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中关于知错就改的是什么

论语中关于知错就改的是什么,第1张

论语中关于知错就改的是什么

论语中关于知错就改的是“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过而不改,是谓过矣的意思是有过错却不加以改正,这才是真正的过错,意指劝导人改过。出自《论语·卫灵公》。

释义:

第一个过字:有过错(动宾短语)

第二个过字:过错 (名词)

是 谓:这才是

整句:有过错却不加以改正,这才是真正的过错!

举例子:知错就改,善莫大焉。(出自左传)

《论语·卫灵公》这一章讲的是学与思的关系问题。思是理性活动,其作用有两方面,一是发觉言行不符合或者违背了道德,就要改正过来;另一方面是检查自己的言行符合道德标准,就要坚持下去。但学和思不可以偏废,只学不思不行,只思不学也是十分危险的。总之,思与学相结合才能使自己成为德行、有学问的人,这是孔子教育思想的组成部分。《论语·卫灵公》本篇包括42章,本篇内容涉及到孔子的“君子小人”观的若干方面、孔子的教育思想和政治思想,以及孔子在其他方面的言行。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bake/540435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2-10
下一篇 2022-12-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