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立之年是什么意思啊

而立之年是什么意思啊,第1张

而立之年是什么意思啊

而立之年:意思是人到三十岁可以自立的年龄。后为三十岁的代称
 

成语出自《论语·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译文:我十五而志于学,到三十岁,知书识理,能够做事合于礼,到四十岁,对自己的言行学说坚信不疑。

孔夫子说的“三十而立”,意在提醒自己在这个年龄阶段,做事要懂礼,言行要得当。现代人常把孔子的这句自我评语理解为30岁的人应能依靠自己本领,独立承担起相应责任,已经确定自己的人生目标和发展方向,并开始有所成就,能够自立于世。


例句:

1、到了而立之年的歌德更加发奋读书,所以他在后来创作了不少作品。

2、她刚到而立之年,就已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3、步入而立之年时,她确信自己会独身一辈子。
 

其他古语年龄段:

1、总角:幼年的儿童,头发上绾成小髻髻。

2、垂髫:也指儿童幼年。古时儿童未成年时,不戴帽子,头发下垂,所以“垂髫”代称儿童的幼年。

3、豆蔻:是指女孩的年龄段,十三四岁。诗文中常用以比喻少女,一如豆蔻的含苞待放。

4、束发:古代男孩成童时束发为髻,因用为指代成童。束发一般15岁左右,这时应该学会各种技艺。

5、弱冠:古代汉族男子20岁行冠礼。所以主以“弱冠”代称20岁,弱是年少,冠是戴成年人的帽子,还要举行大礼。

6、而立:30岁,立是“立身、立志”的意思。

7、不惑:40岁,不惑是“不迷惑、不糊涂”之意。

8、知天命:50岁。五十而知天命,是说五十岁之后,知道了理想实现之艰难,故而做事情不再追求结果,对个人荣辱已经淡然。后人因以“知天命”为五十岁的代称。

9、花甲:60岁。我国以十天干和十二地支,按照顺序搭配成六十个单位,六十年周而复始。通常就叫作“六十花甲子”,也称“花甲”。

10、还历寿:61岁。按干支纪年法,60年为一轮,61岁正是新一轮重新算起的时候,故称“还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bake/536220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2-09
下一篇 2022-12-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