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

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第1张

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

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

1、细胞学说

细胞学说细胞是动植物结构和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是1838~1839年间由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Matthias Jakob Schleiden)和动物学家施旺(Theodor Schwann)最早提出;

直到1858年,德国魏尔肖提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的观点,才较完善。它是关于生物有机体组成的学说。

细胞学说论证了整个生物界在结构上的统一性,以及在进化上的共同起源。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这一学说的建立推动了生物学的发展,并为辩证唯物论提供了重要的自然科学依据。

2、能量守恒和转换定律

能量守恒及转化定律指的是自然界中一切物质都具有能量。能量有各种不同的表现形式,并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包括物质和能量的相对论式转换),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个物体。

3、自然选择学说

自然选择说是由达尔文提出的关于生物进化机理的一种学说。达尔文认为,在变化着的生活条件下,生物几乎都表现出个体差异,并有过度繁殖的倾向;在生存斗争过程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能生存下来并繁殖后代,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逐渐被淘汰。

此种汰劣留良或适者生存的原理,达尔文称之为自然选择。他认为应用自然选择原理可以说明生物界的适应性、多样性和物种的起源。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bake/517748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1-18
下一篇 2022-11-1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