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大学语文自考好考吗?

2014大学语文自考好考吗?,第1张

2014大学语文自考好考吗?

学习“中国文学史概述”

记住“中国古代历史朝代简表”

为了大致了解中国的文学史,大致了解五十几位作家在历史上的地位,《大学语文》教材在《附录》中撰写了“中国文学史概述”,编制了“中国古代历史朝代简表”。这两篇虽然是《附录》,但还是要学习的。“中国古代历史朝代简表”、“中国文学史概述”不仅有助于直接深入了解其中编入《大学语文》教材中的作家和作品,对提高考试成绩,提高一般文化素质也是有帮助的。

记住入选作家的生平经历等情况

《大学语文》共收57位作家,65篇作品。其中57位作家都有300字到500字的简要介绍,介绍作家的生平事迹、思想倾向、风格流派、艺术特点、历史地位、作品文集等。它们都是了解作家的必要资料,也是分析作品的参考资料。对于这些资料,考试题中常有,应该强迫自己记住。记住的方法可以用红笔在介绍中划线,也可以花费一点时间做更简要的笔记,要把作者的生平事迹的主要方面,如业绩、贡献、思想倾向、艺术风格流派、影响等记住。

努力学习古代汉语知识

《大学语文》教材共收古文作品43篇,约占全部作品的三分之二。

这43篇的字、词、句的注释比较详细,是为了适应自学考生的实际水平和便于“无师自通”而特意编辑的。对这些注释,可以根据自己的陌生程度和试题常见,为阅读常用的字词句进行笔录,便于重点复习。

此外还有两个材料值得注意,一个是课文后面《思考与练习》中有关虚词的比较用法,一个是教材后边《附录》中“中国古代汉语语法常识”。这两个材料收词不多,而且举例一般出自《大学语文》,有助于复习。前者可以集中摘录下来,后者不妨用书而不必摘录。

强记名言名句背熟10篇重点诗歌

《大学语文》65篇,几乎篇篇都有名言名句。名言是文章中的一段话,往往语意畅达,说理透彻,言简意赅。名言、名句、名段,考生应该记住,或应该记住大意。考试大纲要求背诵的10篇诗歌,最好抄成卡片,随时随地复习。

认真阅读作品培养理解分析能力

《大学语文》课程的学习目的,主要是下面三个方面:一是重在学习中国语言和文学知识,提高文化素养;二是重在理解作品和分析作品,学习前人优秀思想道德传统和表达技巧;再者是在前述两者的基础上练习写作,提高表达和应用能力。

另外,还要培养对作品的理解分析能力。第一是通过阅读作品来进行;其次是结合作者的思想倾向来进行;再次是联系时代历史背景来进行,等等。这些方法可以综合起来运用。

研究考试大纲和历届试题

提高应查能力

为了《大学语文》的自学和考试,还要仔细研究课程自学ks大纲和揣摸历届的试题。考试大纲概括地叙述了自学ks的方向,具体地例举了课程的自学ks内容,对《大学语文》课程的性质、学习方法、学习内容以及考试内容、考试范围、考试标准等等,都有明确规定,是自学《大学语文》课程的依据。它十年如一日,保持稳定,应该经常放在案前以备随时参考。历届《大学语文》试题是根据考试大纲编制的,形态上也维持不变。考生通过对历届试题的研究,可以揣摸考试的标准、熟悉考试的题型、了解考试的范围、研究考试的内容、掌握答题方式。

根据近几年的试题,大致有如下题型:一、单项选择题。它的内容由三部分组成:作家作品知识、课文分析和文体知识。二、多项选择题。它的内容由四部分组成:作家作品知识、课文分析、文体知识和语言知识。三、填空题。它的内容大致由四部分组成:作家作品知识、课文分析、文体知识和要求背诵的诗词。四、词语解释题。主要是古代文词语,也有近代文词语。五、古文翻译题。六、简答题,一般是考察课文分析。七、简析题,一般也是课文分析,主要是精读课文。八、作文。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bake/511256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1-17
下一篇 2022-11-1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