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强渡大渡河是哪个河

红军强渡大渡河是哪个河,第1张

横渡大渡河是什么最大的支流(红军强渡大渡河是什么时间)

大渡河是岷江最大的支流。发源于四川、青海两省交界处的果洛山南麓,自北向南流经阿坝、甘孜、雅安、凉山、乐山,全长1070公里,流域面积约9万平方公里。上游有杜克河、马耳河、莫索河,三条河在张铠麟汇合,称为大金川;丹巴接受小金川后,开始称大渡河;丹巴以下,两岸支流虽多,但除牛日河较大外,一般都较小;离乐山市区不远,青弋江流入其中,最后在乐山市区南部汇入岷江。

四川大渡河峡谷景观。

大渡河上元地区是青藏高原的南缘,海拔3000多米,地势高而平缓,河谷宽而浅。清澈的河水滴在绿草如茵的原野上,羊群在蓝天下,如白云,一派“风吹草低,牛羊低”的景象。

因为下面,河流穿过横断山脉东部的高山深谷,河深谷窄;有的地方河流只有百米宽,两岸山峦高耸,峡谷陡峭;特别是在丹巴附近,山谷几乎是90度的悬崖,河水布满巨石、浅滩、奔腾的海浪,水声如雷。泸定之下,两侧有大雪山、二郎山、大相岭等名山。泸定地区,峰峦突兀,怪石嶙峋,水流汹涌。这里最引人注目的是海拔7556米的大雪山主峰贡嘎山。其山顶终年积雪,被称为“山中雪王”。它不仅是长江流域的第一高峰,也是世界名峰之一。

四川大渡河风光。

石棉以下,大渡河东拐,河道曲折,穿过大凉山林区和美丽的峨眉山的缝隙,江面逐渐变宽。河流蜿蜒在竹木繁茂、梯田纵横的红色丘陵地带,然后在土地肥沃、农业富庶的乐山小平原上流淌。这里的景观被誉为“蜀中第一胜景”,举世闻名的峨眉山、乐山大佛都在这里。

提起大渡河,人们自然会想到中国工农红军强渡大渡河、夺取泸定桥的伟大壮举,以及毛主席的名句“大渡桥渡铁桥寒”。大渡河两岸悬崖壁立,7道激流汹涌,自古被称为“天然护城河”。

四川大渡河景观。

1863年,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率师至安顺场,企图渡江北上。因为“屏障”,他失败了,结果毁了。

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到达这里,蒋介石调集数十万兵力围堵追击,企图消灭大渡河红军,重现当年的悲剧。工农红军来到安顺场,很快就消灭了敌人的守军。红军立即兵分两路。一路22名勇士冒着敌人的q林d雨,冲破惊涛骇浪,踩着铁链,抢占桥头。一路,18名工农红军乘船冲破惊涛骇浪,渡过大渡河,沿河北上,终于攻占了泸定桥。因此,泸定桥成为中共长征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为实现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红军一、二、四方面军会师,最终结束陕北长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川省泸定县泸定桥。

泸定桥又名大渡桥,是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泸定县路桥镇横跨大渡河的一座索桥。该桥建于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九月,全长103.67米,宽3米。它由13根链条组成,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桥。该桥因“飞夺泸定桥”之战而闻名中外。1961年3月,被列入全国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渡河是岷江的一条支流。从河流划分来说是二级支流,但本身就是一条大河。论水量,占闽江的一半以上;理论上比岷江长,但人们还是把它当成岷江的一条支流。大渡河流域的峨眉山和雅安地区是长江流域和全国著名的暴雨中心。一般这里年降雨量2000毫米,是华北干旱地区的三四倍。尤其是峨眉山,当年年降雨量高达5600多毫米,所谓“川西——天漏”就是指这一带。

四川大渡河山高谷深。

因为这里降雨量巨大,大渡河年水量达到641亿立方米,这是这条河的重要特点之一。大渡河的另一个特点是落差大。从河源到河口,海拔从4530米下降到357米,自然落差4173米。班玛河干流至河口,全长952公里,天然落差3138米,平均比降3.3‰。如此巨大而集中的落差,在其他河流中并不多见。由于水量充沛,落差巨大,水力资源丰富,接近黄河的储量,是我国又一个水力资源“富矿区”。

大渡河深溪沟大桥景观。

大渡河山高谷深,有许多优越的坝址可建大型水电站,如龚嘴水电站,就坐落在美丽的峨眉山下,离现代作家郭沫若的故乡——乐山市沙湾区不远。混凝土坝,高85.5米。该水电站总装机容量70.75万千瓦,年发电量35.3亿千瓦时,是中国西南地区最大的水电站。其电力输送到成都、宜宾、重庆等城市和农村,有力地支持了工农业建设。

大渡河下游的铜街子水电站。

大渡河下游还有铜街子水电站,距乐山市区80公里,坝高82米。总库容2亿立方米。这座水电站总装机容量为60万千瓦,于1985年开工。第一台机组于1992年12月发电,1994年12月完工。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提供,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服务,无所有权及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网站涉嫌抄袭侵权/非法内容,请发邮件举报。一经核实,本网站将被立即删除。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bake/516588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1-18
下一篇 2022-11-1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