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了解抑郁吗?

你了解抑郁吗?,第1张

你了解抑郁吗?

莫名流泪去看片前电影广告某个宣传句子“我抑郁了”,声音一出,我的眼泪直接掉了下来,同行的朋友疑惑地看着我,不知缘由。 散场,他问我,怎么哭啦? 我想了想,看着他的眼睛说“我抑郁了” 他笑了,答了句:“这年头谁不抑郁,我也抑郁!” 我笑了,我们去吃饭,聊些话题,欢声笑语 我心里哭了好久... ...这样莫名会流泪已经有半个月了。从我和家人最激烈的那次对话开始,当时的气氛很伤人,那些出口的话,很解气,也很气人。压抑了很多年的愤怒,和父母的多年掌控下的默默接受不同的是,我开始斗争。这一刻,让我突然想把事情“说清楚”甚至“作绝”,我就是一个你口中的“垃圾”和“一生无望”的人,又如何?!我认真地听我心里的念头,我很想好好活着,但活着好累,看不到未来。我不想死,因为死了就什么都没了, “人总要去面对”这句话,我觉得真扯蛋此刻当下,我就不想面对... ...TM真累,这死不了的人生真垃圾一起了解抑郁 如今提到“抑郁”两字,很多都会和频繁发生的极端悲伤事件挂钩,也有身边人提到“抑郁”,被认为“太年轻”、“很矫情”,也有很多人会紧张,无所适从,开始挂号吃药休学辞职,调理“心病”,也有人会无意或有意地忽视......关于抑郁情绪、抑郁状态、抑郁症的区别,今天简单了解一下:(一)抑郁情绪这是人类或者有情感的动物类的常见的情绪种类。当遇到社会的大环境压力,工作调整,生活变动,婚姻亲子代际关系矛盾等等,甚至天灾人祸、生老病死等情况,都会容易引发不同程度的抑郁情绪。 抑郁情绪往往基于相应的客观事物-事出有因,通常持续时间较短。通过自我调适,社会支持,可以恢复心理平衡;或当对应事件得到解决时自然缓解。往往不会对对正常的生活、工作造成明显负面的影响。 抑郁情绪,人人有之(二)抑郁状态 首先需要强调的是:抑郁状态不是抑郁症。 抑郁状态是介于抑郁情绪和抑郁症之间的一种状态,比抑郁情绪重而较抑郁症轻,可能伴有躯体不适比如胃口变差,睡眠质量下降,偶有头痛等等。也有心境改变,对一些事物失去了兴趣,觉得不开心,时常觉得不被理解和孤独感,会现状失望却不知从何做起去改善,目标不清晰没有斗志。时常觉得很压抑,需要透气。抑郁状态具有部分抑郁症的生理和心理特征,但是不具有全部,病程也还没达到抑郁症的诊断标准。但需要警惕的是,这是需要干预的阶段,增加社会支持或专业的心理咨询工作往往能达到非常好的效果。如不及时调整或干预,极易加重,演变为抑郁症。(三)抑郁症的诊断(确诊需专业医疗机构,仅供参考) 1.以情绪低落为基本症状 2.应有下列症状中的至少4项

1对日常生活的兴趣下降或缺乏。 2精力明显减退,无明显原因的持续的疲乏感。 3精神运动型迟滞或激越。 4.自我评价过低,或自责、或有内疚感,甚至出现罪恶妄想。 5思维困难,或自觉思考能力显著下降。 6反复出现死亡的念头,或有自杀行为。 7失眠,或早醒,或睡眠过多。 8食欲不振,或体重明显减轻。 9性欲明显减退。3.严重程度标准(至少有以下情况之一) 1社会功能受损。 2给本人造成痛苦或不良后果。4.病程标准 症状至少持续2周5.排除标准1应排除由脑器质性疾病、躯体疾病和精神活性物质所导致的抑郁。 2抑郁症患者可出现幻觉、妄想等症状,但应注意与精神分裂症相鉴别。 我们需要注意的一些细节 1、Ta的抑郁情绪是否经常无缘无故的产生,甚至自己也找不出原因,莫名其妙就心情不好、情绪低落,给人一种“矫情”的感觉。 2.很长时间Ta的状态都没有缓解,甚至超过两周或数月之久。 3.Ta会自残,手臂上很多的划痕或者用拳头砸墙,或者想不开,有自杀的企图或行为。 4.经常提到“不想活了”、“活着难,不如死了”等,会反复自责“做人很失败,对父母家人亏欠,生活无望”等等。学会分辨,避免伤痛多数抑郁症患者可以通过上述情况分辨,但还有许多抑郁症的表现形式不易被察觉。 1.微笑型抑郁:这类患者虽有抑郁的主观体验,但在旁人面前却总是有说有笑,旁人很难察觉到他是强颜欢笑。 2.勤勉型抑郁:典型的抑郁症患者往往做事提不起精神、不愿动、工作效率低,而有些患者却表现为工作狂。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工作,终日忙忙碌碌,最怕闲下来。 3.隐匿型抑郁症:以躯体不适为主,抑郁情绪却不明显。这类患者多辗转于内、外科求治,做了许多不必要的检查,有些被误诊。这类患者在我国较为多见。 上述几种抑郁症由于不典型,容易被忽视或误诊,故早期识别很重要,而抑郁症自查也非常重要。重点的重点在文末 抑郁症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大量研究提示遗传因素、神经生化因素和心理社会因素对发病均有影响。

应激性生活时间、悲观人格特质、其他精神病史、酗酒、滥用药物等与抑郁症的发病都有较为密切的关系。重点要说的话 TA们,真不是“矫情”!TA们,真的真的需要你!!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bake/538091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2-10
下一篇 2022-12-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