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隧道工程?

什么是隧道工程?,第1张

什么是隧道工程? 以任何方式修建,最终使用于地表以下的条形建筑物,其内部净空断面在2㎡以上的洞室称为隧道。

2、地质超前预报:名词解释:在隧道勘察阶段,通过综合勘察手段,可查明重要的地质问题,确定影响较大的地质构造和主要的不良地质,对隧道的施工起宏观指导作用。3、岩体:名词解释:与工程结构有关的那一部分岩石。

4、初始应力:名词解释:对于地壳岩体来说,再未被认为扰动的天然状态下,由岩体的自重和地质构造作用和地质地温作用引起的应力称为初始应力。

5、围岩:名词解释:是指隧道开挖后其周围产生应力重分布范围内的岩体。

6、围岩分级:名词解释:根据长期的工程实际,工程师们认识到各种围岩的物理性质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内在联系和规律,依照这些联系和规律,可将围岩分为若干个等级,这既是围岩分级。

7、隧道洞门:名词解释:是隧道两端的外露部分,也是联系洞内衬砌与洞口外路堑的支护结构。

8、机车车辆限界:名词解释:是指机车车辆最外轮廓的限界尺寸。要求所有在线路上行驶的机车车辆停在平坡直线上时,沿车体所有部分都必须容纳在此界限范围内。

9、基本建筑限界:名词解释:指线路上各种建筑物和设备均不可侵入的轮廓线。用途是保证机车车辆的安全运行和建筑物和设备不受损害。

10、隧道建筑限界:名词解释:是指包围“基本建筑限界”的外部轮廓线,即要比“基本建筑限界”大一些,留出少许空间,用于安装通讯信号、照明、电力设备。

△11、直线隧道净空名词解释::要比“隧道建筑限界大一点”,除了满足限界的要求外,考虑避让等安全空间、救援通道及技术作业控件,还考虑了在不同围压下,衬砌的合理受力变形形状以及施工方便等因素

△12、仰拱:名词解释:是指为改善上部结构受力条件而设置在隧道底部的反向拱形结构。

13、整体式衬砌:名词解释:采用整体式衬砌设备进行一次全断面衬砌的,以较大厚度和刚度的整体模筑混凝土作为隧道的结构。

14、装配式衬砌:名词解释:将衬砌分为若干构件,这些构件在现场或工厂预制,然后运到坑道内用机械将它们拼装成一环接着一环的衬砌。

15、锚喷式衬砌:名词解释:指锚喷结构既作为隧道的临时支护,又作为隧道永久结构的形式。

16、复合式衬砌:名词解释:复合式衬砌是把衬砌分为两层或两层以上,可以是同一种形式、方法和材料施作的,也可是不同形式、方法、时间和材料施作的。

△17、明洞:名词解释:隧道的一种变化形式,采用明挖法修筑。

△18、明挖:名词解释:把岩体挖开,在露天修筑衬砌,然后回填土石的方法。

19、围岩压力:名词解释:指引起地下开挖空间周围岩体和支护变形或破坏的作用力。

20、松动压力:名词解释:由于开挖而松动或坍塌的岩体以重力形式直接作用在支护结构上的压力称为松动压力。

20、形变压力:名词解释:由于围岩变形受到与之密贴的支护如锚喷支护的抑制,而使围岩与支护结构在共同变形过程中,围岩对支护结构施加的接触压力。

21、膨胀压力:名词解释:当岩体具有吸水、应力解除等膨胀特征时,由于围岩膨胀所引起的压力称为膨胀压力。

22、冲击压力:名词解释:围岩积累了大量d性变形能后,由于隧道的开挖,围岩的约束被解除,能量突然释放所产生的压力。

23、隧道施工:名词解释:指修建隧道及地下洞室的施工方法、施工技术和施工管理的总称。

24、矿山法:名词解释:因最早应用于采矿坑道而得名。多数情况下采用钻眼爆破进行开挖,故又称钻爆法。

25、新奥法:名词解释:以喷射混凝土锚杆作为主要支护手段,通过检测控制围岩变形,充分发挥围岩的自承能力的施工方法。奥地利隧道学会认为,新奥法是在围岩中形成一个以封闭岩石支撑环为主要目的的隧道施工方法。

26、辅助稳定该措施:名词解释:是指隧道在开挖的过程中控制和减少坑道周边收敛变形防止坍塌的措施。

27、超前锚杆:名词解释:指沿开挖轮廓线,以一定的外插角,向开挖面前方钻孔安装锚杆,形成对前方围岩的预锚固。

28、管棚:名词解释:指利用刚拱架沿开挖轮廓线以较小的外插角、向开挖面前方打入钢管构成的棚架来形成对开挖面前方围岩的预支护。

29、超前注浆小导管:名词解释:在开挖前,沿坑道周边,向前方围岩钻孔并安装带孔小导管,或直接打入带孔小导管,并通过小导管向围岩压注起胶结作用的浆液,待浆液硬化后,坑到周围掩体就形成了有一定厚度的加固圈。

30、帷幕注浆名词解释:注浆后即形成较大范围的筒状封闭加固区。

31、水平旋喷预支护:名词解释:实在一般初期导管注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已高压旋喷的方式压注水泥土浆,从而在隧道开挖轮廓外形成拱形预衬砌的超前支护。

32、机械切槽法:名词解释:利用专门的切槽机械,沿隧道外轮廓线切割一定深度的切槽。在硬质底层中,利用该切除哦啊,作为爆破振动的隔振层,主要起隔振或减振作用;在软石或砂质地层中,在切槽内填筑混凝土,形成预支护拱。

33、掏槽眼:名词解释:针对隧道开挖爆破只有一个临空面的特点,为提高爆破效果,宜现在开挖断面适当位置布置新的临空面。

34、周边眼:名词解释:沿着隧道周边布置的炮眼称为周边眼,其作用是炸出较平整的隧道断面轮廓。

35、辅助眼:名词解释:位于掏槽眼和周边眼之间的炮眼称为辅助眼,其作用是扩大掏槽眼炸出的槽腔,为周边眼爆破创造临空面。

36、光面爆破:名词解释:是通过正确确定爆破参数和施工方法,在设计断面内的岩体爆破崩落后才爆周边孔,使爆破后的围岩断面轮廓整齐,最大限度地减轻爆破对围岩的扰动和破坏,尽可能地保持原岩完整性和稳定性的爆破技术。

37、预裂爆破:名词解释:先起爆周边眼,在其他炮眼未爆之前沿着开挖轮廓线预裂爆破初一条反射爆破地震应力波的裂缝。由于这个预裂面的存在,对后爆的掏槽眼、辅助眼的爆轰波能起反射和缓冲作用,可以减轻爆轰波对围岩的破坏影响,保持岩体的完整性,使爆破后的开挖面整齐规则。

38、超欠挖:名词解释:以设计开挖轮廓线为基准,实际开挖的断面在基准线以外的部分称为超挖,在基准线以内称为欠挖。

39、TBM:名词解释:用隧道掘进机切削破岩,开凿岩石隧道的施工方法。

40、盾构:名词解释:暗挖法施工中采用盾构机的一种全机械施工方法。它是将盾构机械在地中推进,通过盾构外壳和管片支撑四周围岩防止发生坍塌,同时在开挖面前方用切削装置进行土体开挖,通过土机搬运出洞外,靠千斤顶在后部加压推进,并拼装预制混凝土管片,形成隧道结构的一种机械化施工方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bake/494500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1-13
下一篇 2022-11-1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