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驱那个牌子好

光驱那个牌子好,第1张

移动光驱哪个牌子好(移动光驱)

移动光驱(移动光驱哪个牌子好)

光盘这种诞生于40年前的高密度存储介质,在民用存储领域早已被大容量u盘、移动硬盘甚至PSSD抢了风头。原本作为安装必备的光驱已经逐渐失宠,主流机箱的光驱地位可有可无。但是老司机一定还有一批古刻录盘,幽灵系统盘,软件/游戏盘,老CD/DVD唱片,还有那些结婚和学术生涯的纪念盘,都在提醒我们,青春稍纵即逝,如何回首?

前几天把旧笔记本的光驱换成固态,从此没有光驱可用。我本想给拆下来的光驱加个盒子,但后来干脆用全新的ORICO外置USB3.0光驱开始了。这篇短文,笔点君,来写一下光驱的使用体验。顺便问一下,光驱会被历史的潮流淘汰吗?

素色扁盒包装,不假思索快速拆封,边角黑色拉丝边,质感高档。等我再撕一片,别慌,别慌。

看包装箱,型号ORICO XD007。这四个特性是USB3.0高速传输、外部即插即用、Win/Mac兼容性和低噪声。左下角英文意思是USB-A和Type-C端口通用,各种新款超极本都可以连接。

USB3.0 A+C双接口,read+burn功能也在盒子背面明确标注。USB3.0传输速率上限提高到5Gbps,可以高速读取CD、DVD、VCD。

尺寸157x147x26,净重380g。26mm的厚度应该是受外壳凸起设计的影响。脸长得好看就不会整体瘦,其实也厚不了多少。我也比较在意防震低噪性能这个指标。

一体式双头A+C线缆设计,背面自带布线槽,可将线缆插头正确插入插槽;四个软橡胶垫脚减震防刮。携带的时候只是一个小小的方盒子,没有线缆累赘,真的是一个贴心的收纳大饼。

仔细看Type-C口的存放处有一个小突起,可以防止插入的线缆或接口意外松动;其实USB-A插头的插槽也有一个小突起是这样固定的。

使用时,将电缆拉出,电缆可从槽的一侧拉出。还随机附带了半米长的MicroUSB 2.0供电线,使读盘和刻录更加稳定。

揭膜,外壳的正五边形明亮、温暖、优雅,与周围有拉丝横条的ABS外壳相映成趣,表面防刮、耐高温。

CD仓的托盘“抽屉”表面除了电源灯、d出键和强制d出孔,没有其他开口或装饰。

通常情况下,如果光驱不小心卡壳,或者想在不通电的情况下维修,可以找一根插针,插到“强制d出孔”里,打开托盘。

正常开机后,按光盘d出按钮会自动d出光盘。

你真的想找一张CD放进去吗?

随着这几年我的移动存储设备与时俱进,更多的文件通过机械移动硬盘或SSD进行移动和备份。除了之前刻录的和备用的Window Ghost系统光盘,几乎都放好了。这次集体亮相很不容易。

早在两年前,我还保留了这些光盘内容的备份。甚至丢了一些旧软件和游戏盘。现在谁要烧美剧,英剧,日剧,都觉得没必要。只需插入一个容量高达8TB的移动硬盘,然后与另一个桌面硬盘进行同步备份即可。

今天有什么好吃的?我会把郭德纲的相声书整理出来,和《明朝那些事》的音频文件放在一起。

每次插入光驱,识别速度都很快。之后播放托盘,放CD,找到资源文件,开始刻录。

不一会儿就完成了,我也没特意等。我知道今天很大一部分刻字类似于把老照片扫描成电子版——只是为了留念,但是我没时间看。

那就是ORICO外置移动光驱刻录机的体验。这款产品150元左右,价格尚可。

Orico/ Orico外置光驱盒USB3.0外置笔记本台式机type-c通用联想华硕三星读卡器dvd刻录机移动光驱¥158购买

写在最后。

有人说光驱或者光盘从80年代活到今年,已经40多岁了。我担心天气会变冷,但我认为不会。

首先,除了国内对光盘的需求已经被迅雷的需求盖过之外,世界上绝大部分的版权电子出版物仍然会以光盘的形式存在,至少目前还没有被大规模替代。最经典的例子就是办公软件和系统光盘,商业领域的光盘还是很活跃的;

其次,别说DVD还没消失。很多人手里还有700MB的光盘。如果有光盘,光驱会一直使用,即使普通用户的使用频率已经降到很低的水平;

最后,技术在不断发展。目前单层25GB蓝光光盘非常受欢迎。未来会出现容量更大(例如每张500GB)、成本更低(例如单张价格低于20元)的蓝光光盘。为什么大势要凉?所以,我的ORICO光驱应该能用到孩子结婚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bake/544679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2-12
下一篇 2022-12-1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