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门关在哪个省份?

玉门关在哪个省份?,第1张

玉门关在哪个省的什么位置(唐代的玉门关在现在的哪里)

“黄河远在白云之上,万仞山一座孤城;为什么强弟要抱怨杨柳?春风永远到不了玉门关。”唐代王之涣的一首诗《凉州词》,描写了玉门关的雄浑豪迈,守边将士的思乡之情。玉门关始于汉武帝开辟西域之路,在河西设四郡,史称玉门关。唐代诗人王之涣在凉州词中提到的玉门关,就是新玉门关,即东汉中期至唐代的玉门关。作为连接西域与中原的重要关隘和丝绸之路的要道,玉门关自汉至唐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玉门关的位置几经变迁,具体位置在哪里?一百多年来,学者们一直没有停止过对它的研究和讨论。

因此,玉门关遗址之争

敦煌以东说。《史记·大宛列传》记载,太初二年(前103年),二师将军李光礼率军第一次大宛西征大败。“还是去敦煌,但是没有学者。使书曰:‘路漫漫其修远兮,而无食,兵不患战而饥。人少,不足以拉出万。我们别打了,再回去吧。“天子一听,大怒,令其掩玉门,越军方有胆量入之。二师惧,因留敦煌”。二司将军李广利被汉武帝派来的使者堵在玉门关。李光礼无奈留在敦煌,不敢东进玉门关。可以推断,玉门关应该在敦煌的东面。20世纪初,斯坦因发现了大量敦煌汉简,交给沙湾进行整理和解读。据此,沙湾在《斯坦在东突厥斯坦沙漠中获得的中国文献考释》(les documents chinois de couverts par aurel stein dans les sables du Turkestan oriental,Edouard charanes牛津大学出版社,1913年)的序言中主张汉武帝以前的玉门关在敦煌以东。王国维赞同沙湾的观点,并进一步指出酒泉郡下的玉门郡,是太极开始之前玉门所在的地方(罗振宇,王国维《流沙坠竹简》,中华书局,1993年)。老甘的《二门遗址考证》(纪中原、纪永元主编《敦煌阳关玉门关文选》,甘肃人民出版社,2003年)和方世明的《玉门关位置鉴定》(西北通讯,1947年第1期)认为,玉门关两年前位于敦煌以东,此后才迁址于敦煌西北的小番盘城。

说敦煌西北的小房盘城。许多学者不同意敦煌是东方的理论。项达认为“汉代的玉门关,自汉初至汉末都在敦煌。至隋唐时期,玉门关已迁移至敦煌以东的瓜州金昌县(《两关杂考——谈瓜沙二世往事》,敦煌博物馆出版,《敦煌汉代玉门关》,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2001年)。据陈《汉书·西域记》记载,大元被伐时,汉军负责向玉门关派兵,玉门关在二师后方,由此推断这个玉门关也应该位于敦煌西北,否则就没办法抓到楼兰王(玉门关和玉门县 及汉简)斯坦的《从罗布大漠到敦煌》(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夏鼐新获得的敦煌简牍(夏鼐文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颜文儒的《敦煌历史地理杂考》(文物,1951年第5期)、马勇的《玉门关与西汉敦煌郡西边界》(

小芳在西边说。李、傅立成《汉代玉门关遗址考证》(敦煌学2006年第4期)认为,根据1998年10月小方城汉墓遗址南段文化层出土的汉简,小方城是西汉时期的玉门关民居,而不是玉门关遗址。玉门关入口应位于小方城以西150米的南北长城线上,与小方城西侧的障壁相连。因为在古代,海关必须设置在容易堵塞人车通行、地形险要的地方,以便查验行程;玉门关只是坐落在这里符合古人的风俗习惯;出土汉简中有“出入物”的记载;根据《汉书·敦煌县地理志》所载“有阳关、玉门关,皆属一杜威”的记载,《汉书》中注明玉门杜威位于玉门关,这与竹简的记载是一致的。作者反对“有人认为玉门关是千古名关,名声显赫。小方城位置很小,与天下第一的著名地位不相称”,并强调“玉门关作为西域咽喉上的重要关口,主要负责其巡查”。

因此,关于玉门关遗址,笔者倾向于李和傅立成的结论,即城西说。

玉门关遗址之争

双塔宝说。陶宝莲在《新石矛·吉星》卷五《十一月九日》中推测,唐玉门关在布隆吉堡以西37公里,双塔堡东北,吐呼鲁河、疏勒河汇河口以西,双塔堡西南为唐至金昌县旧址。据说是19世纪末的研究成果,后来影响很大。颜文儒肯定陶宝莲的双塔堡“最靠谱”。李秉城赞同双塔堡。在他的文章《唐玉门关在哪里?(《西北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第7期)他认为唐禹门关应位于安溪县双塔堡附近,项达、颜文儒的推断是正确的。在《夏:最早的玉门关与最晚的玉门关》(中国历史地理理论丛书,2005年第2期)中,他提出玉门关自东汉永平十七年(公元74年)至唐末,由城向东迁移210公里,迁至甘肃安溪县双塔堡附近。李秉诚《新玉门关位置再考》(敦煌研究2008年第4期)在多年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再次强调新玉门关位于瓜州县双塔堡是真实可信的。

马泉万说。1979年,甘肃省文物队在敦煌市西北95公里的马泉湾发掘汉代烽火台遗址,得到1221枚竹简。根据甘肃省博物馆和敦煌博物馆的考证,以及汉简、当地地形、驿道等相关位置,玉门关应位于林瑶桂的东侧,玉门后关桂(马泉湾)的西侧,似乎在马泉湾遗址西南0.6公里处,在潘晓芳以西11公里处。但是,关城遗址一直没有找到,或者说已经被破坏了。根据马泉湾汉简的材料和地形,吴坦的《玉门关与玉门关侯》(文物1981年第10期)一文陈述,马泉湾北为长城,南为沼泽,故应为西汉玉门关侯的治所。玉门关应该位于长城内的交通道路上,东西走向,也就是马泉湾遗址D21和相邻的隧道D20之间。

李正雨的新玉门关考试(敦煌研究,1997年第3期)反对双塔理论。他认为,既没有古州郡遗址和双塔堡散落的瓦砾陶片,附近也没有必要的汉唐郡当代墓葬。从唐代瓜依驿道的路线来看,玉门关并不在双塔堡。1996年,李正雨在安溪县子乔乡西北15公里的马泉村西发现了两处大小不一的古城遗址:小城建在一条古河道的西岸;小镇西南30米(20步)处有一座大城市;东北“二十步”的小城是“汤峪门关城”,城西南角的副城,应该是官城;城东的古河道是玄奘的“玄奘”玄奘的“徐璐河”和岑参的“葫芦河”。经调查,此古河道已恢复,与敦煌遗书P.2005《沙洲图都赋第三册》所载“苦水”相符。此外,他认为新玉门关“应置东汉永平十七年”。

常谷城说。在实地考察、综合分析各类古籍和出土文献的基础上,结合使用断代、考古发现和遥感影像资料,王乃昂的文章《唐禹门关新探——基于历史文献和考古遗存的相互印证》(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20年第1期)认为,唐禹门关和莫力军应位于河西走廊西段的长乐古城,即今天瓜州县的刘公古城遗址。是丝绸之路的交通枢纽,西域出入口的重要关卡,北魏新义乌路的起点。曹在此建县,命名为“义和”,北魏至隋唐又称为“长乐”。柳工古城遗址内的遗物年代与晋南北朝时期的沂河县、隋唐时期的金昌市至昌乐县、玉门关县相吻合。“隋唐玉门关的位置和布局符合各种信息组合空的地理合理性。”

此外,王雷的《汉唐时期的玉门关及其东迁》(西域研究,2020年第2期)一书否定了东汉时期玉门关东迁的理论,认为玉门关在汉唐时期具有边防、军事、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作用,西汉至北魏时期玉门关位于敦煌以西,并未东迁。王雷也反对敦煌东渐说,认为它“普遍忽视或直接超越了传统地理典籍、敦煌文献和出土汉简的记载”。她认为,从敦煌以西的玉门关到西域的道路,在西汉和曹魏时期一直在使用,并不断扩大。玉门关门大概是北周时移到敦煌以东的;隋朝在新玉门关设置了海关,这是隋唐时期瓜、沙、益州之间的重要关口。此时敦煌西部的老玉门关通道还在使用,与新玉门关共存共享。

关于新玉门关遗址,笔者倾向于王乃昂的观点,认为唐玉门关位于河西走廊西段的昌乐古城,即今天瓜州县的刘公古城遗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提供,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网站(http://www.diemang.com/)仅提供信息存储空服务,不拥有所有权并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网站涉嫌抄袭侵权/非法内容,请发送电子邮件至[email protected]举报。一经核实,本网站将被立即删除。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bake/532941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2-08
下一篇 2022-12-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