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言这两个

预言这两个,第1张

四大预言3个已应验(三大预言是谁的预言)

作为海峡两岸公认的革命先驱和“国父”,孙中山先生的一生无疑是伟大而传奇的。中山先生起初希望学医救国,被称为“东亚病夫”。但是,随着他对这个国家的观察和思考,他越来越意识到,这个国家的病不在人们的身上,而在被封建礼教摧残的四亿人民的心里。就这样,孙中山先生毅然走上了推翻满清、拯救民族的革命道路。

▲钟惺同乡会成立地老照片

光绪二十年(公元1894年),孙中山和二十多名进步华侨在檀香山宣布成立钟惺学会,开始了反对腐朽的清政府的革命斗争。虽然这一时期的所有斗争基本都以失败告终,但“驱逐鞑靼,恢复中国”的革命思想却传遍全国,深入人心。宣彤第三年(公元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经过16年的不懈奋斗,革命者终于在满清王朝的废墟上建立了一个崭新的共和国。

可惜革命者没有足够的力量来巩固革命的成果,也没有足够的技巧来处理内外困境。他们只能在保持政权不变的前提下,把总统职位让给袁世凯这个野心勃勃、军队庞大的人。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孙中山先生费尽心血构想的建国方针没有付诸实施。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正是这段闲暇时间,给了孙中山反思自己建国理念的时间,并使之更加完善。后来他把它编成一章,和自己对这个国家未来的希望一起编入《建国方略》一书。

▲孙中山先生的剧照

民国六年(公元1917年)开始写这本书的时候,北洋首领袁世凯已经抑郁而死,失去了压制,一场军阀混战在所难免。所以《建国大业》一书出版后,虽然人们对孙中山先生的拳头印象深刻,但普遍认为这只是一个完全不可能实现的美好空梦想。然而,一百年后,如果我们重新审视这本书,我们会欣喜地发现,孙中山先生在书中提出的四个预言,有三个已经实现,最后一个只是时间问题。

▲《建国方略》

第一个预测是,未来中国将有16万公里的铁路,国家的每一片领土都将紧密相连。对孙中山先生的思想有所了解的读者应该都知道,孙中山先生非常重视铁路,认为铁路的发展是一个国家国力和民生的重要标志。但当时从光绪六年(公元1880年)自己修建的第一条标准轨货运铁路——唐徐铁路开始,到清末只修建了不到9000公里的铁路,所以人们认为是空也就不足为奇了。如今,中国铁路总里程已达13.1万公里,其中高速铁路近3万公里,各大铁路仍在建设中,这一预测也算是实现了。

▲中国高铁

第二个预测是在中国的北、中、南建设一个世界级的港口,与纽约港相媲美,以港口为中心发展三个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其实我们没有让孙先生失望。如今,中国在“全球十大最繁忙港口”中占据七席,北方有天津港,华东有“世界第一大港”上海港,华南有广州港、深圳港、香港等世界级港口。至于东部沿海地区,如孙先生所料,已经形成了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发达地区。

第三个预测是,未来中国可以吸收一切,吸引外资发展工业。从过去的历史来看,中国古代的盛世是比较开放的,汉唐时期,四夷广收,丝绸之路繁盛,都有着耀眼的文明之光。与满清政府的闭关锁国政策相比,孙中山先生深知只有采取包容开放的民族政策,吸引外资为我所用,将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我们的国家才能富强。事实上,中国目前的对外开放政策与孙中山先生的想法非常一致,甚至更加完善。

▲上海外滩夜景

第四个预言是所有的人都有“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他们有责任心,无私无畏。孙先生当年之所以弃笔从军,是希望从精神层面改造中国人民,因为只有人民素质的提高才能代表一个国家的真正实力。虽然还没有让所有的国民都达到这么高的水平,但是紫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人民的高素质一定会得到全世界的称赞。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提供,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服务,无所有权及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网站涉嫌抄袭侵权/非法内容,请发邮件举报。一经核实,本网站将被立即删除。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bake/513907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1-17
下一篇 2022-11-1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