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提出人性本善的是谁

中国古代提出人性本善的是谁,第1张

中国古代提出人性本善的是谁

中国古代提出人性本善的是:孟子。孟子反对将仁义说成是对于人的本性改造、陶冶的成果,而主张是人性自身的直接的表现。正是因为人性自身是仁义的,所以仁义不是对于人的本性的伤害和扭曲,而是它自然的本来面目。在这样的意义上,所谓不仁不义才是违背了人的人性,是人的本性的变态。



孟子善端思想的主要内容:

1、人生而有善:主要包括“不虑而知”“不学而能”、“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以及人的善性体现为“恻隐”“羞恶”“恭敬”“是非”四心等。

2、善性需要后天保留和扩充:孟子认为,善性可失可留,所以需要通过后天存心养性的修养方式来加以保留与发扬。“夫为不善,非才之罪”,“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

3、君子人格培养的实践方法:主要体现在“存养寡欲”、“反求诸己”与“养浩然之气”等方面。



孟子善端思想的意义:

1、在中国传统儒家文化里,孟子的善端思想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对于我国当代伦理道德建设也具有启发意义。

2、孟子关于人有善端以及如何保持和发扬善端的思想,对于当今加强个人道德修为,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bake/522916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2-06
下一篇 2022-12-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