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炎坤个人简历

王炎坤个人简历,第1张

王炎坤个人简历 王炎坤,男,1947年生,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全国高校科技管理研究会会员。中国科学基金研究会会员。第二、三届湖北省高校科研管理研究会副秘书长,常务理事。第二届湖北省高校知识产权研究会理事。

1、工程热物理及能源利用学科专家信息管理系统,1990—1991年,王炎坤等,课题副组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992年12月5日通过专家鉴定,国内领先水平。

2、关于我国科技奖励机制研究,1991—1992年,王炎坤,项目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992年12月完成,发表论文14篇,出版专著1本。1999年教育部组织评审:国内领先水平。

3、关于国家科技奖励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的研究,国家科委、国家教委下达,1989年完成科研报告,发表论文1篇,王炎坤主要参加者。

4、我国基础研究体制改革研究,国家科委下达,1985年完成科研报告,主要参加。

5、微机辅助科研计划管理系统研究,1984—1985年,王炎坤等,校基金项目,1985年鉴定并获校科技成果三等奖。项目主持。

6、高载频差动变压器位移传感器及JDW-1位移遥测仪,1974—1977年,中国科学院下达,1983年获国家发明三等奖,王炎坤为主要参加者。

7、湖北省属高校科研项目立项评价指标体系,1993年-1995年,王炎坤,项目主持,湖北省教委下达。

8、高校科技成果状况评估与研究,1994年-1996年,王炎坤,主要成员,国家教委下达。1997年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

9、高校科技管理与运行模式及规范的研究,1995—1996年,排名第二。湖北省教委下达项目,1996年12月通过湖北省科委鉴定:国内领先水平。

10、对国家级科技奖励评审专家的调查与统计分析,1998年。王炎坤,副组长,国家科技奖励工作办公室下达。

11、市场经济下我国科技奖励体制与运行机制的研究,1996—1999年,王炎坤,项目主持,国家科委软科学课题(95036)。

12、整合与更新:计算机学科本科教学的改革与建设。1995—1996年,校教改项目。排名第二。1997年获湖北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

13、高校科研群体科研目标任务的指标体系及考核方法,1999-2000年,王炎坤,项目主持,华中科技大学校基金项目。

14、科技成果管理与知识产权制度比较研究,2001-2002年,王炎坤,项目主持,国家科技部2001年第一批重点项目(2001EP030003)。

研究论文

1、论时间效应及其与科技奖励的关系,王炎坤,钟书华,《科研管理》,1993年第1期,湖北省1994年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三等奖。

2、科技奖励与成果推广,王炎坤等,《自然辩证法通讯》,1992年第6期,科技成果转化及厂校合作问题首届国际研讨会,广州,1992年5月(收入论文集),1994年湖北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一等奖。

3、高校科技人员聘任考核若干问题,王炎坤,《高等教育研究》,1993年第1期,湖北省高校科研管理研究会第三届学术年会,大会宣读(评为优秀论文)。1992年8月。

4、高校科研与专利管理,《高等教育研究》,1991年第4期。

5、博士点基金课题的管理研究,王炎坤,《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92年第1期。

6、科技奖励中的经济效益考核问题,王炎坤,《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1993年第1期。

7、论科技奖励的竞争机制,王炎坤、钟书华等,《科学管理研究》,1992年第4期。

8、从获奖成果看高校的科研工作,王炎坤,《研究与发展管理》,1991年第4期。湖北省高校科研管理研究会第二届学术年会(评为优秀论文,收入论文集)。京山,1991年8月。

9、高等院校要重视专利的申请,王炎坤,《科技管理研究》,1991年第5期。

10、论高校博士点基金课题申请质量控制,王炎坤,《华中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年第2期。

11、我国科技奖励设置若干问题探讨,王炎坤、钟书华,《研究与发展管理》,1992年第4期。

12、科技奖励中的时空效应,王炎坤、钟书华,《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1992年第11期。

13、试论技术成果的展览交易,王炎坤,《高校行政管理》,1989年第4期。

14、高校科研计划计算机辅助管理系统研究,王炎坤,《高校行政管理》,1990年第4期。

15、关于我国科技奖励体制改革的若干问题,王炎坤等,《研究与发展管理》,1990年第4期。

16、工程热物理学科专家系统的研究,王炎坤等,《中国科学基金》,1991年第1期。

17、科技奖励评审的几个问题,王炎坤等,《研究与发展管理》,1993年第2期。

18、论专利管理与代理在推动专利事业中的作用,王炎坤等,《高校行政管理》,1992年第1期,湖北省高校知识产权研究支第二届学术年会。武汉,1991年7月。

19、高校科技运行体制与价值观的互动,王炎坤,《中国科技奖励》,1994年第4期。

20、通过联办、独办科技企业,加快科技与经济结合,王炎坤等,《研究与发展管理》,1994年第4期。

21、科技进步奖的分配对高校科研的影响及对策,王炎坤等,华中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1994年第2期。

22、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中的协同合作探析,王炎坤等,《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94年第4期。

23、专家系统中专家权威性量化模型的研究,王炎坤等,中国科学基金,1992年第期。

24、科学奖励制度形成的历史依据和理论依据,王炎坤等,《自然辩证法研究》,1993年第1期。

25、我国高校科研运行体制的变化及分析,王炎坤,《高等教育研究》,1995年第2期。

26、关于高校职称评审的若干问题思考,王炎坤,《领导科学论坛》,1996年第4期。

27、高校教师职称评审中的政治考核、党组织作用问题,王炎坤,《华中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1期。

28、科研行为机制与科研人员对精神与物质的追求,王炎坤,《自然辩证法研究》,1996年第11期。

29、我国科技奖励的精神奖励与物质奖励的现状分析,王炎坤,《自然辩证法通讯》,1997年第4期。

30、科技奖励的精神奖励与物质奖励影响之比较,王炎坤,《科研管理》,1997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科技管理成就》1997年第5期全文转载。

31、试析科技奖励中“承认”的实质,王炎坤,《自然辩证法研究》,1996年第2期。

32、计算机专业教师队伍建设若干问题,王炎坤,《高等教育研究》,1997年第5期。

33、计算机系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措施与建议,王炎坤,《高等教育研究》,1997年教育思想研究专刊。

34、获奖科技成果的转化现状分析及促进转化的政策建议,王炎坤,《科研管理》,1998年第2期。

35、试探科技奖励的本质,王炎坤,《科学学研究》,1996年第2期。

36、我国民间科技奖励的产生、特点及影响,王炎坤,《科技导报》,1996年第7期。

37、湖北省普通高校科研项目评审指标体系研究,王炎坤,《研究与发展管理》,1996年第5期。

38、科技奖励异议现象与根源,王炎坤,《中国科技奖励》,1996年第2期。

39、关于科技成果推广奖的设立,王炎坤,《中国科技奖励》,1997年第1期。

40、关于改进我国科技进步奖的建议,王炎坤,《科技进步与对策》,1997年第5期。

41、我国科技奖励研究概况,王炎坤,《中国科技奖励》,1996年第2期。

42、实行工作目标责任制,促进院系工作全面发展,王炎坤,《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98年第4期。

43、教师科技工作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与应用,王炎坤,《高等教育研究》,1998科技管理专刊。

44、高校紧俏专业建立教学课程组的尝试,王炎坤等,《高等教育研究》,1998年第6期。

45、科技奖励的效应理论,李晓立,王炎坤,《华中理工大学学报》,1998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科技管理与成就》1998年第期全文转载。

46、以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作指导,促进信息学科的快递发展,王炎坤李崇阁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1年增刊。

47、高校科研经费绩效计划的定量方法,王炎坤等,高等教育工程研究,2002年第3期。

48、科技成果管理与知识产权制度的关系,王炎坤等,科技管理研究,2002年第6期。

49、关于知识产权制度的功能分析,刘桂芳、王炎坤,科技进步与对策,2002年第9期。

50、科技成果管理的成绩及存在的问题,王炎坤等,科技与法律,2002年第2期。

51、中外科技奖励制度比较,王炎坤,钟书华,中国科技奖励,2002年第1期。

52、中外科技奖励制度的文化背景分析,王炎坤,钟书华,中国科技奖励,2002年第2期。

53、构建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奖励体系,刘桂芳、王炎坤,中国科技奖励,2002年第4期

54、加强我国科技活动中知识产权保护的若干思考,王炎坤等,研究与发展管理,2003年第2期。

55、科技成果管理与知识产权制度的比较,《自然辩证法研究》,王炎坤等,2003年第2期。

专著

1、《科技奖励的社会运行》,王炎坤、钟书华、张宣平等著,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3年12月。

2、《科技奖励的理论与实践》,副主编,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1996年。

3、《激励论》,与钟书华合著第15章,华夏出版社,1995年。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bake/525967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2-07
下一篇 2022-12-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