

205:、事故处理: (accident and incident management of power plant) 包括各种设备及人身伤亡事故发生后的现场处理及事后的调查、分析、统计和制订反事故对策等工作。

规定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均应算作事故名词解释:①人身伤亡;②设备非计划停运或异常运行、降低出力,少送电(热)者;③发电厂的异常运行引起了全厂有功出力或无功出力降低比电力系统调度规定的有功负荷曲线数值低5%以上,或比无功负荷曲线位低10%以上,并且持续时间超过了1h;④由于发(供)电设备、公用系统损坏造成一定经济损失,⑤其他情况名词解释:如主要发(供)电设备异常运行已达到规程规定的故障停止运行条件,而未停止运行者;锅炉安全阀拒动,使压力达到额定压力1.25倍以上者,汽轮机运行中超速达到额定转速的1.12倍以上者;主要发电设备的计划检修,超过了批准的期限;备用的主要发电设备不能按调度规定的时间投入运行者等等。

206:、炉膛安全保护监控系统: (furnace safeguard supervisory system,FSSS) 保证锅炉燃烧系统中各设备按规定的 *** 作顺序和条件安全起停、切投,并能在危急工况下,迅速切断进入锅炉炉膛的全部燃料,保证锅炉安全,防止爆燃等破坏性事故发生的安全保护和顺序控制装置。主要功能有安全功能、 *** 作控制功能和火焰检测功能。

207:、炉膛爆炸: (furnace explosion) 锅炉炉膛或烟道内燃料突然强烈燃烧或熄火,燃气压力骤增或骤减,超过炉墙或烟道所能承受能力而造成破裂的事故。分外爆和内爆两种,外爆是炉膛或烟道内聚集的可燃混合物被引燃导致急剧不可控的爆炸性燃烧,燃气体积迅速膨胀,使炉墙或烟道向外爆裂。内爆是炉膛灭火,烟气体积随温度降低迅速减小,这时,如送、引风机配合不当,造成引风机抽力瞬间增大,使炉墙或烟道承受较大的负压力而向内爆裂。

208:、炉膛灭火: (furnace loss of fire) 运行中的锅炉因风/煤比失调,炉膛温度低或燃料中断,全部运行的燃烧器突然全熄火的一种事故。

灭火时—般会出现炉膛负压突然增大,一、二次风压突然减小,汽温、汽压随之降低,锅筒水位先降低而后升高,炉膛变暗,火焰监视器发出灭火信号,灭火保护装置MFT。判定为炉膛灭火时,应立即停止制粉系统,关闭速断油门,停止向炉内供应燃料。严禁用关小风门继续供给燃料以爆燃方式恢复着火。还应立即减负荷,解列减温器,控制好汽温和汽包水位。调整炉膛负压进行炉膛吹扫(不应少于5min),在查明灭火原因并加以消除后,再重新点火,若短时间不能恢复时,则按正常停炉处理。

209:、锅炉爆管: (boiler tube explosion) 锅炉各金属受热面的管子在运行中损伤失效而爆漏的现象。由于它们承受高温、高压,一旦泄漏即会迫使锅炉非计划停运,直接和间接损失都很大。

210:、燃烧器结渣: (slaging in furnace) 在锅炉炉膛内进行的燃烧过程中受热面上粘结软化或半熔融灰粒,并生长和积累形成硬结的渣体覆盖层的现象。在炉内和燃烧器区域严重结渣,会影响炉内良好的空气动力工况,使燃烧进一步恶化。

211:、氧量: 烟气中氧气所占的体积百分含量。

212:、 过量空气系数: 实际供给空气量与理论空气量的比值。

213:、: 一次风率: 一次风率指一次风量占锅炉总风量的百分比。

214:、: 低位发热量: 高位发热量减去其中生成的汽化潜热后的发热量,称为低位发热量。

215:、: 汽蚀: 当离心泵入口的最低压力低于该温度下的被吸液体的饱和压力时,产生大量的汽泡,汽泡的形成、发展和破裂过程中,会对叶轮材料产生破坏作用,这种现象叫汽蚀。

216:、过热和超温: 金属的过热与超温在概念上是相同的,所不同的是,超温是指在运行中由于种种原因,使金属的管壁温度超过它所允许的温度,而过热是因为超温致使金属发生不同的损坏,也就是说,超温是过热的原因,过热是超温的结果。

217:、经济煤粉细度: 机械不完全燃烧热损失、排烟热损失和制粉电耗之和最小时的煤粉细度。

218:、飞灰可燃物含量: 飞灰中可燃物含量占飞灰的含量。

219:、炉膛负压 :炉膛内的压力和当地大气压的差值。

220:、着火温度: 由缓慢的氧化状态转变到反应能自动加速到高速燃烧状态的瞬间过程称为着火,着火时反应系统的温度称为着火温度。挥发分越低,着火温度越高。

221:、完全燃烧: 燃料中的可燃成分在燃烧后全部生成的不能再进行氧化的燃烧产物。

222:、烟气露点: 烟气中的SO3与水蒸汽结合成硫酸蒸汽,当低温烟气进入低温受热面后,烟气中的硫酸蒸汽开始凝结,硫酸蒸汽的凝结温度称为酸露点,酸露点比水露点要高得多,通常所说的烟气露点,即是指酸露点。

223:、料位: 磨内煤的体积与减去钢球所占容积后磨的容积之比。

224:、虚假水位: 由于外界负荷或燃烧工况突然变化,汽包水位会随之突然升高或降低,而后再向相反方向变化,汽包水位升高或降低时指示的水位。

225:、假想切圆: 是指四角燃烧锅炉中,在炉膛中心和四个角的燃烧器的几何轴线的延长线都相切的假想圆。

226:、磨煤机的临界转速: 钢球磨煤机内钢球和煤产生的离心力刚好与其重力相等,钢球和煤与筒体一起旋转时的磨煤机转速称为磨煤机的临界转速。

227:、窜轴: 转动机械在运行中发生不正常的轴向位移现象叫做机械的窜轴。

228:、折焰角 :后墙水冷壁在炉膛上部向前突出的部分叫折焰角。

229:、自燃温度 :在没有明火接近的条件下,燃料与空气接触能自动着火燃烧的最低温度称为自燃温度。

230:、挥发分 :失去水分的煤样,在隔绝空气下加热至850±20℃,使燃料中的有机物分解而析出的气体叫挥发分。其主要成分是各种碳氢化合物、一氧化碳、硫化氢等可燃气体,还有少量氧、二氧化碳、氮等不可燃气体。

231:、冷端综合温度 :对于空预器来说,:是指烟气出口温度与空气入口温度的和。在空预器投入运行前应注意确保其“冷端综合温度”始终不低于给定的“最小综合温度”值。

最小冷端综合温度的确定与具体运行环境、燃料种类和成分、燃烧状况等因素有关。通过控制进入空预器的空气入口温度,使得空预器的“冷端综合温度”不低于给定燃料条件下的最小值。对于燃料含硫量低于1.5%的煤,这一温度通常是138℃。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bake/494470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1-13
下一篇 2022-11-1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