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让制和世袭制的区别

禅让制和世袭制的区别,第1张

禅让制和世袭制的区别

禅让制和世袭制的区别是禅让制是公天下,世袭制是家天下,禅让制是氏族社会下的领导人传承制度,不以血缘为基础,世袭制是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下领导人更替制度,一般建立在血缘关系的基础上。

禅让制

禅让制是指君主在生前通过禅位将统治权力传给其他人的制度,是中国原始社会部落联盟首领推选制度。相传尧为部落联盟领袖时,四岳推举舜为继承人,尧对舜进行三年考核后,使帮助为事。尧死后,舜继位,用同样推举方式,经过治水考验,以禹为继承人。禹继位后,又举皋陶为继承人,皋陶早死,又以伯益为继承人,最后族人拥戴禹之子启为王。这是部落联盟推选领袖的制度,史称“禅让”。但另一种说法是,禅让制只是到禹之子启就终止了,他建立第一个朝代——夏朝。

世袭制

世袭制是古代社会统治者,父死子继的权力传承制度,夏商周实行王位世袭制,此制度是与宗法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宗法制度是由原始社会末期的父系家长制演变而来的,是以嫡长子继承制为基本特点的权力分配制度。王为天下的大宗,其嫡长子为宗子,是王位继承者,称世子;庶子为小宗,王封其为诸侯,或留在中央为卿、大夫。诸侯、卿大夫或士,各为本支的大宗,其嫡长子为职禄继承者;庶子为小宗,再分封。此小宗又为本支的大宗。如此推演无穷。王被视为天之元子,受天之命以君临人间,所以称“天子”。这是“君权神授”观念,而自此这种王位世袭制度就逐步完善起来。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bake/520304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1-19
下一篇 2022-11-1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