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的虎牢关之战

李世民的虎牢关之战,第1张

李世民为什么这么能打(虎牢关之战)

虎牢之战(为什么李灿世民打得这么好)

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五月二十八日,他们从斑竹起巢、窦建德、牛口列为一战,北有黄河,西有泗水,南有喜鹊山。几十万大军确实庞大,绵延十几公里,敲锣打鼓,喊杀声震耳欲聋。

▲李世民肖像

这种场面非常吓人,让唐军所有将领都非常惊恐。李世民带着几个骑兵到高丘上观察敌人的战斗,并对将军们说:“敌人从山东出发,但从未遇到过强大的对手。现在他很危险,但是他很吵。他不守纪律,逼近城池,布置战斗,意思是看不起我们。如果我们不动,他们的勇气自然会失效。如果时间长了士兵饿了,他们会自动撤退。如果我们奋起直追,我们一定会赢。我会和你预约。过了中午,我肯定能打败他们!”

当时窦建德看不起唐军,派三百骑兵涉过泔水,停在离唐颖一里的地方。派人通知李世民:“你敢挑十万兵来打!”李世民·王君廓被派去领导200名长q手。双方对峙,一进一出,最后不分胜负的回到营地。

这时候窦建德的将军王万骑的是当年杨迪皇帝的坐骑——青齐的马,盔甲兵器都很新,所以离前线很远,向大家吹嘘。李世民说:“他骑的是一匹多好的马啊!”尉迟敬德想要一匹马,但是李世民拦住了他,说:“你怎么能为了一匹马而失去一个战士呢?”却说不听,与高增胜、梁直入敌阵,活捉了王万,夺了坐骑,奔回。

正如前面提到的李世民和他的武将们勇敢的故事一样,下面是《隋唐演义》中描写与史实的关系。《隋唐演义》中的十二大英雄,如李元霸、宇文承斗、罗成等。,都是虚构的,或者根本没有这个人,或者有各种原型进行艺术加工。事实上,根据历史记载,像秦琼和尉迟敬德这样的人已经是那个时代最强的勇士了。按照当时习惯的写法,《隋唐演义》把李世民作为一个道德楷模来表现,但文武谋略、战场用兵都要倚重他手下的得力将领,这是不符合实际的。“仁者不领兵。”当战争需要时,李世民会毫不犹豫地展示他冷酷无情的一面。只是他不乱杀,杀人成瘾。此外,在武术和马术方面,尤其是射箭,李世民也可以在那个时代名列前茅。所以史书上往往记载他亲临战争,热衷战斗,用榜样的力量激励唐军奋勇作战,而不是在后方组织协调军队。

图7

从凌晨到中午,由于挑战唐骏夏骏的失败,夏骏的士气持续低迷,中午的时候出现了大量的口渴和疲劳的迹象。“士卒又饥又累,皆坐成纵队,争水而走,四处徘徊以退。”于是,李世民命令将军于带着他的300骑兵从窦建德的军队西侧向南跑,警告他说:“如果敌人不动,你应该把部队带回来。如果他们这样做,你应该带领军队向东。”到了窦建德面前,敌阵确实动了。显然,士气低落的夏军,开始躲避的进攻。

李世民立即下令将更多的精锐骑兵集中到窦建德的左翼,该左翼已经出现动摇迹象。李世民带头,后面跟着军队,涉过东面的泥泞,一头扎进凹凸不平的地面,开始了总攻。由于猝不及防,疲惫不堪,窦建德的军队已经部分崩溃,但其精锐骑兵进行了有效的对抗,遇险的窦建德退守到东边山坡上,以掩护局面。位于泗水流域东部的悬崖地带,是很好的防守地形。

同时,由于窦建德的骑兵数量较多,唐军的骑兵突击稍显不利,李世民立即命令其他骑兵支援。王李道宣,淮阳王,唐军,一马当先,冲出敌后,再归本阵。几次之后,聚集在他身上的箭如刺猬毛,他的勇气依然不减。他不断地向窦建德的军队射箭。一时间,战场尘土飞扬,血腥的战斗达到了白热化的地步。

然而,夏军防守阵地转移的代价是造成了极大的混乱。现在李世民决定亮出他的王牌。他亲自率领最精锐的1000名玄甲骑兵,在(即成)、等高手的陪同下,向窦建德的军队发起最后的猛烈冲击。宣家军卷起旗帜,等到骑兵冲锋穿透整个夏军大军到达悬崖,再在夏军的阵展开之前卷起唐军旗帜。窦建德的军队本来就士气低落,现在看到唐军的旗帜在己方后方飘扬更是令人恐惧。这时,从侧翼迂回的唐军骑兵也赶到了,与玄甲骑兵展开合击,窦建德的军队很快彻底崩溃。

图8

据统计,在唐军的突击中,有3000多名夏军被直接打死,有5万多名夏军被唐军俘虏,李世民当天就将这些俘虏遣散,遣送回老家。窦建德被长矛刺伤,逃到牛口珠躲避。唐骑将百图让、杨武威追窦建德,窦建德被俘。

▲窦建德肖像

窦建德大败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洛阳,已经筋疲力尽的王于6月4日投降。虎牢之战的大捷,让唐军一战击败了两个强大的对手,唐军名将李靖在南方的胜利,让唐朝统一中国没有了任何悬念。300精锐骑兵(加上虎牢关原驻军)击溃12万大军。这个中世纪早期骑兵的经典例子可以载入世界军事史册,也是李世民个人军事生涯的巅峰。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bake/544687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2-11
下一篇 2022-12-1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