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书名词解释

类书名词解释,第1张

类书名词解释

类书,是我国古代一种大型的资料性书籍。辑录各种书中的材料,按门类、字韵等编排以备查检,例如《太平御览》《古今图书集成》。从信息时代的视角,类书是古代的“数据库”,甚至丛书等即类书的演变,揭示了文献的传承关系。

所谓类书,就是采摭群书,辑录各门类或某一门类的资料,随类相从而加以编排,以便于寻检、征引的一种工具书。

类书是指辑录各门类或某一门类的资料,并依内容或字、韵分门别类编排供寻检、征引的工具书。以门类分的类书有二:兼收各类的,如《艺文类聚》、《太平御览》、《玉海》、《渊鉴类函》等;专收一类的如《小名录》、《职官分记》等。以字分的类书,亦有二:齐句尾之字,如《韵海镜源》、《佩文韵府》等;齐句首之字,如《骈字类编》。

清 阮葵生 《茶馀客话·文章分类》:“《唐志》:类事之书,始於《皇览》。《通考》:类事之书,始於 梁元帝 《同姓名录》。 晁氏 亦云: 齐 梁 喜徵事,类书当起於此时。”鲁迅 《而已集·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典论》的零零碎碎,在 唐 宋 类书中;一篇整的《论文》,在《文选》中可以看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bake/538549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2-10
下一篇 2022-12-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