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歌的作曲和作词是谁

国歌的作曲和作词是谁,第1张

国歌作词作曲是谁写的(国歌的词曲作者及创作背景)

义勇军进行曲》作曲家聂耳(左)与作词人田汉。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众多大咖齐聚北京,从1000多首作品中选出一首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当时从征集国歌歌词到最终选定,历时71天。最后的获胜者是《义勇军进行曲》,其作词人是田汉,词曲作者是聂耳。原来是电影《风暴之子》的一集。

电影《风暴之子》海报

据史料记载,在选国歌的过程中,一开始也有人不太赞同《义勇军进行曲》。反对者认为,《义勇军进行曲》的歌词,至少歌词中的一些词,有些过时。例如,时任中华全国总工会副主席的李同志认为《义勇军进行曲》中“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的歌词不恰当,因为我们用了14年时间才赶走了日本侵略者,用了3年多时间才打败了蒋匪军。中华人民共和国(PRC)当时正处于繁荣时期,那么我们如何判断它正处于“最危险的时期”呢?一些专家和学者建议,如果选择“义勇军进行曲”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PRC)的国歌,最好改变这个词。

李时任中华全国总工会副主席

支持直接选义勇军进行曲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人和反对直接选的人相持不下。最后,在认真听取了大家的意见后,毛泽东同志认为没有必要修改歌词。“虽然我们的人民经过艰苦斗争很快获得了解放,但他们仍然被帝国主义包围着,我们不能忘记帝国主义对我们国家的压迫。我们要为中国的完全独立和解放而战,我们还是要努力奋斗,所以还是保留原来的歌词比较好。”

毛泽东

居安思危是一种非常可贵的品质。面对逆境,大家容易团结一致,共同奋斗,克服困难;在繁荣面前,也就是形势一片大好的时候,能否保持清醒的头脑,往往决定了一个个人或者组织,一个国家能走多远。

《义勇军进行曲》之所以脱颖而出,是因为它体现了当时的选拔对象充分尊重过去的历史和民意。《义勇军进行曲》发表于全面抗战时期。那是当时在中国乃至世界都有很大影响的热门电影《风暴之子》中的一集。

《义勇军进行曲》油画

著名音乐教育家、画家丰子恺先生在《谈抗战歌曲》一文中说:“即使在三村的荒山上,也有从村里牧童口中发出的‘起来,起来’和‘前进,前进’的声音。”这句话足以证明《义勇军进行曲》在当时不仅大城市的居民耳熟能详,就连荒山野地的乡巴佬和牧羊人也会哼。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在埃及金字塔底部听到有人唱《义勇军进行曲》。著名建筑师梁思成在美国演讲时听到一个小孩吹口哨,他还演奏了《义勇军进行曲》。更有趣的是,有国际影响力的歌手保罗·罗伯逊曾经演唱过《义勇军进行曲》。据说这位因在著名的音乐剧《游船上》中演唱《老人河》而成名的歌手,会唱英语、汉语、俄语、法语等20多种语言。保罗·罗伯逊曾在纽约用英语演唱《义勇军进行曲》,并录制了一张名为《起来》的中国革命歌曲唱片。

保罗·罗伯逊的专辑《起床》

《义勇军进行曲》的第一次歌词修改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1949年4月20日至25日,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在捷克斯洛伐克首都布拉格召开世界和平会议。主办方邀请了当时正在筹备建国的中国共产党派代表团参加会议。根据规定,大会开幕时,各代表团入场时必须奏国歌。当时我们还没有选国歌,代表团成员几乎一致同意选择《义勇军进行曲》作为入口处播放的歌曲。但仔细讨论后,“中华民族已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改为“中华民族已经到了伟大的转折关头”。1978年,我们再次修改了《义勇军进行曲》的歌词,也就是1978年版的《义勇军进行曲》。转眼到了1982年,一直改来改去的国歌歌词终于回到了原点,回到了原来的样子。同年,《义勇军进行曲》经全国人大正式立法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而不是国歌。

国歌配乐

回顾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评选过程,可以体会到居安思危的胸怀和境界,对过去历史和民意的尊重,对美好未来的期待,以及国歌对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提升。国歌的价值在于充分发挥“想象共同体”的独特作用。什么是「想象社区」?而民族和国家是“想象的共同体”。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想可持续发展,就必须不断团结“想象共同体”的每一个成员,即每一个成员对这个“想象共同体”的心理和主观认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提供,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服务,不拥有所有权并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网站涉嫌抄袭侵权/非法内容,请发邮件举报。一经核实,本网站将被立即删除。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bake/516248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1-18
下一篇 2022-11-1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