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产业链条用冷轧钢带(GBT13795?

什么是产业链条用冷轧钢带(GBT13795?,第1张

什么是产业链条用冷轧钢带(GB/T13795?

产业链条用冷轧钢带(GB/T13795)是一种高质量钢带。尺寸规格见表5-290。

产业链条用冷轧钢带(GB/T13795常见问题

冷轧钢带硬度是多少

退火后的普碳钢表面洛氏硬度一般为55+-3,不退火轧硬冷轧带钢硬度在80以上。冷轧带钢和薄板一般厚度为0.1~3mm,宽度为100~2000mm;均以热轧带钢或钢板为原料,在常温下经冷轧机轧制成材。冷。

不锈钢与冷轧钢带的区别

冷轧钢:它的强度很高,但韧性、可焊性差,比较硬、脆,表面光亮。不锈钢:表面美观以及使用可能性多样化耐腐蚀性能好,比普通钢长久耐用耐腐蚀性好强度高,因而薄板使用的可能性大耐高温氧化及强度高,。

冷轧钢带和冷板是一样的吗

材质是一样的,外形尺寸是不一样的。冷轧钢带:按照行业来分 钢带由母卷(冷轧卷料)分条得到的冷轧钢带;冷板:俗称冷轧钢板,也是由母卷(冷轧卷料)分条剪板得到的冷板;冷轧指的是钢材的加工工艺(与热轧对应)。

【技术】极薄冷轧钢带板形缺陷的控制措施

极薄冷轧钢带的价值较高,但生产难度较大,生产中容易出现各种板形问题,影响产品质量提升。下列原因容易造成极薄冷轧钢带板形缺陷:

1、弯辊力波动大。

六辊HC可逆冷轧机是通过弯辊力改善板形质量,如果弯辊力波动大,不利于钢带板形的调节。

2、轧辊热膨胀不均。

在钢带轧制过程中,将会产生大量的变形热,如果轧辊预热时间过短,这种变形热使轧辊热膨胀,从而改变轧辊的原始辊型,影响板形的质量。

3、轧制压力大,不利于板形的调整。

在轧制极薄钢卷时,查看轧制压力,成品道次轧制压力超过7800kN的规定值,导致出现边浪缺陷。

4、轧辊过钢量大。

随着轧辊在轧机上工作时间的延长(过钢量增大),工作辊与钢带之间由于摩擦造成轧辊磨损,导致轧辊的辊缝形状不规则,从而造成板形缺陷。

控制措施

1、减小弯辊力波动

对液压油品进行化验,对超标的大颗粒物质通过滤油机进行过滤,油品精度达到6级以下。对过滤滤芯进行更换,保证弯辊站油品精度。针对伺服阀零点存在的偏差问题,利用换辊时间对伺服阀的线圈电阻值进行测量,对电阻值超标的进行更换。弯辊力波动值得到控制,从而减少了因弯辊力波动大引起的板形缺陷。

2、提高轧辊热膨胀的均匀性

优化轧制速度(<400m/min),调整预热时间(>25min),轧辊达到了均匀热膨胀的的效果,提高了板形质量。

3、优化轧制、退火工艺参数

生产极薄冷轧钢带时采用硬度≥93HSD的工作辊进行轧制,乳化液浓度由轧制常规产品的1.0%~2.0%提高到1.8%~2.5%。二轧钢卷退火时保温温度由620℃优化到640℃,保温时间8h。

4、保证轧辊的辊型精度

950轧机轧制极薄钢带时,工作辊的过钢量由原来的80吨减小到60吨以内,中间辊的过钢量由原来的120吨减小到100吨以内,生产极薄冷轧钢带时支撑辊辊面凹坑面积≯50mm2,凹坑数量不超过3个,以保证轧辊的辊型精度。

相关链接:

GB716-1991碳素结构钢冷轧钢带概述

标准规定了碳素结构钢冷轧钢带(以下简称钢带)的尺寸、外形、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标志和质量证明书。本标准适用于冷轧机制造的成卷钢带。

无磁不锈钢带深冲压用冷轧钢带

深冲压用冷轧钢带是用于深冲复杂拉延零件的低碳优质碳素结构钢冷轧钢带。 交货状态: 需经热处理和平整后交货。 钢带供应状态的表面应为粗糙的或光亮的。 使用情况:在汽车、拖拉机等工业应用广泛。 附1:不锈钢的物理性能 一、一般物理性能 和其他材料一样,物理性能主要包括以下3个方面:熔点、比热容、导热系数和线膨胀系数等热力学性能,电阻率、电导率和磁导率等电磁学性能,以及杨氏d性模量、刚性系数等力学性能。这些性能一般都被认为是不锈钢材料的固有特性,但是也会受到诸如温度、加工程度和磁场强度等的影响。通常情况下不锈钢与纯铁相比导热系数低、电阻大,而线膨胀系数和导磁率等性能则依不锈钢本身的结晶结构而异。 表4-1~表4-5中列出马氏体型不锈钢、铁素体型不锈钢、奥氏体型不锈钢、沉淀硬化型不锈钢和双相不锈钢主要牌号的物理性能。如密度、熔点、比热容、导热系数、线膨胀系数、电阻率、磁导率和纵向d性系数等参数。 二、物理性能与温度的相关性 (1)比热容 随着温度的变化比热容会发生变化,但在温度变化的过程中金属组织中一旦发生相变或沉淀,那么比热容将发生显著的变化。 (2)导热系数 在600℃以下,各种不锈钢的导热系数基本在10~30W/(m·℃)范围内,随着温度的提高导热系数有增加趋势。在100℃时,不锈钢导热系数由大至小的顺序为1Cr17、00Cr12、2 Cr 25N、0 Cr 18Ni11Ti、0 Cr 18 Ni 9、0 Cr 17 Ni 12Mο2、2 Cr 25Ni20。500℃时导热系数由大至小的顺序为1 Cr 13、1 Cr 17、2 Cr 25N、0 Cr 17Ni12Mο2、0 Cr 18Ni9Ti和2 Cr 25Ni20。奥氏体型不锈钢的导热系数较其他不锈钢略低,与普通碳素钢相比,100℃时奥氏体型不锈钢的导热系数约为其1/4。 (3)线膨胀系数 在100-900℃ 范围内,各类不锈钢主要牌号的线膨胀系数基本在10ˉ6~130*10ˉ6℃ˉ1,且随着温度的升高呈增加的趋势。对于沉淀硬化型不锈钢,线膨胀系数的大小时效处理温度来决定。 (4)电阻率 在0~900℃,各类不锈钢主要牌号的比电阻的大小基本在70*10ˉ6~130*10ˉ6Ω·m,且随着温度的增加有增加的趋势。当作为发热材料时,应选用电阻率低的材料。 (5)磁导率 奥氏体型不锈钢的磁导率极小,因此也被称为非磁性材料。具有稳定奥氏体型组织的钢,如0 Cr 20 Ni 10、0 Cr 25 Ni 20等,即使对其进行大于80%的大变形量加工也不会带磁性。另外高 不锈钢的物理性能(二) 碳、高氮、高锰奥氏体型不锈钢,如1Cr17Mn6NiSN、1Cr18Mn8Ni5N系列以及高锰奥氏体型不锈钢等,在大压下量加工条件下会发生ε相相变,因此保持非磁性。在居里点以上的高温下,即使是强磁材料也会丧失磁性。但有些奥氏体型不锈钢如1Cr17Ni7、0Cr18Ni9,因为其组织为亚稳定奥氏体组织,因而在进行大压下量冷加工或进行低温加工时会发生马氏体相变,本身将具有磁性且磁导率也会提高。 (6)d性模量 室温下铁素体型不锈钢的纵向d性模量为200kN/mm2,奥氏体型不锈钢的纵向d性模量为193 kN/mm2,略低于碳素结构钢。随着温度的升高纵向d性模量减小,泊松比增加,横向d性模量(刚性)则显著下降。纵向d性模量将对加工硬化和组织集合产生影响。 (7)密度 含铬量高的铁素体型不锈钢密度小,含镍量高和含锰量高的奥氏体型不锈钢的密度大,在高温下由于品格间距的加大密度变小。 三、低温下的物理性能 (1)导热系数 各类不锈钢在极低温度下的导热系数的大小略有差异,但总的来说是室温下导热系数的1/50左右。在低温下随着磁通(磁通密度)的增加导热系数增加。 (2)比热容 在极低温度下,各种不锈钢的比热容有一些差异。比热容受温度的影响很大,在4k时的比热容可减小至室温下比热容的1/100以下。 (3)热膨胀性 对于奥氏体型不锈钢,在80k以下收缩率(相对于273K)的大小略有差异。镍的含量对收缩率有一定的影响。 (4)电阻率 在极低温度下各牌号间电阻率大小的差异加大。合金元素对电阻率的大小有较大的影响。 (5)磁性 在低温下,奥氏体型不锈钢随材质的不同其质量磁化率对负荷磁场的影响有差异。不同的合金元素含量也有差异。 不同牌号的磁导率没有什么差异。 (6)d性模量 在低温下,有磁性转变的奥氏体型不锈钢其泊松比相应地产生极值。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bake/515244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1-18
下一篇 2022-11-1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