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曲是什么

鼓曲是什么,第1张

鼓曲是什么

鼓词、曲词简称鼓曲,它是一种以韵文 演唱故事、说唱相间的民间说唱艺术。鼓曲 种类繁多,可分为两大类:诗赞系鼓曲是以 伴奏乐器“大鼓”和鼓板为主,如大鼓、坠 子等;联曲体鼓曲以曲牌子联缀为标志,如 北京单弦、d词、四川清音等。鼓曲的共同 特点是:说唱结合,以唱为主,叙事性,篇 幅短小,演出形式灵活。

关于鼓曲的起源,存在种种不同的看法。根据艺人中间的传说,可以上溯到遥远的古代。

云游客《江湖丛谈》说法

江湖人管唱大鼓的行儿调侃叫“柳海轰”的,据他们说大鼓的起源是很早的,大约有几千年了。在尧舜的时代,朝堂里设立谏鼓,虽是以下谏上,亦是一种教化的意义。敝人向他们鼓界的人探讨,他们为什么都供周庄王呢?是不是周王列书了?他们说:周庄王曾在古时击鼓化民,他们唱大鼓亦是正风化俗,劝化人民的。本着周庄王击鼓化民的意思,就以周庄王当做祖师了。北平的各杂耍场子、各坤书馆,后台都有一张神桌,桌上设着个牌位,上边写得是“周庄王之神位”。他们的大鼓,若按规矩应当是有一百个铜钉,其中的意义是仿着文王百子图的。

江湖艺人说法

江湖艺人笃信周庄王是大鼓界的祖师,但仅以“击鼓化民”为据,是不充分的。其他一些说法多由此引申而来,也不便作为依据。当然,江湖艺人的心情不难理解,如同“数来宝”艺人以明太祖朱元璋为开山鼻祖,山东快书艺人拜邱乙真人为祖师爷那样,不过是光宗耀祖,夸示于人,其实就是自惭社会地位卑下的微妙心理的曲折反映。

鼓曲演变历程

东汉的说书俑,胁下夹着一面大鼓,手舞足蹈,神采风扬,显然是在作艺。他以大鼓击节,但未表明其他伴奏乐器。如果论定它为鼓曲类的源头,仍嫌证据不足。

宋代说唱艺术盛极一时,涌现了许多唱的形式。最早见诸文字记载的鼓子词是北宋赵德麟《候鲭录》里的《元微之崔莺莺商调蝶恋花词》,原作者不详,据文字推测,可能出自文人手笔。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bake/538881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2-10
下一篇 2022-12-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