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股东捐赠的会计处理

接受股东捐赠的会计处理,第1张

接受股东捐赠的会计处理

接受控股股东或控股股东的子公司直接或间接的捐赠,从经济实质上判断属于控股股东对企业的资本性投入,应作为权益性交易,相关利得计入所有者权益(资本公积)。

根据《会计准则解释5号》规定企业接受非控股股东(或非控股股东的子公司)直接或间接代为偿债、债务豁免或捐赠,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符合确认条件的,通常应当确认为当期收益;但是,有确凿证据表明属于非控股股东对企业的资本性投入,应当作为权益性交易处理,相关利得计入所有者权益(资本公积)。所以也要看具体的行为实质。一般情况借:银行存款,贷:营业外收入。

有确凿证据表明属于非控股股东对企业的资本性投入则,借:银行存款,贷:资本公积。对于控股股东和子公司之间的捐赠,从经济实质上判断,这种行为属于控股股东对企业的资本性投入,应作为权益性交易,相关利得计入“资本公积”科目,这就从财务角度遏止了关联企业之间的利润 *** 纵。

1、企业接受股东货币性捐赠:

借:银行存款(或库存现金等科目)

贷:资本公积——资本溢价

2、接受股东非货币性捐赠且取得对应发票:

借:固定资产(或库存商品等科目)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资本公积——资本溢价

企业接受控股股东捐赠,应当根据捐赠物的性质,通过“银行存款”等科目或“固定资产”等科目核算。资本公积是指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由于接受捐赠、股本溢价以及法定财产重估增值等原因所形成的公积金。资本溢价指有限责任公司投资者交付的出资额大于按合同、协议所规定的出资比例计算的部分,是资本公积金的组成之一。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bake/521420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1-19
下一篇 2022-11-1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